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开工,造田埂
晚上九点多的时候,
两人赶着驴车回到了家。
此时。
杨文静和嫂子李红都站在院子门口。
一左一右。
眼睛通红。
尤其是杨文静。
她苦尽甘来。
心中更加的担忧。
每一个男人都是家里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以前。
她没有。
自己是自己的主心骨。
现在。
她能感觉到,有人撑起了这个家。
这个人不是别人。
是陈同!
所以,她很害怕失去
失而复得再失去。
她并不觉得自己能够承受。
李红擦了擦眼泪。
“我去热饭,我去热饭。”
她们一直在等。
陈同从板车上跳下来,快步的走到跟前。
拉起杨文静的手。
“媳妇,让你和嫂子担心了。”
“不过,并不是坏事,是好事。”
“那些人和二哥商量黄鳝泥鳅的事情。”
陈同看着眼睛肿着的杨文静,十分的心疼。
心中很是愧疚。
杨文静轻轻的摸了摸肚子。
“我们会一直等你。”
她又不是傻子。
那么晚。
十有八九是很危险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
东方刚露鱼肚白。
陈同就起来了。
简单的洗漱过后。
就出门了。
当然
是去找村长陈步林了。
“来了~”
陈步林坐在院子门口,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
他大老远的就看到了这个小子。
走路颠儿颠儿的。
陈同嘿嘿一笑。
二话不说。
先抽出一根大前门送上。
得!
那么会来事的小子。
陈步林从怀中掏出了三份协议。
一式两份。
而后。
又拿出了红印泥。
陈同看在眼里。
姜还是老的辣啊!
猜到了自己会来,早就准备好。
在这等着呢。
陈同接过了协议看了看。
“呦呵,你小子认识字?”
陈步林调侃,要是他没记错,陈同是没上过学的。
“叔,我自学的。”
陈同看了协议,没有问题。
就沾了印泥,按了红手印。
靠近大水洼的三家地。
不多不少。
一家三亩地。
合起来就是九亩地。
一亩地大约是六百六十平。
那九亩地差不多六千平。
也就是和自己前世的别墅差不多大。
还将就。
作为清河村的黄鳝泥鳅养殖基地是够的。
“叔,今天中午去我家帮忙哈~”
陈同拍拍屁股走了。
然后。
又停下脚步。
回头。
“叔,中午有肉吃。”
陈步林眼睛顿时就亮了。
还好刚刚没拒绝。
回到家。
二哥陈浩和韩国庆都来了。
三人将箩筐搬上了板车,用麻绳绑好。
陈同囫囵的喝了点粥,就出发了。
到了水产供销社。
还是老样子。
称重。
批条。
拿钱。
一切顺顺当当的。
临走时,陈同在楼下朝着李山的办公室张望。
没见到人影。
也就算了。
养殖基地的事情成了。
李山的好处要给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批又一批的黄鳝泥鳅成功送到水产供销社。
财富源源不断的积累。
出了水产供销社。
陈同喊住了韩国庆。
“韩叔,一会儿您回到家,喊几个有力气的,拿着铁锹,去我家等我。”
韩国庆也没问干什么。
点点头。
就先回去了。
陈浩赶着驴车将剩下的黄鳝泥鳅杂鱼和山货送到黄鳝面馆和小面摊。
其实。
以陈同现在的收入。
黄鳝面馆和小面摊的生意,他完全可以不做了。
可是。
做人不能忘本啊。
最艰难的时刻,就是这两家的老板帮助了陈同。
让他有了第一笔收购黄鳝泥鳅的资金。
路子,才越走越宽的。
陈同来到了肉联厂门口的肉铺。
卖肉的老板看到陈同又愣住了。
这货。
昨天好像刚来过吧?
五斤瘦肉,五斤肥肉。
这就吃完了?
狗都没他那么能吃吧!?
陈同伸出手。
在老板面前晃了一下。
“嘿,老板,发什么呆,不做生意了?”
“昨天的肉吃完了?”
老板还是忍不住自己那该死的好奇心。
眼睛睁的大大的
小心翼翼的询问。
“嗯,吃完了,就我一人吃的,今天再来三斤瘦肉,两斤肥肉。”
陈同一本正经的说道。
老板拿刀的手一抖。
杀猪刀差点脱手。
我的个娘!
那么能吃!
什么样的家庭啊?这样吃肉。
陈同接过猪肉,付了钱。
赶着驴车就走了。
肉铺的老板还久久不能回神。
回到家。
韩国庆带着五个村民站在陈同家的门口。
一人手里一把铁锹。
在那里有说有笑的聊着。
看到陈同赶着驴车回来了。
都纷纷上前,跟陈同打招呼。
陈同点点头,先把猪肉拿进了屋。
“媳妇,嫂子,今天中午多做几个菜,蒸白面馒头,中午家里有客人。”
说完。
陈同也从院子里拿出了铁锹,扛在了肩上。
“几位叔,跟我来,今天就辛苦你们了,耽误抓黄鳝泥鳅。一会忙完了,中午去我家吃饭,有肉。”
听到有肉吃,几个人的喉咙都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
能有这好事?!
“咦,同子,都是一个村的客气啥。”
“是啊,你带着全村的人挣钱,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呢!”
“可不是,什么肉不肉的,以后有事,你就开口,一句话的事情。”
他们都当陈同是开玩笑的。
那猪肉,多精贵。
那能舍得给外人吃啊!
不过。
只有韩国庆知道,陈同不是开玩笑的。
一行人来到了大水洼的附近。
三家的地都很齐整,连在一起。
中间用田埂隔开,是区分自家和别人家地的重要标志。
陈同要做的是。
划分区域。
那么大的地方。
他要隔成一块一块差不多大小的。
然后做上标记。
将差不多大小的黄鳝扔进一个区域,差不多大小的泥鳅也扔进一个区域。
这样,很容易能够区分哪边的黄鳝泥鳅可以抓了卖了。
哪边的黄鳝泥鳅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省时省力。
“韩叔,你跟张叔去那边”
“李叔,你跟王叔去那边”
陈同说的很仔细,新的田埂按照什么方向,堆多宽,多高。
当然了。
地里的秧苗也尽量不要破坏。
除非是在要新堆的田埂的路径上。
七个人,光着膀子,一铁锹一铁锹的挖着土。
造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