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发解试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临近科举的日子也慢慢到了
宋代的科举分三场,分别是发解试,省试,殿试
发解试主要由各州、开封府、国子监负责,一般都在秋季举行,又称“秋斌”。州试时,由诸州判官主持报考进士的士子的考试,由录事参军主持其余各科的考试。如果考官不懂经义,可选次一级的官员充任,但要经判官监考。试卷上要加盖“长官”之印,考官和监考官还要在试卷后面签名。如发现作弊考生,当场驱逐,考官受贿舞弊,要受严厉处分。通过者,便可称为“举子”或“贡生”。
省试一般在发解试次年春季举行。“贡生”抵达京城后,先要向礼部报到,提交家状、年龄、籍贯和参加科举次数等个人信息,从而取得考试资格。之后,由礼部先发“都榜”(也称混榜),为考生排好座次表。宋朝省试的主考官由皇帝任命,通常以六部尚书、翰林学士担任,侍郎和给事中为辅。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四川地区的贡生便不用参加礼部考试,而是就近参加“安抚制置司”的考试,这被称为“类省试”。
殿试与省试同年举办,其实就是省试的复试,但与后世不同的是,宋朝的殿试是会淘汰考生的,也就是说即使通过了省试,也可能在殿试中被淘汰。宋太祖时只考诗赋,太宗时则加试(策)论一道,到宋神宗熙宁年间后,则取消了诗、赋、论三题,专以策定着,限以千字,后又加试律义、断案。哲宗元祐时,恢复诗、赋、论三题。绍圣以后,又遵熙宁试策之制。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规定殿试试策,终南宋之世,不再更改
这几天,整个齐国公府都被调动了起来,科举可是人生大家,差不多可以与后世的高考相媲美。
这也是寒门子弟唯一可以翻身的机会
整个齐国公府都被调动起来,有的为小公爷准备单衣至于为什么是单衣呢?因为如果不是单衣的话,衣服就会有夹层,那对不起你就没办法进去考试,那有人就会问穿单衣不会冷吗?冷是肯定冷,毕竟是秋天,但那也没办法只能多套几件!
……
到了考试那天,齐国公早早的把齐衡从床上拎了起来,不得不说,不愧是武将出身,力气是真的大
吃过早饭,带上准备好的被褥,笔墨纸砚,和吃的坐上齐国公府的马车,向着考场出发
等齐衡一行人来到考场的时候,已经有黑乎乎一大堆人在考场门口等待检查
相较于后世,宋朝的检查也比较仔细,被检查者需要脱掉外面的一切衣服只剩下一件内衣(不是现在的内衣),但凡有夹层都要拿刀挑开,确保里面没有纸条。
“小公爷,不为祝你高中状元郎!”
“衡儿,你好好考,你娘那都是气话,就算考不中你继承国公也是可以的,至于你娶谁也不一定非要是高官权贵之后”
齐衡点了点头,转身走下了马车
齐衡下车后,从不为手中接过被褥等物品,朝齐国公夫妇挥了挥手,转头向人群中走去。
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齐国公的心中一时间感慨万千,转头向妻子说道:“你这个人,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看明兰那丫头就不错,不一定非让衡儿哥娶一个宗室之女!”
郡主娘娘并没有说话,只是呆呆的看着齐衡走入人群的方向。
齐国公叹了口气,让马夫驾车回公府
而这一边,齐衡通过检查后,来到了考场之中,监考的考官自然是认出了当今的这位小公爷,特意给他分配了一个靠中间的位置。不用饱受粪坑的袭扰,也不用担心会被杂役打断思路。
坐下之后,齐衡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开始研墨,因为汴京考生人数多,等了一柱香时间,考生才全部进入考场(这只是汴京考场中的一个)
待考官将考棚的大门关闭后,考试算是正式开始了,如果有考生还没进来,那他就只能等三年后重新考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