第11章 夜间行路小心翼翼 白天探索满满收获
夜色临近,整个狩猎小队开始集结,“出发!”两字铿锵有力,宣示着这次狩猎的开始。
此次狩猎目的地是距部落几百里外的桐子森林,生活着许多大型食草类动物。路途遥远,途中也会经过几个强大的敌对部落,因此一行人只能选择晚上前进、白天休息的行进方法,但富贵险中求,以往每次狩猎行动都有不错的收获,收获的猎物足够满足部落所有人几个月的肉食营养。
整个部落建于峡谷之中,因此以峡谷闻名,其他部落称其为峡谷部落。峡谷部落依山而建,整个峡谷四面环山,只在其中两山交汇处留有出口。出口很窄,仅通三两人。
谷口不远处还有一条大河,宽十余丈,深千尺,河里鱼虾成群,想必是鲜嫩可口,看得大狗子口水直流,但似乎目前各个部落还没掌握捕鱼的技术,难怪古时鱼能与熊掌具有相同的价格。
山谷外是一马平川的平原,零星散落着几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众人出谷以后沿着河流向下而行,要是有一艘小船必定能日行千里。
河岸杂草丛生,乱石遍地,行走困难,全凭年长者依靠月光和经验带领着队伍艰难前进。
四处极其安静,偶尔的鱼跃泛起阵阵涟漪,使河面波光粼粼。岸边除了虫鸣只剩一行人轻微的喘气声,极其安静。
这条道路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部落的生命之道,安全系数很高,但十几年前队伍狩猎回程时受到了其他部落的偷袭,猎物被抢,队伍死伤过半,这使得队伍只敢晚上前进、白天休息,从此也未再收过敌袭。
第一晚他们行进不足百里,天快亮时找到一处山洞休息,山洞位于山脚,离河流不远,位置极其隐蔽,非部落族人难以发现。一晚的路程让众人极其疲惫,大家吃完干粮后就赶紧睡去。
大狗子自告奋勇做了守卫,与他一起守夜的还有两名二十来岁的青年,两名青年留守洞口,而大狗子决定出去“巡逻”,美其名曰预防敌袭,其实只想四处寻找造化。两位青年赞同了他的提议,但劝诫大狗子到巡逻时不要走得太远,以免危险。
大狗子来到了山洞后面的山顶,整座山高数千余丈,山顶极其视野开阔,放眼望去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散落着许多被肥沃土地隔开的湖泊,此处有山有水有树林,无疑是种植、畜牧的绝佳之地。且平原野生牛马羊猪等原生牲畜动物成群,因此平原里散落着许多沿河而建的部落,每只部落相隔几十里。最近气候适宜,食物充沛,所有部落食物充足,部落之间冲突较少。
但各个部落外围都搭建篱笆隔离,不难想象部落之间存在一定规模的战争。整个平原很大,边界深不见底,粗略估计纵深足有数千里,因此现有部落只开发了整个平原不到十分之一的土地。各个部落大门紧闭,笼罩着极其神秘的气息,仿佛发生过什么大事。
最近的一支部落距此不足十里,大狗子可以清晰看到部落里的布局。整个部落由外向内茅屋足有千余间,中心是一座纯木质的大屋,可以推断这个部落人数众多,且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木质房屋建造技术。
大狗子来到山脚下部落外进行了探险,部落外围有一圈坚固的围墙,由几排高约半丈的木棍组成,对于常人来说不易跨越。此时天刚微亮,部落里已经有人起床劳作,整个部落里人潮涌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整个平原里果树和动物众多,均匀分布,因此他们仅需在部落附近就可以进行狩猎和采集。整个部落足有千余人,男女对半,但并没有明确的夫妻关系,首领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指挥部落的狩猎和采集,不难猜测是一个母系氏族的部落。
大狗子绕过部落来到了一片空地,占地几千亩,西边和北边背靠两座大山、高不见顶,南边是一条湍急的河流,有潜龙吸水之势,无疑是建立部落的圣地,心里谋划能不能将峡谷部落乔迁至此。
大狗子沿着河流继续探索,自此还并没有发现什么新奇事物。突然一株金黄色的植物引起了他的注意,瞬间肾上腺素飙升,赶快用手拍了拍脑袋,继而揉了揉眼睛,生怕看错。走近发现是一簇熟透了的水稻,颗粒饱满,他可是十五年没吃过米饭,此时比见到仙品法器还激动。
激动的心,瞪大的眼,颤抖的手,大狗子小心翼翼地将谷穗收起。他四处寻找,希望能再收集一些,现在的量还不足以做成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可惜的是除此之外只找到两株。
大狗子继续探索着,目光都放在各种植物上,经过几个时辰地毯式的寻找他收集到了玉米、小麦、粟、高粱、大豆、红薯、花生、土豆和萝卜等等,但每种植物都仅有几株,他压制住了食欲将这些种子收了起来,来年经过种植或许能实现食物的自由。
转眼间已过晌午,与大多数下界凡人不同,大狗子依然保持一日三餐的习惯,这其实就是穷人与富人的区别,下界凡人经常食不果腹,只能减少用餐次数保证食物供应。
这附近果树众多,包括梨、柿子、橘子、柚子、甘蔗等等,他采集了很多,简单吃过以后就带着食物回去准备分与众人。
回去发现洞口的守卫已换了两人,两人见大狗子回来很是高兴,询问他巡逻情况,大狗子简略说了自己路上遇到的部落和事物,并取出水果分与两人,但两人习惯一日两餐,现在没有食欲,都决定等众人醒来一起进食。
大狗子将食物放于洞中继续进行“巡逻”,他来到河边开始了修炼,但此处同样灵气匮乏,几个时辰也没有凝聚到任何灵气。
渐渐太阳快要下山,大狗子火速赶回了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