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番外之我是恭王赵熙良
我是大衡恭王赵熙良,字坤正。
我的父亲是大衡开国皇帝赵钺,母亲是大衡第二尊贵的女人皇贵妃李锦。可是,我一生都不快乐。
我是一个时常处于矛盾中的人。我很自卑,特别是在我的哥哥,也就是太子赵诚贞的跟前。我也很敏感,哪怕是一个小小宫女的话也会让我琢磨许久。当然敏感也会让我易怒,发怒是我为自己寻找的一种情绪出口,这又让我在某个时刻看上去很可怜。
是的,我是一个可怜的皇子,我内心是这样认定的,虽然我也曾经因为某一个人而温暖过,但那只是曾经。
自懂事起,我便常被人拿来与诚贞太子、与信王陌岭相比。
比如,小时候我因跟着母亲比太子晚一步入京少吃了些苦头,有人就认为我是个没有历练过的皇子,凡事都没有资格与太子争抢,甚至不足以堪当重任。后来,父皇选质子时选了年幼的赵陌岭,又有人说我比他年长其实更合适,之所以没有选我是因母妃向父皇好一顿哭闹。
总之,在有些人眼里我一无是处,哪怕我更勤奋地学习、更刻苦地习武,他们就好似眼瞎一般根本看不到。
除此,还要到处散播我是一个仰仗外祖家的皇子。
说到外祖家,我真是又恨、又怕又无法割离。恨的是他们根本就是在利用我,不仅利用我还打着为我好的幌子四处招摇撞骗、四处横征暴敛,可我只能任其为之,因为等我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我以为那些力量都是我培植起来的,殊不知都属于外祖家。
我试图反抗过,但曾外祖当着我的面一口气打杀了数十个效忠于我的人,我受到了惊吓数日无法安睡。更要命的是除了他们我没有任何仰仗,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好契盈、看好秦遵又轻易地相信了契承祖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在拿到圣旨后我会不遗余力地查抄庙产,我早就知道大衡三分之二的庙产实际上都是外祖家的,我只是假装不知道而已。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契盈。
我曾经动过要娶她为王妃的念头,当然并不是喜欢她,完全是因为我想借力契承祖和契尘。不过,我内心是欣赏契盈的,因为她敢于反抗我。
我阴鸷的性格天下皆知,她却没有退缩坚持原则绝不滥杀无辜,我表面上气恼她,心里却佩服她,觉得她要是个男子定要与其结交。可还没等我与其熟络,她与我已渐行渐远。特别是开城之战,看着她与信王并肩作战,我就知道她永远都不可能站在我身边了。
但是,我觉得赵陌岭也配不上契盈。
我曾细细地观察过,我敢肯定赵陌岭喜欢契盈,但是他喜欢的畏首畏尾简直不像个男人。由此可以断定,赵陌岭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无害,相反是个需要格外留神的。想到这些,我会突然陷入了一种虚无,我在嘲笑赵陌岭不敢面对爱情的时候,自己又比他好多少呢?
当父皇把崔莺时指给我做继王妃的时候,我第一个念头的确是要弄死她。自芳音离世,我的心里便再也没有了其她的女子。
芳音是太廷侍郎朱晴望的独女,也是我的王妃。她十六岁嫁给我,十八岁因难产而死,实际上是死在了外祖与我母妃的手中。
芳音长得很美,不似母妃那种张扬的美,是那种如水、如月一般的美,只要跟她在一起无论多么烦躁都会平复下来。
芳音很有才华却从不外露,她好似把所有的才华都留给了我一人。她写诗、习字、画画她抚琴,日日都能给我惊喜。
但芳音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善良,这种善良源于他父亲把她保护得太好,她从来不知道这世间居然存在着那么多的险恶,她从来不知道每一张笑脸的背后其实都是恶毒的诡计。比如我的母妃、我的外祖家还有那些为了妥协而被迫迎进门的侧妃们。
他们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好,只不过是嫌弃芳音的出身不高,所以处处为难她、针对她,而芳音从未对我提过。一直到她过世,她身边的侍女才向我哭诉这一切,并把芳音暗自垂泪时写下的诗集交给了我。
那些诗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委屈和难过,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对我深深的依恋与不舍。然后,我查出芳音之所以难产是因母妃与医官勾结在一处,故意要了芳音的命。
我疯了,我在母妃的怀仁宫里提着剑四处要杀人,若不是外祖死命拦着我要让怀仁宫给芳音陪葬。也正因他们瞧见了我的暴虐,之后的十年,他们再不敢跟我提及娶王妃一事,而我的心在那一刻起变得异常冰冷。
可是,压倒我的最后一棵稻草却是父皇。他明知道崔璟之死是我外祖推波助澜,却还是把崔家女儿指给了我,这分明就是在我身边安了颗钉子。
然后,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立小沐恩为太子,那一刻我很想冲上去问父皇为什么?我到底哪里比不上赵诚贞。可是我忍了,甚至有那么一刻想着做个能干的王爷也是可以的,可父皇却不停地试探我,那种试探比芳音之死更令我痛不欲生。就在这时,契承祖找到了我,我欣喜若狂轻易地相信了他。于是,在契承祖和崔莺时的合力鼓动下,我反了,最终也死了。
我死了,死得和那些普通士兵没什么两样,并没有因为我是个王爷便刀枪不入。而且我死的时候感觉整个人是暖的,特别是摸了一把胸前的血,我敢肯定我的血是红色的,是温热的。
还有,我感觉自己死的时候没有不甘,也没有戾气只是有点遗憾,因为我想告诉父皇,我懂他了。
父皇当着我的面直接杀了外祖就是为了保护我,不要我担着谋反的罪名。特别是当我倒下的时候,父皇居然想从左司吏的护卫阵型中冲出来,我知道他想救我,我甚至听到了他在大声喊我的名字,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悲痛。
我死了,但我活着的时候是大衡恭王赵熙良,字坤正,坤代表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