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漫漫星空之基因研究院 > 第159章 大陀螺的海上模式

第159章 大陀螺的海上模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高鸣将大陀螺降低高度飞到洛矶市西面几十公里的海湾上空,慢慢降落高度在5千米的空中,原本想将大陀螺藏在附近的海底。但是一看海面的情况就犹豫了。因为这一带海上的船只来往太多了。所有在大巷航行的轮船都是带有声呐系统的。如果将大陀螺藏在这一带就很可能被来往船只的声呐系统发现的。考虑到这点,高鸣启动大陀螺向着太平洋深处飞去。

    大陀螺在夜空中静悄悄地飞行。大海茫茫,这时高鸣开始认真地看着在大陀螺的控制中心显示的大型导航地图了。在导航地图中,大陀螺飞行的位置和方向都非常清楚。高鸣认真看才发现在大陀螺的导航地图上,地球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常详细和清晰的地理信息数据。现在飞行进入太平洋,甚至连海底的状况都非常清楚。看来这班外星人利用他们掌握的高科技,已经将地球所有的地理信息都探测得非常清楚了。在导航地图上能够看到整个海底的详细信息,包括海底的形状和土质结构,海流、水温等一系列数据。有了这个导航地图,高鸣驾驶着大陀螺在茫茫的太平洋上飞行简直就像是在自己家附近溜达一样。

    高鸣看着这个导航地图,心里被深深地震撼了。看来这班外星人对地球的了解远远比我们地球人要清楚得多啊!但是想想也不奇怪,从现在了解的信息来看,毕竟这些外星人是掌握了超前地球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科技文明的啊!高鸣估计他们到达地球时间也不短了,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高科技来进行探测,制作出这样的一个导航地图应该不是难事。

    高鸣认真看地图才知道,这个导航地图是根据大陀螺的一个大型地球地理信息系统制作的。这个大型地球地理信息系统的价值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无法估量的。掌握了这样的地球地理信息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就价值连城。现在高鸣利用这个系统制作的导航地图在广阔的太平洋上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就非常容易。

    在一个小时后,大陀螺飞到了距离u国西海岸7千公里的地方。这里在夏威夷偏西北的3千多公里,远离太平洋的正常航道,一般是没有什么船只经过这里的。而且这一带不适合海洋生物生存,所以也不是捕鱼的地方,平时也不会有什么渔船在这一带作业。显然是一个理想的藏匿海区。

    高鸣袭击庄园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凌晨了。因为是驾驶大陀螺向西飞行了上万公里,已经追赶了十几小时的时差,现在天空没有月亮,但是海面并不是一片黑暗。因为海浪泛射着天上的星光,在海面上闪烁。现在还是处于前一天的半夜时分呢!

    高鸣对唐桑芝说:“就选择这里了。”

    让唐桑芝看着大屏显示的经纬度,记了下来。然后控制大陀螺慢慢降落在海面上。大陀螺的密封性很好,高鸣相信进入海底也不会造成海水渗入的。但是能否沉下海底就没有办法预知,要试过才行的。

    因为高鸣估计,如果将四个底部的隔离舱都打开灌进海水,大陀螺可能会沉下海底。但是能够下沉多深就不好说了。所以高鸣没有选择海底太深的地方。在大陀螺的导航三维地图上,显示这一带是海底山地,山脊的深度在几十米到一百多米。

    高鸣选择这个地点是有考虑的。因为这一带的海底地形很复杂。深的地方有几千米,浅的地方只有几十米。这种复杂的地形是大洋航行的禁区,一般远洋航船是不会靠近这里的。u国的军舰,一般情况也绝对不会跑到这里来。就是现代性能先进的潜艇,如果不掌握准确的海底地形,在这种地形的海底潜行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如果大陀螺的性能允许,在这一带海底找一个地方匿藏是比较容易和安全的。

    高鸣控制大陀螺落在海面上,关停了飞行驱动部分,大陀螺外沿的旋转部分也停止了转动,大陀螺庞大的身躯在慢慢下沉,最后下沉了大部分后进不再下沉,在海面上露出了顶部。这时通过外部观察系统,还是能够观察到海面和空中的情况的。

    这时在控制头盔和控制中心的驾驶台上都自动弹出了海上航行模式的操作系统。

    难道大陀螺还能够在海中航行?高鸣试着启动海上航行模式,果然外沿的旋转部分开始了低速转动,大陀螺开始在海面上按照高鸣的思维开始航行了。这时外沿的旋转还是静悄悄地,一点海浪也没有卷起来,甚至在航行的前进方向上也没有激起波浪,航行比潜艇还要安静。这个动力原理高鸣一下子想不清楚,但是大陀螺能够在海中航行就完全可以确定的了。因为这时大陀螺的观察屏出现了两部分影像,水面部分和水底部分。水底部分应该是通过声呐部件提供的。这个太空航行的大陀螺竟然还安装了海底探测的声呐部分。这就有点出乎高鸣的意料了。因为在太空中没有媒介,声波是根本不能传播的。这个声呐系统是否为了适应地球环境后来才安装的,高鸣就不知道了。

    其实大陀螺用什么技术探测海底高鸣也是不清楚的,只不过是按照自己认知的科技进行猜测罢了。现在当然是没有时间研究这些的了。

    高鸣操作着大陀螺在海面上转了一个圈,对大陀螺的海上航行模式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对周围的海底状况有了清楚的认识。

    这时高鸣驾驶大陀螺离开了刚才的海底高地,来到了一个三千多米深的海沟。高鸣想检测一下大陀螺的下潜能力。

    既然能够在海面航行,估计就能够下潜到水下。高鸣在海上航行模式中找到了下潜模式。

    控制进入下潜模式后,大陀螺屏幕显示打开了底部隔离舱的进水阀门,同时显示了隔离舱的进水状况,大陀螺能够下沉的深度等数据。

    这种操作系统的先进性真是不错。高鸣虽然没有见过现代潜艇的内部操作,但是大陀螺的这个性能绝对先进,操作界面也挺科学和人性化的。

    海水进入隔离舱后,大陀螺开始下沉。大屏也不断地显示了隔离舱的入水状况和下潜深度以及周围的水温、水压和流速等数据。

    这一带海底果然没有什么生物,四周静悄悄的,一片幽静。

    最后大陀螺下潜到1300米的时候停住了。这时两个大隔离舱都灌满了海水,大屏显示水压已经达到了12961个大气压。这种深度已经超过了现代世界上最先进潜艇的下潜深度了。一般潜艇正常下潜最大深度在300米左右。

    当然这个深度也是大陀螺的最深下潜深度了。但是高鸣估计可能还不是大陀螺的极限承受深度。按照估算,大陀螺的极限深度应该在2000米以上。

    有了这个经验,高鸣就心中有底了。先不着急停下来,高鸣操控着大陀螺在这一带海底慢慢地游弋。

    驾驶着大陀螺在海底行使就方便多了,环形的大屏将周围的地形显示得非常直观和清楚。虽然几百米的海底已经漆黑一片,但是大陀螺根本不用灯光照明,它的超声波成像还是将周围和海底显示得非常清晰。这点是现代海底探测技术根本做不到的,

    这一带地形起伏很大,有雄壮的山脊还有峻险的山沟,海底深处的海流却并不湍急,显得非常安静。现在大陀螺的左边就是一座很大的海底山脉。这一带山脉地质显示大部分是岩石构成的。这个海区显然没有什么生物,海底什么都没有,安静得有点令人可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