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示警
李节他们的队伍马上就要赶到凤阳城的城门时,却忽然有人从旁边的树林冲出,吓的队伍的马匹受惊,黄化等人更是吓的抽出腰刀准备动手,毕竟他们这一路都在担心有人袭击他们。
不过李节他们很快发现,从树林中冲出的只有一个人,而且还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儒生,颌下留着三缕长须,五官端正身材挺拔,气度颇为不凡。
“快快让开,不要挡着我们赶路!”这时有锦衣卫看这个儒生不像是刺客,于是立刻上前大声呵斥道。
虽然锦衣卫都换上的便服,但一个个杀气腾腾拿刀带剑的,一般人遇到这伙人恐怕早就吓的转身就跑了,不过这个儒生却十分平静的打量了一下众人,随后目光定在李节脸上行礼道:“晚生拜见驸马!”
看到对方一语道破李节的身份,旁边的黄化也吓了一跳,甚至抽刀就想上前灭口,不过却被李节拦住了他。
“你是何人,为何要挡住我们的去路?”李节也面色平静的上前问道。
“在下杨寓,今日守在这里,是为了向驸马示警!”只见这个儒生面色严肃的向李节再次道。
“杨寓?”李节对这个名字感觉十分陌生,但当听到对方是为示警而来,这让他心中一震,但脸上却不动声色的反问道,“示什么警?我乃大明驸马、太祖御赐的靖海侯,谁敢对我不利?”
听到李节的话,只见这个名叫杨寓的儒生也叹了口气道:“我是一片好意,驸马何故诓我,你们按照原来路线走长江水路的船队,已经被人焚之一炬,另一队走运河的船队,同样也在路上被人盘查了一遍,这些驸马你们肯定比我更清楚吧?”
“你到底是谁,为何会知道这些消息?”黄化闻言也不禁再次上前厉声质问道,这些消息现在知道的人极少,而且很可能会被封锁掉,一般人绝对不会知道这些消息。
面对黄化的质问,杨寓却再次淡定的摇头道:“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凤阳城南门守将顾维已经被人策反,现在城门那里已经设下埋伏,只要驸马你们经过城门,立刻就会万箭齐发,到时你们恐怕也难逃一死!”
黄化听到这个杨寓的话也再次一惊,随即就看向旁边的李节,如果对方说的是真的,那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节也是面色一沉,虽然不知道这个杨寓说的是真是假,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却很有这种可能,毕竟对方既然动手,就绝不会轻易放弃。
想到这里,李节也抬头看向这个杨寓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些情况?”
“我不但知道有人要对驸马不利,而且还知道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是谁。”杨寓站直身子再次回答道。
“谁?”李节沉声问道,他也一直想知道到底是谁这么大胆,竟然真的敢对自己动手,要不是黄化小心谨慎,恐怕他现在已经横尸于长江之上了。
“南京兵部侍郎王叔英!”杨寓回答道。
“竟然是他!”李节听到王叔英这个名字也露出震惊的神色,不过紧接着他又心中暗恨,其实自己早就该想到了,因为历史上王叔英与齐泰就是好友,两人也是朱允炆的死忠派,后来朱棣夺位成功,王叔英为表忠心于是自尽而亡。
“驸马,这个人的话可信吗,要不要派个人去前面的城门探查一下?”黄化这时低声向李节询问道。
“派个人去吧,另外这里离城门太近,也不安全,咱们直接绕道去皇陵!”李节考虑了一下这才做出决定道。
黄化也立刻答应一声,当即派出一个心腹前去探查情况,然后整个队伍转道离开了这里,杨寓这个儒生当然也被他们带上,毕竟现在情况不明,这个忽然跑出来示警的人也十分可疑,而且他又知道李节等人的身份,自然更不能放他走。
杨寓也表现的十分配合,或者说他来见李节,本来就没打算再离开,于是一行人绕道离开城门,从一条小路赶往城西的皇陵。
路上杨寓也没有再说什么,李节对于他的身份也十分好奇,但现在危险还没有解除,所以他也没时间询问。
就在李节他们刚走到半路,派出去的探子也追上了他们,据他查到的情况,凤阳城门那边的确不对劲,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异样,甚至还有百姓经过,但城门洞中却暗藏重兵,城门上的士卒,也全都是杀气腾腾,绝不像平时守城的模样。
另外城门守将顾维也一身铠甲的站在城门处,目光如炬的审查着进城的人,特别是遇到超过三个以上一起进城的人,都会被他们严格盘查。
“殿下,那个顾维果然有问题,咱们要是贸然闯进去,恐怕这次也是凶多吉少啊!”黄化这时心有余悸的向李节道。
而李节则是看了那个杨寓一眼,这个神秘的儒生如果真的没有骗他们,那他告诉自己这些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确定了城门那边有危险,李节他们也感到更加的急迫,一路狂奔,最后终于看到了皇陵,这座皇陵李节以前也来过,但都是远远的看一眼,并没有进去过,现在他也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这座皇陵竟然如此的亲切。
很快李节他们来到皇陵的大门前,立刻有皇陵卫拦住了他们,毕竟这里是皇陵重地,一般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都不得进入。
不过现在情况紧急,李节当即报上自己的身份,并且要求见这里的将领,皇陵卫虽然很少与外界接触,但还是听说过李节的名字的,所以也不敢怠慢,当即回去禀报。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一个中年将领急匆匆的赶来,见到李节也立刻行礼道:“皇陵卫指挥使童舒拜见驸马!”
“童指挥使不必多礼,咱们能不能找个僻静的地方谈话?”李节打量了一下周围,随后这才再次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