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田地里的欢声
长安城外的农田,今日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时的有孩童在田间玩耍,老黄牛在村夫的摆弄下拉着犁。
“吴老三,去年冬天积了多少肥料啊。”
一个老农正扶着犁,耕地。
对着旁边不远处的同村人笑道。
只是看着那副表情有点洋洋得意。
被称为吴老三的老农冷哼了一句:
“你管呢,吴老三不就是你揽了城里一条街倒夜香的活吗?嘚瑟什么呢。”
“就是,就看不惯你这种小人得志。”
说话的那个老农看起来也就是四十岁左右,听着众人的反驳,也不恼,反而得意的笑了一下。
“谁让当初太孙殿下说把这些货外包给咱们农民的时候,你们不去,还嫌人家不给工钱,现在看看是不是我更有眼光?”
说完,正好到了地头了。
带着草帽叉着腰十分嚣张的指了一下自己的地:
“信不信今年老子这块地能比你们多打一倍的粮食?”
其余的那几人根本就懒得搭理他。
小人得志。
但是心头也是十分的懊悔,不然哪里能让他这么嚣张。
去年冬天,出来了一个小道消息,殿下号召积肥,好多人不当回事,甚至把太孙殿下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都以为太孙殿下是想找免费的劳动力,所以倒夜香的这个活,根本就没有人接。
甚至什么积肥都以为是谎言。
但是有聪明人啊,听到这个活哪怕不给工钱也行,只要这些夜香就可以。
这可是肥料啊。
这个老农就是聪明人之一,一个人承包了一个小巷子的的夜香。
在自己家里挖了一个大大的池子。
把弄来的夜香都倒进去,那时候还有不少人在嘲笑老农呢,家里臭烘烘的。
但是没有过半个月的时间,官府居然真的推广这些东西了。
一下子,无数人垂头顿足,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本来看不起老农的人,一下子就羡慕的不行。
后来,老农囤积够了自己家用的肥料以后,居然做起了买卖,虽然要交一点税,但是没有本钱啊。
这下子发家了。
“吴老三,你小子怎么还用这个老式的犁啊,不知道粮行那有新式的曲辕犁吗?”
说着拍了拍自家老牛的屁股:
“瞧瞧,新式的犁我家这一头老牛就可以了,你看看这个转弯,丝滑不?”
“再看看我们老牛根本就不费劲啊,我估计再有个一半天就能种完地了。”
“要不要租给你啊。”
老农见几人不搭理他,又炫耀道。
这头老牛也是倒夜香赚的。
至于吴老三他们的,都是租来的,那能一样吗?
必须的骄傲啊。
吴老三听到老农说起牛和犁,也顾不上老农嘴里的揶揄和炫耀了。
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你这个犁真的这么好用?”
谁知道老农直接大手一挥:
“你瞧瞧就行了,看我犁一陇。”
果然,看起来就很好用啊,吴老三心动了。
小心翼翼的问:
“郭老五,你多少钱租?”
他真的心动了。
但是他和郭老五是冤家,谁知道会不会宰自己一刀。
谁知道郭老五的婆娘正点种子呢,听到吴老三的话,撩起来头发,把手里盛着种子的盆子抱在怀里,笑着道:
“提什么钱啊,你家去年不好过,再跟你收租金算啥事儿,等我家这点地弄完以后,让老五给你帮忙。”
瞬间,吴老三眼前一亮:
“真的?”
但是又有点不好意思。
看到吴老三扭捏的样子,郭老五笑着骂道:
“还能骗你不成?”
“不过得管老子一顿饭。”
吴老三顿时就激动了起来:
“老五,咱俩可没少磕磕碰碰的啊,你真帮我啊?”
他们俩可没少互相对骂,一直不对付,怎么感觉幸福来的有点突然呢。
谁知道郭老五想了一下,说出了一句颇有深度的话:
“老三,咱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不就是点口角吗。算个屁啊。”
“咱可是没少听村长说,咱们都是汉人,身为邻里更要互相帮助,再说了之前我媳妇生孩子的时候,你老小子不好给我弄了一只野兔吗?虽然语气不咋地,但是老子承你的情。”
唰!
被农活压弯了脊梁的吴老三再也忍不住了,豆大的泪珠往下掉。
只有困难的时候才能见人心啊。
看着吴老三的样子,郭老五放下手里的活,走了过去:
“多大的人了,不就是家里又添了几张嘴吗?要是往年咱们就得等死,但是今年不一样,我听村长说了,粮行可以贷款,只要秋收的时候还上就行,利息不高。”
“再说了,咱们爷们也不是没手脚,好好侍弄这点地,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什么都有了,实在过不去了跟我去倒夜香,虽然不体面可还能饿死不成?。”
“咱们村长是太孙殿下手底下的退伍军人,不会骗咱们的。”
吴老三擦擦眼里的泪水。
千言万语化成了一句感谢。
良久以后感叹道:
“老五,等丰收了,有钱了,咱们必须给太孙殿下立生祠,活命之恩啊。”
郭老五深以为然。
“有太孙殿下,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这样的一幕,发生在大汉的各地,无数百姓都因为这些政策受到了恩惠。
以往如果这种情况,就要借高利贷,卖地了。
但是有了粮行以后,这些情况消失了。
可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相比于这些百姓的开心,狂喜。
那些豪族们,却一个个愁眉苦脸。
再想喝百姓的血,不可能了。
邴吉不好惹,太孙更不好惹。
刘进也在各地巡视,如今太子监国,他可以稍微从朝里脱身。
每到一地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都会感到十分有成就感,瞧瞧,这是我带来的改变。
这一日,刘进正好巡视到了陈留。
陈留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十分的出名,自古都是产粮食的好地方,所以这里也是重中之重。
有好的底子,更要看看政策落实的如何。
巡视自然不能大张旗鼓的,所以刘进只是带来不到一百的羽林军随行,这一百人也不是全都跟在刘进屁股后面,随身地只有霍云等10来人的亲兵。
剩下的都是在不远处或者后面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