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争霸,你却埋头搞生产 > 第184章 安排留守,分权管理

第184章 安排留守,分权管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这多不好啊,让成之老弟破费。”邹靖本来还想装一下,略微推辞。

    但两只手仿佛不受控制一般,直接伸向那铠甲。

    脑袋还没反应过来,两只手便已经把盔甲抱回。

    让他满脸尴尬,心底却欢喜的很。

    “我命人带破虏校尉找个房间去试试铠甲。”刘昱说道。

    “这面我安排一下唐海县的各项事宜。”

    “等晚上咱一起喝酒。”

    邹靖立刻识趣的说道:“成之你忙,我不打扰你。”

    说着转身便走,丝毫不拖泥带水。

    到手的铠甲,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套在身上,看看是不是威武非凡。

    这可是唐海县精钢打造出来的铠甲。

    怕是传出去,要把见到此铠甲的人,全都给羡慕到流口水!

    就算是洛阳那里的大将军前来,也得是同样表情。

    看着破虏校尉满意离开,刘昱脸色一正。

    大堂中的几个统领们,跃跃欲试。

    他们都知道,大好军功机会放在眼前,谁都不想错过。

    刘昱略微沉吟,便决定好谁跟着驰援青州,谁留守。

    “首先。”在几个统领们注视的目光中,他开口道。

    “子义是必须去的。”

    “他老家在青州,而且还得返回接他的母亲。”

    太史慈心底一喜,没想到县令大人还惦念着此事。

    “另外,云长和翼德跟随队伍出征,刚好趁机把家属接回来。”刘昱目光在几个统领身上划过。

    “子龙和公明留守。”

    “诺!”赵云欣然应答。

    毕竟他是个新来的统领,如此大好的机会,自然是可着老统领先来。

    不过,他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

    也不急在这一时。

    心中没有任何争夺的想法。

    但徐晃却不这么认为。

    地位可是努力争取才能来的。

    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却没有随队出征,让他有些郁闷。

    “别着急。”刘昱拍拍对方肩膀。

    “留公明你在唐海县,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更重要的任务?”徐晃目光一亮,原本落寂的心,突然波动起来。

    “公明留在唐海县,负责训练那新甄选出的士卒。”刘昱正色说道。

    “希望在本官带队返回之后,能够看到百练精兵。”

    “而不是现在的新兵蛋子。”

    “如此重要的任务,现在的唐海县只有你能完成。”

    “你愿意吗?”

    “愿意!”徐晃毫不犹豫,用力点头应答。

    拍着胸膛慷慨激昂说道:“县令大人请放心!”

    “小人就算是不吃不睡,也一定把那些新兵训练好。”

    “等待大人返回检阅!”

    “放心,也不会让你一直训练新兵。”刘昱说道:“之后面对黄巾反贼,还会有许多大战。”

    “冀州那面距离我们太近,而且朝廷官军作战不利。”

    “总归会有我们的机会。”

    “你现在便要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早晚有一天,你徐晃之名,定然会名扬天下。”

    徐晃被刘昱的几句话语说的心潮澎湃。

    “小人定然不负县令大人厚望!”

    他心中拿定主意,一定要努力训练那些新兵,等待下次县令大人出征的时候,狠狠的赚取军功。

    “子龙。”刘昱转头看向一旁的年轻枪将。

    “你负责城池中民兵训练和城池中治安相关事宜。”

    “以及外面有人前来捣乱,带领士卒们出击。”

    “诺!”赵云抱拳施礼,大声应答。

    “伯……羊邑。”刘昱刚要喊出蔡邕的字,便看到对方给他疯狂打眼色,灵机中更换成对方的假名。

    蔡邕长出一口气。

    唐海县虽然远在右北平郡,但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毕竟,向朝廷举报他这个逃犯,也算是一件功劳。

    “下官在。”蔡邕等待政令。

    “你负责城内城外的一切内政工作。”刘昱吩咐道。

    “开拓荒地,分发种子耕种,海边赶海等等。”

    “另外,城池中的财政钱粮大权,由你带人掌控。”

    “所有钱粮开销,必须经由你这里。”

    蔡邕频频点头,如此安排,权利分散给三个统领,各自掌控一个领域,单人难以做大。

    巧妙异常!

    然而他的的脸色越来越深沉。

    繁多工作全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怕是要把他这具老骨头架子给累散。

    “我知道你很辛苦,工作很沉重。”刘昱拍拍对方肩膀,声音中带着特有的磁性。

    “但现在不努力,怎么能尽快喝上五粮液和茅台?”

    “劳累的时候就想想那两个美酒。”

    “可是比地瓜烧好上不知道多少倍的东西。”

    “那才是真正的酒。”

    “跟那两个美酒比起来,地瓜烧就是该扔的烂货。”

    蔡邕眉头连抽,“该扔的烂货……”

    “怕是这天下,也就你刘成之能说出如此话语。”

    “好酒之人若是知道,怕是要当场捶胸顿足。”

    “尤其是司徒大人。”

    “司徒……”刘昱略微沉吟,蔡邕刚被征召时,主官便是司徒乔玄,知道对方喜好自然在情理之中。

    “乔玄乔公祖……”他脑海中浮现两个身影和一首诗。

    蔡邕脸色连连变换。

    眼前这年轻人,虽然远在边疆,怎知司徒表字。

    难道……这年轻人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常,来历自有一番隐秘?

    他可不相信,远在边疆之人,能对朝中大臣知道如此的清楚。

    更不用说,还知道对方表字。

    怕是右北平郡里的那些县令们,连司徒是谁都不一定知道。

    更不用说,他口中的司徒,可不是现在的司徒。

    听闻乔玄大人已经再次升官,已达太尉之位。

    这也是他想要返回泰山郡,尝试走门路的原因。

    “不用这样看着我。”刘昱说道。

    “乔太尉之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

    大乔小乔的父亲,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不过,也就是在三国演义中,乔玄才是大乔小乔的父亲。

    在正史中却不是。

    乔玄死于光和七年,也就是184年,时年七十有五。

    而大乔小乔在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攻破皖城之后,才下嫁于周瑜二人。

    中间整整相差了十五年,各方面都对不上。

    不过,现在有他这个小蝴蝶穿越而来。

    也不知道这个时空中,会被他制造出多大的变化。

    蔡邕眨么眨么老迈的眼睛,将信将疑。

    不过,年轻的县令有如此见识,自然是好事。

    这朝中的各种官员名称,姓甚名谁,喜好厌恶,都是一种重要的信息。

    与官打交道,便是与人打交道。

    知道的更多,自然更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