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动荡的朝堂
四月干翻安南黎朝、五月干翻东吁后,徐明植发了两封奏报。
两封奏报都是水陆两路传送,就是为了在万历嗝屁前让他‘安心上路’。
万历在六月收到安南的奏报,不置可否,病重的他一言未发。
七月二十一咽气前两天,收到了黔国公转发的‘十万火急’奏报。
是徐明植为了加快时间,刚到大城,就让颂昙派人到边境转发的‘预知’奏报。
内侍说万历听了听,‘脸上略有微笑’。
八月底,海路的详细奏报回京,新帝也快嗝屁了,朝臣捡好听的说,自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常洛。
病重的皇帝,在召见十三名顾命大臣的时候,特意说到了杨涟和定海伯,交代朱由校对外海的事多问问定海伯。
还重重的强调,定海伯是文武全才,先皇留下的中枢大臣,遇事不决,诏回京师多多请教。
大概当时的朱常洛,有很多心里话对自己儿子说,但人多嘴杂,只能暗示,后来又有李选侍,更没法说。
叶向高哂笑道,“皇帝留下的十四名顾命大臣,两个历史之最,官最小的杨涟,和最年轻的定海伯。”
徐明植没听他牢骚,而是准确抓住了朱常洛要朱由检诏定海伯回京的因素……遇事不决。
“世伯,虚惊一场,就算我是顾命大臣,您觉得,东林君子会让新皇有遇事不决的机会吗?”
叶老头脸上的笑容骤然收敛,‘失落’的坐到跟前。他是知情人士,了解朱常洛所说的‘不决’是什么意思,但东林不知道啊。
美妙的误会。
“还真没有,他们正对齐楚浙赶尽杀绝呢。两次诏老夫回京,都说起复,哼,老夫是首辅致仕,刘一燝、韩爌、杨涟、左光斗、周嘉漠、孙如游,非首辅老夫不会回京。”
“方从哲顶不住的,八成他一天也不想待了,就算他现在致仕。朝廷让您做首辅,您也要拒绝三次,放心,东林推不出什么人物。”
“你的意思是让老夫后半年再入京!?”
“没错,等到他们完全控制朝堂,把仇恨全吸引到自己身上。”
“有意义!?”
“有,天启元年,必定是政治动荡,边患大败,您不要惹这一身骚了。”
“然后呢?以老夫对东林君子的了解,遇事不决永远不会出现,他们一个比一个果决。”
“对我没用,如果需要,后年三月的会试,我去参加科举。实在不行,您别忘了,天津卫旁边也算外海。”
……好长时间没有声音,扭头看了看,叶向高正对着他发怔。
“世伯以为如何!?”
“笑掉大牙,这不是个好主意。”
“哈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徐某就喜欢堵君子的嘴。”
“伯爵去会试?顾命大臣去会试?丢人的是大明。”
“不,说丢人的,一定是觉得徐某让他们无计可施。”
“何必呢,你这是两头不捞好。”
“我没想捞好,我只要简在帝心。早说了,独自一系,我们有足够的退路。”
……
八月还是方从哲一人独相,到了九月天启帝手里,内阁瞬间增加至九人。方从哲、史继偕、沈、何宗彦、刘一燝、韩爌、朱国祚、孙如游、叶向高。
注意顺序,内阁权力是以顺序排的,看看东林初掌大权,如何默契的安排‘上司’。
史继偕,福建人,都察院任职多年,在致仕返乡的路上被强制召回。
沈,湖州人,旁系还是‘合伙人’,与东林亲近,南京吏部尚书,还在去京的路上。
何宗彦,徐明植认识,江西人,但从小客居湖广,出了名的‘老好人’。
刘一燝,江西人,翰林院检讨,的确与东林相交,能入阁,是朱常洛的原因。
韩爌,山西人,算是东林党‘元老’,与八老交情深厚,翰林院正史纂修官。
朱国祚,浙江嘉兴人,太子谕德,超擢礼部尚书入阁。超擢,说明这是朱常洛计划中的潜邸大员。
孙如游,浙江余姚人,重要‘合伙人’,一直没什么‘镜头’孙浩的族兄,礼部郎官,不大不小,东林铁杆。
前两人还在路上,与何宗彦、朱国祚一样,一到内阁,就会明白,自己是‘吉祥物’,内阁大权实际在刘一燝、韩爌、孙如游的手里。
为什么不说方从哲,是这位大佬在说话的时候请辞了。
请辞的原因,前面说了,就是红丸案,东林人又翻出了没必要的一件事,给老头扣帽子,害死皇帝的不是你,但皇帝的死你内阁首辅能没有责任!?
于是,十二月,刘一燝经过‘廷推’成了内阁首辅,另外四人彻底沦为吉祥物。
刘一燝能当半年的首辅,原因就是九个字……发内帑,抑近侍,搜遗逸,这是双方共同的‘记录’。
东林认为这是‘正直’的行为,于是记录在了史书了,后世人不是傻子,史书再次说明了他的‘有意思’性。
发内帑,财政无能,直接动用皇家私库处理国事。
抑近侍,皇帝不同意,他还要强行干。
搜遗逸,帮助东林党快速充斥朝堂。
东林不傻,这个靶子用了半年就废了,那时叶少师才会被竖出来。
一年后,刘一燝连内阁都待不下去了,‘皇帝的报复来了’,魏忠贤扳倒大宦官王安后,说他‘结纳王安’。
他不能自辩,到时候,东林、内侍、皇帝,所有人都是一个心思……碍事、快滚。
其实不用徐明植提醒,叶老头就是在等这个动荡期过去。
后世人家就是第二年十月才‘奉诏’返回内阁,二次为相,做首辅,老头会来事,与东林配合也能做下去。
但仅仅三年,就被东林搅黄了,文官嘴炮无敌,直到遇到了他们的‘天敌’,只动手不动嘴的九千岁。
杨忠烈与魏忠贤顶牛,他亲手把东林推上至高位置,又亲手把东林拉下来。仅此一祸,东林的道德君子全军覆没,以后‘复辟’的东林,全部是对权利上瘾的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