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郑浑
当几人在鸣凤楼中休整了一天之后,便前去向杨原和任峻分别进行了告别之后。
这才扬长而去,而他们这一次的目标,则是前往荥阳,尝试一下能不能把郑浑给招募过来。
当日上三竿时,公孙康带着事情交接完毕的裴元绍、郭嘉、典韦三人直接来到了荥阳县城。
而此时的荥阳县城,在昨天的时候,就收到了中牟县城黄巾贼被朝廷援军给招降了的消息。
所以,没了黄巾威胁之后,今日的荥阳县城已经正式开放了。
而随着荥阳县城开放,无数躲避黄巾之乱的流民、难民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荥阳县城。
走出荥阳县城的百姓们,有的面带喜悦、有的露出劫后余生、也有的面带悲戚之色。
而这些面露悲戚之人,则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怀中都抱着一个骨灰坛子。
而他们的嘴中则是喃喃着:“父亲、母亲或者其他亲属的名字,似哭似笑的说道:你们安息吧。
朝廷的援军来了,咱们再也不用担心黄巾贼的侵扰了。
我这就带你回家,带你……”
说明:“在我我国火葬很早就出现了,先秦时代的“穿越者”墨翟,便曾提倡过火葬。
在《墨子节葬下篇》说:
“秦之西有仪渠之国(地在今甘肃庆阳县附近)者,其亲戚(古代说的亲戚,是亲近的人家)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谓之登遐(登仙)。”
而看到这些怀抱骨灰坛子之人,公孙康的眼中却是闪过一抹奇异之色。
虽然火葬早已有之,但是自秦至汉数百年来,却是一直都没有真正的流传开来。
想不到,自己心血来潮,来荥阳一趟,竟然能看到这么多拿骨灰坛子的人。
心中暗道:“就算收服不了郑泰、郑浑四人,若是能找到能让百姓心甘情愿进行火葬的人也不错。”
一念及此,公孙康直接带着三人骑马走向了城门位置。
在交了入城费后,便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城中开始打探了起来。
而此时的荥阳鸣凤楼中,一个刻着“菊”字的房间中,却是坐着一个年约二十一二的书生。
在阳光的照射下,从远处看时,这书生手白胜雪。
而再看他的相貌,却是脸颊微瘦、眉弯鼻挺、微微一笑时左脸颊上露出一个浅浅的酒窝、远观之似是个风流俊俏的佳公子。
而此时,这位公子身边书童模样打扮的人,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了。
开口问道:“公子,你为何非要在咱们这里推广那什么火葬之法啊?”
“这是好事啊!”这个年轻人感叹的说道:“这火葬之法虽然起之于夷狄,但是它的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
据我统计所知,但凡是流行这火葬之法的地方,无论是瘟疫还是其他疾病都远远低于其他地方。
所以,若是有机会的话,这火葬之法我真想在整个大汉王朝给全面推广。”
“这……”听到公子的话,书童顿时面现难色了起来。
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公子,毕竟咱们大汉王朝讲究入土为安。
若是让百姓们将自己的亲人全部火葬,会不会有点不敬死者啊?”
“唉!”听到书童的话,郑浑的眼中闪过一抹复杂之色。
似回答,似自语一般的说道:“正是你们的这种想法,才让这火葬之法无法在整个大汉王朝给全面推广啊!”
“老板,给我订个上好的包间。”就在郑浑思考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带着两个大汉,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走了进来。
这个奇异的组合,瞬间吸引了郑浑的注意力。
只见掌柜的来到那个年轻人面前后,年轻人亮了一个独特的玉牌,又说了几句之后。
那个掌柜的瞬间变得毕恭毕敬了起来,点头哈腰了一番后,直接转身离去。
当侍女把四人迎进了他们旁边的“竹”字房间后,掌柜的也匆忙的走了进去。
过了大约盏茶的功夫,掌柜的这才喜笑颜开的走了出来。
随后,郑浑就闻到了一股浓郁之极,生平未闻的甜香味。
“好香啊!”郑浑还没有说什么的时候,旁边的书童首先忍不住的感叹道:“公子,这是什么味道啊?为何这么香?”
“咕咕……”在书童话音落下的时候,两人的肚子竟然同时叫了起来。
“这……”无论是郑浑,还是书童的脸上都是闪过一抹尴尬的神色。
同时有些庆幸的想道:“还好,还好,这个包间里没有其他人。
自己的丑态没有被别人发现,不然的话可就丢人丢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