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之明武帝实录 > 第11章 医官发力,环境卫生

第11章 医官发力,环境卫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在朱雄英等着工匠司出卫生纸和水泥的结果时,以滑伯仁为首的医官们联名上书给朱元璋了一道奏折。

    内容不多,就讲述了以滑伯仁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洗手和喝熟水两件事的对比结果。

    结果发现,勤洗手,喝熟水不容易使人生病,并简单阐述了病菌的存在。

    在古代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不生病的含义是什么。

    朱元璋懂,文武百官也懂。

    很多老将恍然大悟,年轻的时候打仗,天气热,很多士兵直接就喝河水,然后拉肚子,失去战斗力。

    原来是生水有病菌啊。

    老朱当即下令,勤洗手,喝熟水为国策,并给医官们嘉奖。

    老朱的明朝环境卫生其实很不错,毕竟应天府,和北京都是人口过百的城市。

    有人曾经质疑过中国古代如何会有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因为人口一多,城市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比如如何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如何排除积水和生活污水如何处理垃圾、粪便如何解决饮水、食品和燃料要知道现在的城市排水系统也会时不时的出现问题,更别说在古代了。

    就拿排水系统来说。

    有一个例子非常有说服力。

    在整修北京下水道工程中,为了考察下水道是否需要重建,苏联专家高莱托夫亲自钻进污臭的暗沟,查看沟砖被侵蚀的程度。经过证实,这些在明朝修建的暗沟,再使用几十年也没问题,从而大大节省了费用,也加速了工程进度。

    明朝修建的下水道已经使用了五百多年了,结果苏联专家按照现代标准来衡量,还是能胜任需要。

    南京市文物局组织编纂的《南京明城墙》一书中介绍了明代作为城市水利设施的涵闸、水关,不妨摘录部分内容:

    《通过这些涵闸的水流,经过连接闸头并穿过城墙铺设的涵管,通向城内。有的涵闸、涵管为铸铁,还有一部分为铸铜的涵闸、涵管。铜质涵闸分为上下,合为一套,每套重约六吨。……据中国水利科学院研究,明初南京的铜水涵闸,如此形制尚属首见

    玄武湖泄水口的武庙闸,……在闸口下方安装了两套双合铜水闸,每套闸方形,边长13米,厚05米,呈上下阴阳状。……上合正中有一直径9厘米绳孔的铜纽,以铁索连接地面的绞关启动。在下合闸的下方,铺有铜质或铁质的涵管,内径095米,用以启闸后通水。

    武庙闸的工程设计,独具匠心,弯曲的进水槽减缓了入闸口湖水的流速,高达数丈的闸槽以及幽深的隧道,至今仍异常坚固,而隧道里一把随水流不断旋转的绞刀,能切碎随湖水而来的杂草,使水路不被堵塞,可见六百年前的水利设计已经相当有水平》

    其实在明以前的宋代,水平就相当高了。

    在2010年的时候,还有这样一条新闻《赣州宋代排水系统至今仍造福,羞煞“城市内涝”》,新闻中说:

    “6月21日,江西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未现明显内涝,‘没有一辆汽车泡水’。这都得益于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广东省一位城管局局长承认,城市排水系统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这个系统也是古人留下的’。(7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以上这些事实证明中国宋朝、明朝的古人在建造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才华和智慧并非如曹树基认为的那样落后!

    环境卫生和水源清洁问题

    看一看利玛窦对明代苏州城内河水情况的描述

    “这是中国成语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两个城市中的一个。它是这个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以它的繁华富饶,以它的人口众多和以使一个城市变得壮丽所需的一切事物而闻名。它位于一条平静的清水河上,或者可以更恰当地说是位于一个湖上,和风轻拂。这里人们在陆地上和水上来来往往,像威尼斯人那样;但是这里的水是淡水,清澈透明,不像威尼斯的水那样又咸又涩。”

    苏州是人口众多而闻名,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地方,城内的河水按照利玛窦的描述,仍旧是“清澈透明”

    而明代苏州的河水居然能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保持清澈透明,这卫生环保工作,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做的是不错的。

    再看一看曾德昭对杭州西湖的描述:

    “其中筑有优良的宫庭。覆盖着青草、植物和树林的美丽山峰,围绕这些宫庭;潺潺流水,从一头进水,另一头流出。水之清澈令人乐于观赏,湖底细沙纤毫悉睹。湖上有铺石道路,任行人随意玩乐通行;备有小艇,供休歇宴乐”

    现代西湖湖水当然不算浑浊,甚至比大部分中国城市的河湖要干净得多。但要说清澈到能“湖底细沙纤毫悉睹”的程度,恐怕还有距离。曾德昭在明代杭州居住了十年左右(1620年到1630年),对西湖的描写完全出于亲眼目睹,非道听途说夸大其辞者可比。

    明代的西湖能清澈到这样一个程度,环境卫生的水平,至少不比现代差。

    另外卫匡国的《鞑靼战纪》里有对明代绍兴的描绘,他称绍兴为“全中国最美的一个城”:

    “这个城的幅员不及其他许多城,但整洁和秀丽为诸城之冠,它四周清流环绕,乘船游河可饱览它的秀丽景色。城内街道整齐宽大,两侧铺设白方石,一条可航行的运河穿越城中,河岸有相通的铺设;市场、桥梁及牌楼也有同样的白方石组成(我没有在中国别的地方看见这样的东西)。总而言之,我没有发现中国有比它更整洁的城。”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也有对绍兴的描述:

    “这个城镇尽管不是省城,始终算是该省的重要中心之一。它以商业贸易也以坐落在一湾清水湖中一座岛上的独特位置而闻名,在这方面它使人想起威尼斯。它也以学者辈出,并且是大批知识阶层的荟萃之所而负有盛名”

    现代的绍兴鲁迅一条街,出于旅游需要,基本保留了清末的风貌。前面那条停泊着乌篷船的河流,河面浑浊,还漂浮一些垃圾。

    明代的绍兴城,则是全中国最整洁,最美的一个城,居然“四周清流环绕”,“一湾清水湖”。当然卫匡国说“没有发现中国有比它更整洁的城”,也是因为他游历不遍,见闻所限的结果。

    垃圾、粪便处理问题

    如被明朝政府抓来的葡萄牙囚犯盖略特伯来拉就说:

    “这儿出售马桶里的粪便,尽管不缺牲口粪,在全中国人粪都是上好商品。使用肥料的农民从每条街收购这种肮脏的货物,买去施用于植物和树木。这种作法对保持城市清洁很有好处。”

    传教士曾德昭则说:

    “他们的镀金家具和装饰,及妇女的珠宝,因需求和新奇,已为全世界所熟知,但这些物品并不仅从一个港口输出,而是经由许多港口输出,经常有大宗交易。国家虽然如此富有,人民勤劳,谋生的手段和方法很多,但他们仍不放弃任何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东西;贵重物品虽然充裕,他们仍利用牛骨、猪毛,及扔到街上的破布。”

    另外罗马尼亚的尼·斯·米列斯库《中国漫记》里则说中国人:

    “任何不屑一顾的废物,他们都不忍遗弃,一小块皮革、各种骨头、羽毛、畜毛,他们都象悭吝人似地着意收藏,(甚至)畜粪也要收集起来,然后巧妙加工,制成有用物品。”

    尼·斯·米列斯库虽然是满清康熙年间作为沙俄使节出使到中国,但他的书里主要内容显然都是收集的明朝时期传教士见闻记载,他书中的中国主要是指明朝时期的中国,而不是满清!

    他提到满清的称呼是“博格达人”,其说的中国人是明朝中国人而非满清,这从下面这一条记录就可以得到证明:

    “博格达人仍按他们的习俗着蒙古服。中国人从不剪发,任其生长,梳成发髻盘在头顶,用一种发网束住。”。

    其实该书中把中国人同博格达人严格区分的记载比比皆是,其介绍中国各地情况,也都无一例外是介绍明朝而非满清时期的状况。

    比如提到广西的时候,列举了明朝户籍中的人口数字后,说

    “(广西)不久前同博格达人(指满清)打仗,该省几乎被夷为平地。在这里推选的最后的一位中国皇帝(指南明朝一一译者),把耶稣会士带到该省,直至今天这里仍有许多耶稣会士。这里有许多中等河流”。

    由以上这些史料可以清楚的看到,明代中国在城市的粪便处理,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方面,其经济程度、环保程度是很高的。城市和农业互相补益,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最优化,既用经济杠杆保证了城市的清洁,又为农业提供了高质量的肥料。而且完全无需政府刻意组织,农民为了利润能自发完成这种清洁工作。这当然也和当时生产力条件下,粪便循环利用的经济价值更大有关。

    在这里说点好玩的,明朝的下水道,粪便收集工作都是由锦衣卫管理的,没想到吧,你想想锦衣卫管的事,谁敢不好好做,但是没办法的事,后来明代的皇帝没有钱了,没钱发工资,谁给你干活。

    城市使用的燃料问题

    金尼阁著的《利玛窦中国札记》里就提到了明代城市的燃料,摘引一下:

    “木头、芦苇和稻草等等用于烧炉火,还用一种和比利时的里奥蒂安斯主教区采掘出来的煤相似的东西,他们叫它做‘mui’,凡是我们用煤的地方他们都用它,烧起来并不产生带臭味的烟。老天对北方人更宽厚一些,北方的这种煤藏很多,质量也好。人们把煤从地下采掘出来后,广泛运往全国各地,价钱很低,这表明煤很充足,即使最穷的人也可能用它来做饭和烧洗澡水”

    在明代的中国,煤已经被开采出来,并广泛运往全国各地,“即使最穷的人也可能用它来做饭和烧洗澡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