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晋封
大年初一那天下午,晏平殿中
张茂则捧着圣旨过来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嫡长女惠宜,聪慧敦厚,颇有才华,特晋封为惠宜摄政公主,辅佐太子政事。”
“是,儿臣领旨谢恩。”
柳湘朗声回应,随后接过了张茂则手中的圣旨。
“老奴恭贺摄政公主,这是无上荣耀啊。”把圣旨递过去以后,张茂则又给柳湘行了礼,恭贺道。
“这是父皇的恩典。”
柳湘笑意盈盈,捧着那卷圣旨,仿佛不知道这道旨意背后的深意。
仁宗笑笑,走了过来说道,“湘儿,这些日子你做的很好,尤其是前些日子的西夏之战。我也正好,给你一份嘉奖。”
外面有小宫女过来禀报,“启禀陛下,兖王和兖王世子进宫给陛下请安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
仁宗说着,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柳湘和赵曦,还是像往常一样,坐在仁宗的左右两边。
不多久,兖王父子两人就一起走了进来,“拜见官家,太子殿下,大殿下。”
“起来吧。都坐下”仁宗脸色平静,叫了起。
柳湘也是同样的,还是那副温和的笑脸,看不出心底的喜怒哀乐。
倒是坐在下首的兖王,一副笑的合不拢嘴的样子。
仁宗好奇问道,“兖王,这是出了什么喜事,让你这么高兴啊?”
“回禀陛下,托陛下的福,微臣的这些庄子,去年的收成都不错,那些百姓不至于忍饥挨饿,受苦受冻了,微臣这心里就高兴。”
兖王没有丝毫犹豫,回话道。
瞧瞧,这话说的,仿佛是真的替百姓高兴一样。
仁宗恍然大悟一般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去年的收成啊,的确是不错,要不然西北这粮草也不能如此充足。”
“对啊,官家,这说到西北,不得不提咱们大殿下给庆国公的锦囊妙计啊,这可是能千古流传的佳话。”兖王说着,朝着柳湘恭敬地拱拱手。
他这对着柳湘,一顿恭维,柳湘还是笑意盈盈的。毕竟这伸手不打笑脸人,就算是要打,现在也不到时候。
该有的体面尊贵,现在兖王父子都要有。
张茂则补充了一句,“兖王殿下,该称呼咱们大殿下摄政公主了,这可是上上荣耀,上上荣耀啊。”
“哦,是吗?微臣还没恭贺摄政公主。”
兖王和赵珏父子俩仿佛恍然大悟一般,站了起来,对着柳湘拱手道。
柳湘笑着说道,“两位请起吧。我这次被封了摄政公主,还得多谢兖王殿下了。”
“这是摄政公主您,为国为民操劳多年,该获得的荣耀啊。”赵珏坐了下来,说道。
柳湘还是笑呵呵的,把话题转到了纪念碑上面。“不过一些小计谋,当不得世子如此盛誉。”
“不知隆泰殿那边怎么样了,纪念碑上面光秃秃的不好看,父皇,太子殿下,你们看写点什么合适呢?”
仁宗捋着他那几根胡子,装作深思的样子,“前朝那些诗句倒是多,但是能用到这上面的,似乎没有啊。”
赵珏也点了点头,“那些悼亡之作,大多都是纪念亡妻的,不大气,更不适合放到纪念碑上。”
赵曦不说话,就听着众人讨论,转头看了一眼同样在吃瓜的柳湘,低头笑了笑。
本来应该是暴风眼的柳湘,现在吃瓜看戏看的正舒服呢。
“大殿下素来聪慧,惹得世人称赞,不知大殿下觉得用什么样的句子最好?”赵珏忽然转过头来,问道。
柳湘捧着茶的手都顿了一下,笑着摇摇头,“此事事关重大,要好生考虑以后,再决定才行呢。”
果然,自己还是暴风眼,想躲懒都躲不了。
“对了父皇,女儿想去隆泰殿走走看看,也许会有想法。”
柳湘站了起来,朝着仁宗福了福身子。
有些话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必须要私底下说才好呢。自己这么说出来,只要兖王或者兖王世子其中一人愿意过来,这场戏就又进了一步。
“陛下,微臣愿意与大殿下一同前往。”
赵珏果然站了起来,进入了圈套。
“好,那你们就一起过去吧。”仁宗应允了。但是他看着赵珏离开的眼神,不那么善意了。
这小子什么心思,以为他看不出来吗?
看起来他除了对皇位有心思,还对他的宝贝女儿存了心思啊。
两人出了晏平殿,往西北方的隆泰殿走了过去,后面的宫女小厮们,都跟的远远的,只剩下柳湘和赵珏,一前一后地走着。
等到了隆泰殿以后,只有一座空荡荡的大殿,还有门口一座高高伫立着的石碑,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些本该出现的匠人们也都休假了。
“世子,本宫还要多谢你父亲,替本宫出面,求来了摄政公主的位置。以后本宫的谋划,还要请两位多多相助。”柳湘的话,格外的客气。
赵珏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以后大殿下的谋划?还能是什么谋划?不就是筹划那个皇位了吗?
看吧,他就说嘛,古往今来有了摄政封号的,不论男女,都会觊觎那个皇位的。
不是他们计策拙劣,是皇位的诱惑太大了。
“这是殿下你应得的,其实啊,要不是如今太子是个男儿,如今这太子之位,应该是殿下你的啊。”赵珏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只是低着头,没被人看到儿而已。
“哼,太子?他也是本宫带大的,这些手段,不还是从本宫这里学过去的?官家心慈手软,怎么会教给他那么多法子。”
柳湘冷哼一声,为了配合心境,还特意甩了一下袖子。
赵珏紧跟着附和,“殿下所言甚是。”
柳湘摸着那块汉白玉的石碑,心里五味杂陈,仿佛摸到了战死疆场的将士们,冰冷的尸骨。
一时间也没了应承赵珏的心思了。
赵珏见柳湘不说话了,也跟着感慨,“若不是殿下出谋划策,恐怕这次死在西北的将士们,会更多的。”
“对啊,若不是本宫,不知道多少人要死在北方。死在西夏和辽国铁蹄之下。不止是这些将士,还是北方的百姓们,他们是最无辜,最惨烈的人们。”
柳湘说着,长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