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带爹娘搬家(5)
早上的包子,准备一人分一个。
然后瞧了瞧系统空间里还有些冬瓜、白菜、和一大堆目前在镇上集市从未曾出现过的蔬菜。
肉也有不少,三十多盘呢!这可都是前天晚上从系统的超市手里抢来的。
不过昨天刚吃过,今天再吃肉会不会有些太过奢侈了?
想了许久想不通,还浪费了时间,李正华干脆就准备拿盘肥猪肉来烧个红烧冬瓜这一道菜便行。
一个冬瓜40斤左右,之前做过红烧冬瓜和冬瓜汤,吃了七八斤,不过这次20多号人,李正华准备切个二十斤来做。
首先将冬瓜表面冲洗干净,不过李正华暂时还没这条件,便只能先照着下一步去瓣去皮,其次按照第一步将去了瓣和皮的冬瓜随意用沾过水的手抹了抹,等到没明显泥巴的时候用一瓢水浇了上去。
接下去是改刀,硬的这一边用刀,切划出“井”字格,这样会使冬瓜更加入味!切划好后,切成不大不小的块状备用。
诶,要是能放点青红杭椒就更好,味道绝对更上一层楼,可惜了……
拿出一整盘猪肉,切掉下面的所有肥肉放入锅中,随后将剩下的瘦肉切成瘦肉丁也留作备用。
等到猪油全都榨的差不多了,撒入一大勺盐,将硬的一面(划了格子的那一面)朝下,开始中火煎冬瓜。
这一盘肉榨出来的的猪油只够十斤左右的冬瓜,当即李正华又从空间之中去取出一份放在灶台上等待下一锅的使用。
晃动锅,让冬瓜均匀受热,底部煎至金黄。
片刻后,冬瓜底部已剪至金黄,放入适量姜蒜、糖、生抽两勺、蚝油半勺翻炒均匀,再加入之前备好的瘦肉,持续翻炒。
最后盖上锅盖,中火焖上三分钟,打开锅盖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如此反复,李正华又做了一锅,两锅下来,门口也响起了李盛远和赵慧娘的声音。
“诶呦,我这个老腰啊!这就是你说的不多?随便拿点,我看都快给家搬空了!”
听着身后老李头的抱怨,赵慧娘语气有些不善的说道:“别说了,赶紧把东西放下吧,这不都必须要带的吗?不然待会到了镇子上缺一个我们都得浪费再买。”
李正华走出,瞧见自家老爹背了整整一篓子外加一麻袋的柴禾以及另外一麻袋的吃食。
而自家老娘则只有怀中抱着的……似乎是一袋子衣服?
赵慧娘此刻见到大儿子李正华,喜出望外道:“正华!快来娘这看看,看这袋子里都装的什么?”
“是衣服么娘?”李正华上手摸着露出一截的布料说道。
“是啊,这不你之前给娘的布嘛!娘说娘自己和你爹两个人穿不过来那么多,你就说让娘给你自己和大华几个都各做一身嘛?”
“这不,全都在这了。”
弯着腰的李盛远这时候冷不丁的说了一句。
“正华啊!你娘做这些衣服那真是除了干完地里的活就全部都在捣鼓这衣服了。”
“娘,太谢谢您了!这会大华那几个孩子都还在屋里休息,刚好我这午食也做好了,就把他们喊出来都瞧瞧这新衣服!”
李正华很是兴奋,原因无他,一是有新的衣服可以穿了,另外一个其实就是可以洗个澡了!
来这几乎只洗过最开始的那一次澡似乎,所以对洗澡的欲望自然极强,可没新的换洗衣服李正华觉得有些洗了也白洗的感觉,所以便一直忍耐到现在。
“洗刷刷,洗刷刷,喔喔~,起来了!快,都起来吃饭了!第一个出来的待会去叫下你们二叔和三叔。”
说罢,李正华继续哼着洗刷刷向着自己屋子走去,准备叫醒酣睡中的小花。
不过一会儿,待李正华带着小花走出房门,厨房方向,外面是十二名嗷嗷待哺的建筑工,屋内更是藏着几名翘首以盼许久的小饿死鬼……。
“爹!这红烧冬瓜怎的比上次还要香?哇啊~,爹,这实在太香了些吧!”
不用猜,自然是四华,一脸亢奋的扯着嗓子在厨房门口大吼道。
诶!当真是养了个饭桶!
“正华,我们这的房子已经全部建完了,而且质量极好,不过成善那一组和我们不相上下,几乎是同一时间建好的。”
说话的是与李成善成对立组的组长李力安。
“大哥,力安和成善他们两组确实是同一时间建好的,质量的话我和老三都进去看了看,大差不差的话也应该是相差无几的……”
李正文的这番言论弄的李正华有些懵逼,怎么能这么巧?什么都是相差无几?这让我怎么评第一?
不过回过神来一思索,李正华觉得也确实该这样,如果两组都是尽心竭力去做的话,那房子的质量确实只有极小的差距。
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建房子的工艺都是一样的,而材料更是一模一样,只不过速度一样倒是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好,还是先吃饭吧!等都吃完了就来吧这两天的账给一块结了!”
而一听到吃饭,队伍中的李佳明直接憨笑出了声。
“嗯?都看我做甚?能吃到正华的手艺,不该高兴下吗?”
李佳明这话不是马马屁,而是发自内心。
不过话说到这了,李佳明上次被李全柱邀请到家里吃饭,确实都挺吃紧的,不过那也是和李正华对比。
一碗粟米粥,一个荞麦糊糊和半个鸡蛋。
但对于李佳明包括在场的其他人其实已是不可多得的饱餐一顿了!
“哈哈,确实每天都在想正华会做些什么好吃的!”
“该高兴啊,我其实都高兴的身体止不住的发抖了,哈哈,太香了啊今天这做的,好似有肉香!”
……
厨房外的众人你一言我一嘴的,半晌过去,李正华从厨房里走出,喊了几个人名进去,便自顾自的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包子和夹着筷子在厨房门槛上坐着吃起来。
这一幕看的门口处等待的几人有些站立难安,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