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匠人
在古代,任何一个强大的帝国的缔造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武力支持,为了维持强有力的军事实力,朝廷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工匠。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代经常出现的战争就是攻城战了,攻城战需要什么呢,攻城车云梯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东西的原料好采集,但是制造不容易,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工匠了,工匠在乱世中生存的概率也很大,毕竟无论哪一方人马在胜利后都会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墓。
机械制造、船只建造、弓弩、武器的制造与维修都离不开工匠,朝廷对于工匠也是非常重视。这么看来,朝廷重视的行业肯定也会是不错的行业,生活的应该不错吧。
但是如果你生在明朝,想加入这么“热门”的行业,可不是只凭借一股子热情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明朝的工匠制度是如何呢?怎么会使看似门槛低的行业想加入进去比登天还难呢?
老朱在打下天下以后,为了更好地维持大明朝的统治,他颁布了很多形形色色的规定,其中职业划分制度就是其一。
明朝职业划分大致为民户、军户、匠户,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兵等,匠户包括工匠户、厨役户等,这样划分职业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用人方面,打仗时召集军户,修建工程召集匠户。
这些职业都是继承制,你爹是干啥的 ,你成年之后也就是干啥的。老朱是皇帝,他儿子也会是皇帝。
世世代代不会有变化。人一出生就注定了其身份,当然有一种可以改变身份的方式,那就是科举,但是科举选拔的人才实在少之又少,对于整个明朝的人口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也许你们觉得这样的“铁饭碗”不是挺好吗?
“铁饭碗”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也有不喜欢此行业之人,他们想转行却是不可能的,而且你的属于哪一个职业完全取决于你父辈或者祖先,如果他们在大明朝建国之初是匠户的话,你就只能是匠户,别无选择。老朱这样做看似维护了自己的统治,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弊端,社会死气沉沉,没有太多的进步。
明朝的工匠制度源自于元朝,元朝把有技艺的工匠征调编为匠户,子孙世袭。明初匠户的户籍还是依据元朝的旧的户籍,不允许变动。
其实朱元璋的想法与元朝统治者的想法差不多,想建立一个僵化社会制度,把工匠控制手中,这样即便是有人想“造反”也没有工匠打造箭矢等,有利于其统治。
明朝还规定各地工匠定期赴京服役,每三年需到京城服役三个月,为了鼓励外地工匠赴京,朝廷还免除了工匠家中应服的徭役。
除了外地的轮班工匠,还有一部分长期固定在京城的工匠,他们被称为“坐匠”。虽然坐匠是长期在京城做工,但是每月工作十天就可以,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回家搞别的生产了,这样制度既满足了朝廷对于工匠的需求,又满足了社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需求。
明朝工匠分类明确,从明初工匠分为62种,到后来又细分为188种,木匠、瓦匠、铁匠、印刷匠等等,每一种人数有1人到875人不等。这么分工细的工匠,但凡是宫廷或者军队所需的手工业制造品都可以制造出来。
在元朝,所有的工匠都是为朝廷服务,生产的产品不对外流通,对于社会上私人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朝廷内的工匠只要生产出满足需求的产品就可以,从来不用考虑成本问题,原材料都是朝廷提供,可以“无休止”的使用。虽然工匠技术不断的提高,但是也被垄断在宫廷内部,根本不会流通到社会上,自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会起到作用。
明初,朱元璋制定工匠工作的轮班与坐班两种形式,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同时他还允许工匠制成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对于市场商品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朱元璋还是未能打破元朝制定的工匠终身世袭制度,一些从父辈继承成为工匠之人不愿意继续做匠人,除了逃亡之外,唯一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消极怠工,降低产品质量。这样一来,生产技术就一直停滞不前,导致整个明朝手工业发展也踌躇不前。
工部的工匠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老朱打仗俘虏来的,和元朝一样,老朱把这些人都编成了匠户,这样的人能活着都不错了,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水平是怎么样的,只能用一句饿不死来形容。
当朱雄英被他爹朱标带到工部挑选工匠,工部一看,太子来了,不敢怠慢,问清缘由,工部侍郎就带着朱雄英父子两,去了工匠聚集地。
到地方一看,好家伙,没有人,再一看都在床上躺着,没办法,此时,老朱的制度还不完善,工匠们是有活干了就能吃顿饱饭,没有活干了饭就只能让你饿不死,人吃不饱怎么办,那就只能躺床上睡觉,减少消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这里的人一部分是坐匠,一部分是来服役的,虽然说有点工资,但是发的一大半都是宝钞,那东西根本就没人收。
于是当朱雄英,把他们召集起来,一开始人们还不愿意,因为他们一来就有人问他们是不是有活干了,没有活干没有吃的,谁愿意来听官老爷的废话?
朱雄英一看就知道什么情况了,他就让人说了一句话。
“陛下下旨,组建工匠司,由皇太孙掌管,每天能吃饱,有工钱,发铜钱。”
这一下,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起来了,在下面议论纷纷
“皇太孙啊,那可是医仙转世啊,医以前也属于工,你看看现在都是官了,这都是因为皇太孙啊。”
“吃饱饭,有工钱,发铜钱,真的假的?”
“陛下的旨意,肯定是真的,蒯富你去不去?”
“去啊,傻子才不去。”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干干瘦瘦回到。
朱雄英一听蒯富就知道自己来对地方了。
蒯富是一名来自江苏的巧匠,后因木工活儿做得非常好而被召进宫里,此前他还参与过明都城南京故宫的建造,可谓建筑经验满满。
这个人可能有人不清楚,但是他儿子很有名。
最早的天安门建造者蒯祥(1398年—1481年) ,江苏吴县渔帆村(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建筑匠师,世袭工匠之职,公认的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生于洪武末年,卒于成化十二年。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
儿子这么厉害,当父亲的肯定也不会差吧。
这些小事当然不用朱雄英父子亲自处理,他两只是来看看。
“爹,医馆在太子府左边,你在右边找个宅子,作为工匠司的衙门呗。”
“行,你说了算,走回家,你娘和允嗣还在等咱们回去吃饭”
(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父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年)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年)、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年)、献陵(1425年)、隆福寺(1425年),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年)、裕陵(1464年)等。
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蒯祥在京40多年,在正统年间(1436~1449)年,负责兴建奉天、谨身、华盖殿三大殿。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烧毁。八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请他重建9开2层的木构城楼,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还于1464年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因有功于朝廷,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 明末,天安门又被焚毁。1651年,重建33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改名为天安门。
据明史及有关建筑专著评价,认为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精通尺度计算,每项工程施工前都做了精确的计算,竣工之后,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其几何原理掌握得相当好,榫卯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其关键在于主柱和横梁之间的合理组合。
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营造的榫铆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在北京皇宫府邸的建筑中,蒯祥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他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
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他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被称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英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不仅如此,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他的官职很大,但是他为人仍然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非常热心地指导。
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二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蒯祥活到八十四岁,逝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墓葬于他的故乡太湖之滨,墓碑右侧立有明代天顺二年钦赐的“奉天诰命”碑。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初,重修了蒯祥墓,此墓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蒯鲁班留下的天安门建筑却是华夏之宝,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