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官之子考科举 > 第36章 治理

第36章 治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河南阳武,林清远跟着白昂先行来到这里修葺。分工跟之前一样,不过这次林清远负责的更多。

    关于前线民夫的安排上,林清远需要在白昂吩咐之后查漏补缺,或者说是接替一部分的工作,算是这次治水的二把手。

    林清远这次带来了他绘制的粗略地图,加上了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等一系列能让人看的更容易的东西。

    他把这次途经的地方都画了大致的地图,以便观阅,现在官员人手一份地图。林清远这次的阳武地区还在侦查当中,他要在安置难民和查漏补缺之中抽空去勘测地形。

    也算是比较敬业了,虽然肯定没有白大人努力,这几天白昂真的是不眠不休做工程,只希望能把黄河治理好。

    如今已经有了水泥,加上林清远的观测地形的一套工具,标准的计量单位,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但是这个一就出来了,这天,林清远照常去观测地形。

    忽然在一块土坡上面想到了什么,立马跑回据点,拿起纸笔开始涂涂画画,随行的官员都没有跟祝

    “白大人,我知道了1林清远连忙跑去工地找白昂。

    “白大人,我们所有的治水计划,核心都是让黄河进入淮河。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黄河水进入淮河时,流量已经大为减弱。如果是更大的洪水呢?一旦入淮的洪水超过了淮河的承受力,那么淮河沿岸势必将遭受灭顶之灾,而张秋河将会率先发生决堤,成为整个淮河大水灾的导火索。”

    林清远刚到工地就抛出了这个惊天大消息,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他们做的所有一切都会完蛋。

    但是白昂知道,林清远说的是真的。因为这几天他也在思考,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林清远的一番话点醒了他。

    “我建议从山东东平至青县,开凿十二条月河,将部分黄河水引入山东大清河与小清河入海,缓解淮河的分流压力。白大人,这肯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略,既避免淮河水患,又解决山东北部旱区的用水问题,这是一举多得的举动。”

    “既然这个方案是你提出来的,那就由你上书京城。”白昂看着林清远,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但是林清远的这份奏疏上达京城时,朝堂里就吵翻了天,几位重臣经过讨论:一致建议是不修!

    除了林父和季舅舅这两个大人物支持之外,剩下的人都是反对,尤其是户部尚书。裴嵩当然不是因为上次青楼的事情记恨林清远,当时的事情已经查明,只是一名六品官员冒充裴家门生而已。

    只是因为国库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林清远上次募捐到的钱到了国库只是激起来一点水花,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林清远听说了这个消息很是无奈,只好继续上书说明情况,这次要是再不修,决堤的黄河只会更加凶猛,到时不修也得修了,因为届时动摇的是大明江山,动摇了国本!

    他这番话更加坚定了朱佑樘的决心,修肯定是要修的。

    大朝会上,朱佑樘力保了林清远,“林清远造成的一切后果,朕来承担。并且会从私库拿出十万两白银,来补贴国库。”

    诸位大臣看到了朱佑樘的决心,只好应了下来。

    朱佑樘回到乾清宫,张苹在宫殿等他,“这是你登基以来的所有钱,你就那么舍得?”

    听着张苹的调侃,朱佑樘莞尔一笑,“只要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我有什么舍不得的,再说,这些钱有一半都是你赚出来的。除了你,我什么都可以舍弃。”

    张苹倚在了朱佑樘的肩膀上面,并拿出来了跟李英英合作的护肤品,化妆品,精油和香水一系列产品。

    “诺,这是我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所以不用辛苦了。”张苹拿出了一些房产证明和方案,给朱佑樘看。

    “这些我只会拿一半,剩下一半都是你的。”朱佑樘没有全要,只是拿了一半过去。没想到朱佑樘年纪轻轻就知道了婚内财产这个概念。

    张苹笑了,只是对着他说好。她的预产期就还剩十几天了,越相处就越知道朱佑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张苹现在很放心把知识拿出了,因为不管她做什么,朱佑樘都会为支持她,为她兜底。

    林清远这边收到了京城的消息,朱佑樘力举林清远,最后由国库拨银五万两修理黄河,务必修好。

    白昂听说了这件事,庆幸这件事情是由林清远出面,他跟皇帝有同窗情谊,定不会为难林清远。“清远,做得好。”白昂拍了拍林清远的肩膀,难得的夸赞了他。

    事情开始变得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一开始白昂负责三分之二,林清远负责三分之一。变成了现在大家一半一半,林清远的职责开始变多,但这些都是他自己实力争取过来的,大家一有什么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林大人,连白昂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地方都是去问林清远。

    林清远的地位一跃变高,虽然耳边仍然还是有些酸言酸语,但是这些都打扰不现在的他。在这段时间里面,他也慢慢的开始了解白昂,从治理黄河一开始的时候,林清远就知道治水就是打仗,需要调动人力,统筹指挥。会带兵的人未必会治水,但会治水的人必须会带兵。有相当多的水利人才,都有过沙场横刀立马的光荣历史。

    白昂真的是一名清官,千百万工程款从手里过,眼皮都不眨一下,相当严于律己。这也是林清远相当钦佩的原因之一,只是这样好的官员居然在明史上面没有记载,真是叫人惋惜。

    很快,紫禁城传来了好消息,皇后娘娘发动了,生了大皇子。天下的官员都对京城发出朝贺,朱佑樘更是大赦天下,在京城撒钱币。

    这样大的喜事传到林清远这边已然过了许多天了,李英英新来的信里写到去参加了大皇子的洗三宴,朱佑樘听从了张苹的建议并未大办,因为还是在黄河决堤治理期间。

    选择了一切从简,给天下百姓做一个表率,只是宫里请了命妇在坤宁宫热闹了一番。张苹的这个决定收到了百姓的爱戴,大家都自愿说张苹是一代贤后。

    林清远在外地也没有忘记大皇子的生辰礼,因为洗三加上一岁他都回不去,送一个礼物给大皇子就够了。他在空闲之余,夜晚给大皇子雕了一个木马,上面有很多繁美的花纹,作为生辰礼是很有心意的。

    毕竟在这种地方,名贵的东西是没有的,林清远更没有这个钱去买,只好自己亲手做。相信他跟朱佑樘的情谊,他定然不会介意。

    果然,朱佑樘收到了礼物之后私自收藏了起来,还说林清远没有送给过他木雕,第一个他就扣下了,让林清远再雕一个给大皇子。

    林清远被朱佑樘的无耻震惊了,只好熬夜又做出来个大熊猫送给大皇子。

    春去秋来,林清远和白昂已经三年没有回京了。在各位官员的努力之下,黄河也从一开始的横冲直撞变成了现在温和的母亲河。

    林清远做完最后的工作,就要跟白昂回京述职了,这次的功劳可谓是‘功德无量’。要是黄河能安静五十年,这都能把白昂和林清远奉为神明,给他们盖宗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