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廷推与燧发枪
李邦华话音一落,便有一人出言反对,正是刑部尚书王在晋。
孙承宗因辽东八里铺修筑新城一事,去巡视辽东,让王在晋落了面子,受了责罚。
见李邦华举荐孙承宗,当然是气不打一处来。
站出,便道说道:“今以十四万之众,岁费六百万。
虽言唯敌是求,其实百事不办,战固未能,守亦羞称,虚糜自弊而不虞其后。”
李邦华闻言,脱口而出道:“王大人,是否就因辽东一事有所怨言,来阻挠孙大人入阁。”
一脸正义的,王在晋不屑的说道:“本官所言句句属实,不因个人之事而损国家之意。”
怒火中烧的李邦华则说道:“不似君子似小人!”
王在晋则是大怒吼道:“辱骂上官,意欲何为?”
李邦华冷哼一句道:“本官道你是小人,不似君子,你拿本官如何?”
见两人火气大起,黄立极怒喝道:“阁臣廷推,尔等当成市井贩卖之地。
置国法不顾,再行廷推之事,若有事便自行离去。”
黄立极一句怒喝,让场下的两人拂袖过往。
另有大臣站出推荐韩爌、钱龙锡、李标、赵南星几人!
吵的面红耳赤,听得崇祯一阵头疼。
听过泼妇骂街,没见过百官争吵!
崇祯拍着龙椅说道:“够了!”
可没能制住百官,见百官争吵,气的崇祯拂袖而去。
面面相觑的众人,一时间还无从适应。
黄立极一声冷哼,喊道:“诸位,接着再吵!”
遂拂袖而去!
见首辅都走,廷推无法进行,让朝上的东林党人无所适从。
且煤炭总局、百官考察尚未确定。
一时间也没了办法,纷纷退朝。
上书房内,崇祯遥望窗外,一旁的王承恩出去又折返。
兴奋道:“皇爷,大喜啊!毕大人传信来,说是自生火铳研制出来了。”
什么?自生火铳研制出来了?
崇祯万分欣喜赶到神机营!
神机营焕然一新,士卒斗志昂扬。
守卫也认识,乃楚狗剩、王二狗。
楚狗剩、王二狗见到崇祯,挺拔了身躯!
行了跪拜之礼,依旧守卫营门!
二狗去报信,狗剩手握长刀。
曹文诏迎了出来,崇祯对他也满意。
走进营内,见众将士分阵,转圈跑步。
一旁的教官,叫喊着:“一二一,一二一,左右左,左右左。”
将士们整齐划一,踢踏踢踏,振奋人心。
曹文诏一声哨声,众将士立刻停止跑圈,分几个队列站好。
说道:“稍息!”,将士们皆出左脚。
“立正!”,收回左脚,挺拔身姿,盯着崇祯。
崇祯极为欣慰,他将军训练法都教予了四大猛将。
他要借机训练新军,以挽救坠落的大明,让这架马车得以前行。
又成立“帝党”,培养自己的势力,他要在阉党、东林党之间,抗衡起来。
且每一个帝党成员,来自底层士卒,中阶军官将领,均为厚实可靠之人。
又对曹文诏道:“帝党成员留下,其余将士休憩半日。”
曹文诏喊道:“帝党成员留下训话,其余人休憩半日。”
在几千人的羡慕中,场上只留下三百人。
在崇祯眼中都是宝贝,这可是他一个月来最大的成绩。
帝党的唯一要求便是忠诚于皇帝,忠诚于国家。
尤其还是皇权至上的时代,他就是信仰!
且天地君亲师,将士们怎能不舍生报国。
又在金吾卫、勇卫营、羽林卫发展党员,已有一千二百人!
且主将皆为帝党成员。
崇祯笑道:“真乃强兵悍将。”
场下三百人右手敬礼,并高呼道:“当为陛下为大明效死力”
又问道:“训练如何?”
兴致勃勃的三百人马,蔫了吧唧的。
崇祯极为疑惑,难不成是训练强度过大了?转头看向曹文诏。
曹文诏被看的面红耳赤的,对崇祯说道:“陛下,训练倒也没事,入夜的识字是困难。”
哦!原来如此,识字切切实实得慢慢来。
便说道:“这个不急,慢慢练习,争取早日出师。”
众人附和道:“是,陛下!”
崇祯拿出一面旗帜,上面绣着五爪金龙,左上角便是一日一月。
对着成员说道:“这乃是党旗,又名日月龙旗,是皇后一针一线所缝制,望弟兄们守卫它。”
众人一听打了鸡血道:“誓死守卫!绝不丢弃!”
毕懋康走来,见这一幕心中也是好奇。
但摇摇头,他从来不参与党争,只想为百姓谋福。
见毕懋康到,崇祯让曹文诏解散队伍。
转过头来,欣喜问道:“老大人,这自生火铳研制成功了?”
毕懋康捋着白须,笑着说道:“陛下,自生火铳成了,请陛下一观。”
来到校场上,旁有三杆燧发枪!
拿起一看,原本细长的火绳位置,被嵌上火石,上安置龙头。
毕懋康道:“陛下,按照您的意思,在火铳尾部嵌入火石,并用弹簧牵引,足以点燃火药,且并将铁管加长。
自生火铳身长六尺,枪管三尺五,内径半寸,用药一两三,铅子重一两。”
瞬间来了兴趣,想要试试火铳!
却被王承恩所拦,无他怕炸膛尔。
着实无奈的崇祯,眼看着士卒拿起火铳,扣动扳机,龙头下压,撞击火石!
“砰”的一声,铅弹射出,百步之内的铠甲被击中!
旁有士卒,大喊道:“铅弹破甲!”
又接连射出九发,七发破甲!
二百步,士卒举枪射击,十发有六发破甲!
三百步,士卒手心出汗,距离甚远,接连十发,有三发嵌入铠甲!
崇祯大喊了一句:“好!”,足足证明火铳改造成功!
命人找来沙漏,开始计时!
沙子滴落,士卒六十息开枪十次!
一分钟射出十发弹丸,重装火药。
找人驱使战马,从三里处策马!
离近三百步,需要二十息,满意的点了点头。
满脸笑意道:“老大人,自生火铳叫来不顺,便唤作燧发枪!
这一日,生产多少杆燧发枪?”
沉思片刻,毕懋康便道:“五百工匠,二十日五百杆!”
推算一下,崇祯便道:“老大人说的是一人二十日一杆枪?”
毕懋康回道:“陛下,钻铳工艺很精密,每人每日只能钻进一寸左右。
大致一个月才能钻成一支,而燧发枪却是将之前的火铳加以改造,这才成型。”
靠!太慢了,无机床,搞个流水线吧!
想到这,崇祯便道:“用模具铸管,是否行得通?”
毕懋康道:“何为模具铸管?”
崇祯解释道:“将铳管插入泥沙之中,再用铁水灌注,冷却后取出!”
毕懋康,哎呀一声!
喊道:“老臣怎么没想到,老臣糊涂了。”
不待毕懋康走,崇祯说道:“亦是制作机床,以手摇钻头取孔!”
毕懋康懵了,机床?钻头取孔?
一番解释道:“两根铁物夹中,放置铁物,造钻头枪,用齿轮、锁链带动小钻头钻孔!”
毕懋康若有所思,但他精通火器,不通制造,遂想到一人,急匆匆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