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末世重启文明计划
段书权之所以如此自信,并非他来自后世又博闻多识,前世还是虞迪时,他除了是全球百科全书协会会员之一,而且在24岁时就加入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由一个国际组织投资组建的,计划英文名特别长,但中文翻译过来特别简洁,就叫末世重启文明计划。
此计划分为8级状态,每一级状态,都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用于文明重启,只不过都出于知识辅助,并没有什么设备实物支持。
一级状态,是指人类遭受人为或天灾,甚至地外文明打击后,人口缩减一半,绝大多数城市被毁,基础设施基本瘫痪,通讯失联,瘟疫遍地,人口持续锐减。
虽然这末世计划,没有设定穿越模式,但至少可以大致往上靠。此时的地球,人口约75亿,大明土地上约摸2亿多一点,但相比一级状态,还是差距很大的,毕竟末世人口减半,人口也在40亿不到一点,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受教育水平,那个状态下,除了高端科技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但基本的现代文明秩序,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恢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二级状态,是指人类遭受灾难后,人口缩减到四分之一,城市所剩无几,已经无法容纳剩下的人口生存生活,乡村的粮食产量无法满足人类需求,社会协作断裂,全球化难以维继,全球各地陷入孤立状态,大量人口短期内仍在饥饿和爆乱中迅速减少。
不过,在段书权看来,哪怕人类遭到二级灾难,底子仍然比此时明末更好。
三级状态,是指人类遭受灾难后,人口缩减到十分之一,也就7亿多,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全球有很多大面积区域已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科技的成果,此时已经因为大量人口消失和基础设施完全毁灭,而造成巨大的断代,尤其是高端知识和基础理论断代十分严重,人类正式进入文明退化时期。
虽然这个等级,人口与明朝时期出入不大,但毕竟人口的知识水平还是有所差距,这个不是靠一两代人学习就能补上的,而且哪怕末世环境恶劣,但因为人口缩减到十分之一,自然环境的自愈能力比我们想象得要快的多。
四级状态,是指人类遭受灾难后,人口缩减到三十分之一,全球进入蛮荒时代,绝大多数地区不适宜人类群居,乡村农业发展困难,人类粮食大量欠收,文明秩序混乱,绝大多数领域的知识断代,科技退回十九世纪初水平,人类因环境恶劣造成的病痛将持续百年,未来人口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社会治理,将会继续在此基础上锐减70以上,并且人类遗传表观基因也会因此巨大更改。
显然这一阶段比明末惨多了,人口缩减至两亿多,然后在此基础上又得缩减70,那都比先秦时期还少了。
段书权思考良久后,决定大脑开始回忆当初自己参与四级状态修编时的场景……
段书权与孟虎两人继续往梯田高处爬,不一会儿,就遇到了前来迎接的祝龚,随后三人在众多人的簇拥下,爬上了火洞族族地的最高峰赤火峰顶。
孟虎登顶后指着火洞族簇拥的场景说道:“大统领,你看我们虎斑寨过去的威望,这些火洞族人依旧簇拥我等。”
“才不是呢,那是拥护我们兴修水利,不然人家早把水截了,还拥护个啥。”随行的武大调侃道。
段书权见二人的对话,明显是有点针锋相对,他便开口道:“你们都只说对了一半,火洞族人今日高调簇拥,明显就是祝龚给我们起了高调,把我们高高捧起,如果我们举两寨之力完不成目标,摔下来,就连虎斑寨过去的威望也砸了。到时候,这水源之争,那就是他们有礼在先。”
“这祝龚,奸贼也。”孟虎听完后,气不打一处来。
“打了一手好算盘啊,这祝龚一点都不像个山民,倒像是咱们汉人掌柜。”武大也附和道。
“但是,对于火洞族人来说,这是个难得的好寨主和好族长。”段书权夸耀着祝龚,并且带着赞赏的眼睛不远处的祝龚。
“祝龚,你过来,咱们今儿个来议一议水利工程一事。”段书权大声呼唤祝龚让其走过来。
段书权说到议事,就列出了一个规矩,那就是由虎斑寨和火洞寨各派俩人,分别按次序提问,提问完谈不透,就再谈一轮,直到把所有问题都提出来,段书权也基本上都能拿出方案为止。
段书权此话一出,众人就来了兴致了。虎斑寨自然是派出农业部部长孟虎为提问代表,而武大作为汉人农民自然也获得了一个席位,火洞寨则派出了族长祝龚和祭司长萨魔里。
站在赤火峰顶,眼下整个虎斑领地一目了然,段书权先是告知毛健康,方圆上百里内,所有高峰,半年内都要派人去攀登,然后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测绘全新的地图,地图要有精确的比例尺,山川要有等高线,水潭要有大致深度标记,各地已探知的矿藏要标注清楚,新的矿藏也要派对应人员去寻找等等。
祝龚看着段书权的一言一行,都不像是一个山民统领,而是一个准备起事的天下霸主,心中暗想,如果这次水利工程能竣工投入使用,那么自己就会将火洞族拱手于他,因为他知道这段书权心里装着的是神州大地,而非云南部族,火洞寨是虎斑寨最近的一个邻居,火洞寨必然是他段书权走出大山的第一块垫脚石。
段书权说毕,见大家都准备好了,便介绍起了整个计划。
首先,水从哪儿来,整个葫芦盆地东边是一众山脉的分水岭,此处是迎风坡降水丰富,不论是西南热带季风,还是东南亚热带季风,都将在此落下丰沛的雨量。
加之,整个葫芦盆地内表其实是两个向斜地层夹着一个背斜地层,两个葫芦就是凹陷的向斜地层都填上了一层满满的层积岩,这层积岩下不知沉积了多少动植物的遗骸,一旦分水岭的水较均匀地分布在草泽之上,这岩层的致密程度过低,就会建立一个地表地下的水气循环系统,这瘴气中富含大量病菌和病毒,哪怕虎斑族人过去千百年来想用火烧植被的方式来去除瘴气,这岩层以下的通道不关闭,瘴气之害是除之不尽的。
而分水岭处,是右葫芦盆地向斜地貌的终结,这意味着这分水岭是一个背斜地貌,而左右葫芦盆地中间的分界处的背斜,理论上也应该是一出高山,可这里的地势却因为各个冰川时代的地貌运动,被削去了背脊,沧海桑田后,这里就成了低矮的分界矮丘。
分水岭并没有在地层形成后被地貌运动削去背脊,而是始终保持着一座背斜山体屹立不倒。这种山体,加之海拔相对周围地形是最高的,山上一般情况下很难存在稳定的岩层泉眼,所以这山上的水量是有明显的季节性的。
而据观察,分水岭山脚处则不然,一众山脉山体庞大,背斜的山体透水性高,山体顶部岩质疏松,雨水沿着山体岩缝向山体内部蓄水,以及大量植被蓄水,在枯水期时,会有较稳定的吐水期。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以当时的智慧,是难以将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量失衡矫正过来的,说到此,孟虎就显得有些紧张了,因为不论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火洞寨始终是可以优先保证供水的,而下游的虎斑寨则不然,不过这对于段书权来说,并不算什么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