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陈友谅的伤心事
陈友谅倾全国之兵,浩浩荡荡杀向朱元璋。
此战可以说朱元璋志在必得,因为他不仅带了一心要看灭国战的达兰,还带来了太子陈善儿和次子陈理。
不得不说陈友谅是个好爹爹,为了让儿子了解战争的残酷,更好的在这乱世生活下去,居然带着两个儿子都来到了战场。
同时也可以看出陈友谅对这场战斗是志在必得,根本没有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要知道,后来朱标听说,陈友谅带着老婆孩子出征,哭着喊着也要跟着老爹一起出征。
可是换来的却是,老娘马秀英的一颗颗爆栗,就是后来朱元璋救回了小明王,回到南京,让老爹也带着他,老爹也是狠狠的踹了几脚。
陈友谅志得意满,对这场大战,可以说是志在必得。
用她的话说,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他想在来婆孩子面前装逼,可是历史却无情的打了他的老脸,还是两次!
第一次打脸是在洪都,陈友谅没有直扑应天,而是去了南昌!
洪都古称南昌,豫章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王勃在这里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豫章故居,洪都新府。星分冀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劲而引瓯越。
说的一点不错,这里在江西最重要的河流赣江上,是水陆交通要道。
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是控制了整个江西。
这里原本是陈友谅的地盘,朱元璋用卑鄙的手段招降了守将胡美,还改名为洪都,让大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带领邓愈、赵德胜等大将防守。
陈友谅一生都在背叛,先是背叛元庭,接着背叛倪文君,最后背叛徐寿辉。
所以,他最痛恨的就是背叛,如今洪都背叛,这让陈友亮很是窝火。
所以大军出征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洪都,以报一箭之仇。
对此,儿子陈善儿,很是不解:“父皇,张士诚摔军攻打安丰,韩林儿告急,朱元璋亲自去救援,南京空虚,我们为什么不趁机攻打她的老巢应天?”
陈友谅说道:“你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一点,朕很欣慰。朕攻打洪都,也是无奈之举。”
无奈!
善儿愕然!
感情是你也没有信心打赢朱元璋就是呗!
那,你还吹牛逼说“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你是不是要破罐子破摔?
只听陈友谅说道:“为父,悔不该啊!”
你后悔出征了?
这仗还怎么打?
“为父不该早早的杀了,那徐寿辉!徐寿辉再不好,也是弥勒佛转世,在明教中,有很多信徒。”
徐寿辉自称是弥勒佛转世,很喜欢用人的愚昧来骗人当炮灰:他在士兵的背后写一个佛字,告诉信徒,有了这个字,弥勒佛就会保护你,你放心大胆的往前冲。
士兵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饭吃,才造反。
听了徐寿辉的话,信以为真,打起仗来,玩命往前冲。
打仗和打架一样,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所以几年下来,在徐寿辉的招摇撞骗下,地盘越大越大,巅峰时期占据了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部分地区。
陈友谅几次兵临南京,要不是徐达、常遇春骁勇,恐怕老朱这回该在武昌吃鱼。
可是,陈友谅为了揭穿他的阴谋居然在光天夏日下,把人给锤杀了。
他锤杀的不仅仅是天完皇帝,还是几十万信众的信仰:原来,我们为之奋斗的弥勒是假的!
信仰崩塌了,人心就散了,朱元璋趁机反扑,攻占了安徽部分地区。
可是,朱元璋的战略纵深太小了,拢共就十个城池。
“为父却把他草草的给杀了,如今将士们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是为父犯得第一个错误!”
感情,还有第二个错误?
说到这里,陈友谅已经是声泪俱下。
陈善儿不敢往下想,陈友谅却喃喃自语:“为父第二个错误是悔不该杀了赵普胜!”
“父皇,赵普胜不是要投降朱元璋吗?这种人就是杀一万次都是应该的啊,父皇怎么说悔不该?”
“我儿有所不知,赵普胜那是我陈汉手下的第一猛将,一直都在替天完政权守住安庆。
这就是一把悬在朱元璋头顶上的剑,随时都能要朱元璋的小命,有他在朱元璋断然不能拿下整个安徽。可是偏偏这么一个人,却给为父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