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我用闲书成圣人 > 《正气歌》典故解析

《正气歌》典故解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齐太史简:

    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杀死了齐国国君齐庄公。齐国太史官在史册上写道:“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把太史官杀了。太史的两个弟弟都继续这样如实记载,都被杀死。太史的第三个弟弟仍然这样写,崔杼只得将他赦免。当时各地的史官听说了这个消息,都跑到王宫门口排队,打算老三死了他们接着这么写。

    在晋董狐笔:

    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派刺客去暗杀赵盾。赵盾只得出走,不过在尚未逃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杀了晋灵公。

    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

    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被杀了,你回来后又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

    赵盾无论怎么威逼都没用,只好任董狐这么记录了。

    在秦张良椎:

    张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他一心要替韩国报仇,找到一个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伏击出巡的秦始皇,未击中。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封留侯。

    在汉苏武节: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为严将军头:

    三国严颜的典故,曾经说: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为嵇侍中血:

    嵇绍,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长子,在东晋担任侍中。

    晋惠帝(就是那位老百姓吃不上饭,他却反问“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在位期间,晋朝发生八王之乱,成都王司马颖的兵马进犯晋惠帝的车驾,此时身为侍中的嵇绍挺身阻拦。

    于是嵇绍被杀,嵇绍的血溅到皇帝衣服上。当仆从要洗去晋惠帝衣服上的血,连这位傻皇帝晋惠帝都会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可洗掉!”

    为张睢阳齿:

    张巡,字睢阳,唐朝天宝年间时期担任睢阳太守(今河南商丘)。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造反,就是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安禄山大军进兵犯京,张巡固守睢阳,每次上阵督战,张巡都大声呼喊,乃至牙齿崩裂。

    当城破被俘之后,张巡拒不投降,依然持续大声呼喊。后来叛军的士兵查看他的牙齿,发现牙齿都咬碎了,最后剩下的只有三颗。

    为颜常山舌:

    在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河北造反,河北的各个城市都望风投降。只有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平原太守颜真卿起兵讨贼。

    颜杲卿最初的时候,被安禄山推荐,才做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反对安禄山,被安禄山派兵击败并被擒。面对安禄山的威逼,颜杲卿坚贞不屈,一直大骂安禄山。安禄山派人割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仍然怒骂,直至死去。

    颜杲卿去世之后,颜氏一族也被安禄山所杀害。当安史之乱之后,颜真卿回到常山,找到兄长颜杲卿和侄儿一家的尸体,悲痛万分地写下了《祭侄文稿》。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为躲避战乱,管宁隐居辽东(今辽宁辽阳)。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入朝为官,他都没有应命,不愿为曹魏做欺君之事。中原地区安定后,逃到辽东的人都陆续回去,只有管宁继续在辽东讲学。他常戴一顶黑色帽子,安贫讲学,名闻于世。

    “割席断交”的成语,就是描述管宁的气节。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不必说。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东晋时期,爱国将领祖逖率兵北伐,渡过长江之时,敲着船桨发誓北定中原,后来收复黄河以南失地。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唐德宗时,军阀朱泚谋反,让段秀实到他府中议事。段秀实不肯同流合污,于是用上朝时的笏板猛击朱泚的头,并大骂其为谋反之贼,后来段秀实因此被杀。

    ————————————

    这些典故,书里的历史没有。但是可以替换成这个世界出现的英雄事迹,嵌套进去,形成这个世界的《正气歌》。

    不是我不写完,故意断在中间啊老爷们……

    xxyanqing mxxyanqing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