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之明武帝实录 > 第14章 政治制度,纪检成立

第14章 政治制度,纪检成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本堂,朱元璋很生气,他这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没想到在自己的治下还是出了这样的事情。

    (郭桓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郭桓利用职权,勾结李彧、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贪污,其事项有:

    一、私吞太平府、镇江府等府的赋税,降低朝廷税收。

    二、私吞浙西的秋粮,浙西秋粮本应该上缴四百五十万石,郭桓只上缴两百多万石。

    三、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征收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郭桓等人总共贪污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为此,明太祖决心趁机扫荡全国贪污官员 [7] 。

    明太祖令审刑司吴庸拷讯,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总计一共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担,“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为了追赃粮,演变成全国骚动,民间富人莫不因此破产 ,史称“郭桓案” 。最后,明太祖为了平息民怨,将审刑司吴庸杀了,并称折算赃粮实有两千四百多万石,“恐民不信,但略写七百万耳)

    “标儿啊,你说郭桓那些人为什么要贪污,而且还有那么多人都参与了,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贪官污吏吗?”朱元璋有些迷茫。

    “孩儿不知。”朱标也很无奈。

    “启禀皇上,太子,皇太孙求见。”

    “雄英啊,让他进来吧。”

    朱雄英走进大本堂,看着殿中的气氛有些凝固,知道是因为郭桓一案。

    “皇爷爷,父亲,我最近在读史书,这些你们是都知道的,然后我写了几本策论,有一本我觉得今天可以用到,要不让马和给你们念念。”朱雄英小心翼翼。

    老朱可是真生气者,生气的爷爷不好惹。

    “念吧,念吧,看看你小子能给我们什么惊喜。”

    “马和,你来念吧。”朱雄英掏出了很厚的一本书,这是用鹅毛笔写的,字比较小,铅笔太难制造,马和听话的接过便开始读。

    “论华夏政治制度,自三皇五帝后,夏商周三朝因为史料太少,暂且不论,且秦朝为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因此此书从秦朝开始讨论。”

    听到这,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笑,看来这本策论有点东西,看来雄英用来不少东西,但是大一统是个什么东西。

    “雄英啊,大一统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可是不懂就问的好孩子。

    “大一统就是说国家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统一的,不容分割的。”

    “哦,这么一说我就懂了,就好比我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马和你继续读。”

    “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

    商鞅变法时,秦国采取废分封、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措施:

    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

    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治国

    皇权至高无上,地位不可僭越,权力不可转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征。

    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可以控制国家,但是当他一死,秦朝的严苛法律及六国余孽的兴风作浪导致了他的灭亡。”

    “大孙啊,你这么一说,感觉秦始皇很厉害啊,不像史书里写的那样啊?”

    “皇爷爷,汉朝的时候独尊儒术,秦始皇焚书坑儒,那些儒家后人会很客观的评价他吗?毕竟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只是很客观的写出了秦始皇的功绩。”

    “说的也是,秦始皇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马和你继续。”老朱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自己一直打断。

    “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创立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确实不错,老朱在内心想到。

    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实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有调兵权而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各地军队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派遣文官担任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两者互相牵制。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规定地方税收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规定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中央。

    积极方面: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方面:北宋过分集权带来严重恶果:一是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二是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三是地方上财政困难。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大孙,你觉得宋朝的制度怎么样?”

    “很不好,虽然说集中了权利,国家也很富有,但是宋朝对武将很不友好,动不动就是丘八代称,贬低士兵,军人再不复前朝的声势与地位。因为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当上的皇帝,还玩了一手杯酒释兵权,但是宋朝对军队很不信任。

    然后为了弥补对军人官职升迁的抑制,宋朝决定采取钱财补偿方式。为了让上战场的军人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军人的基本高于同品阶的文官。除了钱财俸禄,军人在战场上若是杀敌立功,还能获得田产房产以充家资。若是不慎,为国捐躯了。国家承担军人一切丧葬费用,并军人家属抚恤金,免除税务等实在的帮助。对于财大气粗的宋朝而言,为军人花钱,并不仅仅是买他们的忠心与性命,更是为这个国家的安定买一份保险。

    但是后来的监军制度就很离谱,动不动就是太监去当监军,啥也不懂瞎指挥,宋朝亡国很正常。

    孙儿认为,皇帝对文武要一视同仁,给他们平等的地位,武人保家卫国,文人治理国家,二者缺一不可,不可相轻。”

    “我朝的制度

    我朝初期沿袭元朝制度,以中书省为行政中枢,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

    洪武十三年,皇爷爷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去丞相一职,子孙不得复立。胡惟庸案之后,皇爷爷罢了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宰相制度自此废除,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相权与君权合二为一,皇爷爷大权独揽,施行军权、行政权、监察权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但是这也导致了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皇爷爷你应该很累吧。

    孙儿建议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

    内阁大学士一职可以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的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远远不及过去的宰相。

    我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与前代相比,各部尚书和侍郎的官阶也有所上升。其中以礼部(主管教育,负责领导儒家学术,以及祭祀,外交等)和吏部(主管文官升迁)最为重要,户部(主管财政,土地和人口)人员最多。兵部(主管国防),刑部(主管司法,有对较大刑事案件的审判权)与工部(主管公共建设)地位较低。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余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马匹;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

    在洪武十三年前,我朝还沿袭元的监察制度,设立御史台,有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

    包括太师、太傅、太保。这些官职都是虚衔,一般授予功劳相当大的大臣以示荣耀。其中太保和太傅名义上是太子的老师,而太师则是皇帝名义上的老师,但实际上辅导太子的机构是詹事府。詹事府下设两坊、一局、一厅。此外还有太医院,专门负责皇室人员的健康和医疗。太医院附属有生药库和惠民药局。翰林院作为政府的官方学术最高机构,地位相当重要,甚至在政府中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翰林院首长是翰林大学士,此职位者经常会同时兼任内阁大臣。

    指不属于各部院的司。主要指通政司和行人司。通政司负责传递公文,公告周知。行人司负责到地方上颁诏谕及赴外国作使臣。

    包括国子监、钦天监、上林苑监。钦天监负责观测星象。国子监是当时的最高官方教育机构,有祭酒一人,司业一人,监丞一人,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学正十人,学录七人,典簿一人,典籍一人,典馔两人。上林苑监负责掌管皇帝的御花园,畜牧场与菜圃。

    为宦官衙门。事实上只有在这些衙门工作的宦官才是太监。包括司礼监、内宫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以司礼监最为重要,监内的提督太监主管宫内一切宦官礼仪刑名。而秉笔太监在宦官极端专权时竟代替皇帝批公文。此外还设有四个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八个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合为内官廿四衙门。宫女也有六个局(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每个局下设四个司。

    (1)对中央官制调整,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设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使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调整地方官制,实行三司分权。这样使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

    (3)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

    (4)制定了《大明律》,充分体现了君主的专制意志。

    (5)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言行。”

    “大孙,你对我朝的制度很是了解啊,有什么建议没有,郭桓一案后,你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根除贪官污吏。”

    “皇爷爷,贪官污吏没有办法根除,宋代的官员俸禄那么高,照样有人贪污,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这并不是一句假话,皇爷爷是不是想废除御史台,我建议皇爷爷把御史台改为监察厅,且监察厅官员只能在监察一道任职,不可以调为其他官职,且监察厅厅长为一品,专门负责官员贪污一事,把大理寺并入刑部只负责审理和关押,孙儿还建议,废除锦衣卫缉捕、刑狱的职位,保留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言行的职能,各司各司其职。”

    “改御史台为监察厅,只能在监察厅晋升,好主意,职能分开,不错不错,这个可以”老朱很高兴,自己解决不了,有人可以帮忙,还是自己的大孙。

    “马和,还有的话你继续。”

    “选取人才的制度:

    汉朝的察举制

    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察举制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它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科举制的创立和演变: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执行下去。形成: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完善;唐朝建立,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发展;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又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皇爷爷,父亲,最开始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开始了科举制,但是宋朝的党政不可不防,孙儿建议可提高百家的地位,由国家在各个城市建立学校,朝堂上不可由儒家一家独大,应该需要更多的人才用来治理国家。”

    “大孙,这件事先放放,我和你父亲商量一下。”朱元璋有点无奈,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孙子如此有见地,都想到了百家争鸣,党争了,还提出了解决方法。

    “不过在各地建学校可以试试。”

    朱雄英没有和老朱继续聊这个话题,先给他们埋下一颗种子。

    “马和,你继续。”朱雄英也不好意思了。

    “古代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

    1.分封制

    形成和演变: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利和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郡县制取代。

    特点: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也要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

    影响:分封后的诸侯国环绕周王室,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起到了拱卫周王室的作用;分封制使周朝的势力扩大到边远地区,从而扩充了疆域,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由于分封制维持了地方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因而当周王室势力衰微时,他们便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从而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2.郡县制

    形成和演变:春秋后期郡县制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体制也更为完善,秦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郡县制,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

    特点:郡县制是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地主阶级的集权统治;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

    影响: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使君主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行省制度

    形成和演变:元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我朝虽废行省,设三司,但地方行政区划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这种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

    特点: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度作为一种军、政、司合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其长官在中书省的直接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司法权。

    影响: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由于各行省直接隶属于中书省,与中央关系密切,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4.土司制度

    元朝时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即设立宣慰司等机关,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长官,可以世袭,但必须效忠于朝廷。

    “我建议在西南这些地区可以实行“改土归流”,以此废除了土司制度。元朝在西南地区创设的土司制度。元朝是边疆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中央政权,统治层自身行政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但对任用汉族士人特别是以其治理西南边疆又不能放心。

    元朝在距离王朝政治中心最为偏远的西南地区设立土司“自治”制度,不仅是对西南地区部族首领的政治文化妥协,同时也借此来制约汉族。

    土司制度是对中央政权无力顾及的西南边陲地区土人头目的一种笼络手段,“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

    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司法、财政、行政、兵事都可以自治,对于当地人民予求予取,掌握一切生杀大权,除了不能登基称帝,其他一切甚至比照皇帝,而且只需要象征性的向朝廷缴纳微薄的赋税。

    有鉴于此,元朝之后,明朝从一开始就只部分延续了土司制度。按照世袭土司管辖区域的大小,明朝先是设立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三种文官职务。这种设置以某种方式把土司纳入了明朝政府的官员系统,弱化了其地方色彩,强化了其行政色彩。

    但是孙儿觉得这些地方的制度必须改变,否则这些地方一旦叛乱必定会牵扯朝廷的部分精力。”

    “这事也得慢慢来。”朱元璋已经开始麻木了,不就是个贪腐案吗,怎么一下子暴露了这么多问题

    “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朝的御史大夫

    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一。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两汉的刺史制度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取得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北宋的通判

    北宋在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元朝的御史台

    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我朝的按察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我朝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不受司法部门管辖。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监察官在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历史上出现的封建盛世大都与帝王加强监察有关,如:汉武帝时创立刺史制度,助其实现“大一统”。唐太宗大力提高谏官地位,对谏官之言,“虚己纳之;,从而实现“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亦重视监察官,开元十四年建立了“一台三院”,完善了唐的监察体制,因此当时吏治清明。而元世祖非常重视御史台的作用,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多次支持监察官对权臣不法行为的纠举,实现了“大一统”。

    但是,监察官的作用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当一个王朝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或一个王朝进入中后期,出现统治危机时,监察官就难以发挥正常作用,甚至会催化吏治的腐败。如:东汉中后期以后,外戚、宦官轮流专权,操纵监察官的任免,监察机关逐渐成为不法官吏胡作非为的工具;汉灵帝时,监察官竟把与宦官没有关系的26名勤政为公的地方官纠举弹劾。唐玄宗后期,由于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御史直言弹劾的事例就很少见了。

    其他政治制度

    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辽的“善汉分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金的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连坐制: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规定“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秦朝时,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

    编户齐民制:两汉时对百姓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

    保甲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平时种田,农闲时练兵,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军事制度

    府兵制。

    募兵制。

    禁军制:北宋将各地方军的精锐之士都选入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

    更戍法和将兵法: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将兵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

    “马和,最后的总结我来读吧。”

    “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

    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这里孙儿建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因此孙儿建议增加朝堂上的百家。

    分封制的优缺点: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向心力;受封的诸侯服从周王的命令,并朝贡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诸侯国对周王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但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诸侯听命于周王;另一方面,诸侯国受分封之后,在其境内自成一体,有其相对独立性。随着西周阶级矛盾的尖锐,王室衰微,周王权威下降,各诸侯国便常常不向周王朝贡,尤其是自身经济实力增强之后,更不甘心听命于周王。这种相对于中央朝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在此以后,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又演变为争霸战争。”

    说完这些朱雄英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老朱,见他没什么动静,舒了一口气。

    但是突然间朱雄英觉得自己飞了起来,转头一看是自己的老爹。

    “臭小子,你想干什么,废除藩王吗?”朱标很生气,也有点高兴,自己终于可以打一顿娃了。

    “你给老子放下咱的大孙,标儿你想干什么?”朱元璋吹胡子瞪眼。

    “大孙,你对藩王很不满啊,这是为什么啊?”朱元璋很不理解,你老爹是太子,你是太孙,以后是要当皇帝的,天下都是你的,还不对自己的叔伯兄弟好点,补偿补偿。

    朱元璋小时候穷怕了,苦怕了,让自己的儿子都去戍边,待遇肯定要好。

    (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并能世袭罔替。

    意思是明朝的藩王分封但是没有封地,有王爵但不能管理当地的政治民生大权,享受待遇而不用管事,还不可以参合进入士农工商这些行业,最重要的是世袭罔替啊!

    世袭罔替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的儿子封亲王,然后亲王的嫡长子可以世袭亲王爵位,其他儿子降一等成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继承郡王爵位,来世袭郡王爵位。其他儿子降爵成为镇国将军,孙子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明朝共计实封亲王六十五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至明亡,除去被废还有绝嗣除封的亲王,共计还有亲王三十四位。郡王则有多达九百位之多。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藩王的俸禄更定为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待遇是很好了。

    当然明神宗万历年间随着宗室藩王的泛滥,还有国库的空虚,于是朝廷开始少给甚至拖欠宗室的俸禄。

    这些表面上的俸禄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更要命的是因为明朝独特的藩王制度,这些藩王发展到后期是开始成为加速兼并土地的代表了。

    中国古代属于农耕文明,土地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统治的基础,老百姓一般是有口饭吃都不会造反的,但随着王朝的发展,地方的士绅豪强通过强取豪夺来兼并土地,造成了王朝根基的散乱,使百姓吃不饱饭,最后搞的天下大乱乃至亡国。

    可以说封建王朝的新兴到衰落就是一个土地兼并的过程,而明朝藩王就起到了加速这种土地兼并的负面作用。

    因为明朝藩王享有一定的经济特权,加上明成祖朱棣身为藩王通过造反方式篡位以后,对于藩王的提防,又不能霸道削藩,所以通过提高经济特权来换取藩王军事特权的软性削藩方式来削藩,同时还限制了藩王的人身自由。

    随着藩王经济特权的加强,加上皇帝对于自家兄弟儿子什么的赏赐甚厚,一次性就赏赐几千甚至上万顷的土地,再加上地方士绅豪强的兼并土地,搞到最后老百姓的土地是越来越少,甚至像河南一省就有几位藩王,霸占了全省大部分土地。

    这样一来,藩王有着赏赐土地的收入,不用承担赋税任务,国家还要掏空国库给俸禄,而老百姓的地越来越少,却要承担所有的赋税,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可以说明朝藩王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过程,也就是说加深了明朝灭亡。

    为什么会说这样呢,并非是明朝藩王都是废物。

    而是经过太祖和成祖时期的开创和完善,明朝的藩王制度就好似圈养动物的环境一般,在这种环境之下,藩王想不迅速腐化都难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