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尺孤剑 > 第264章 无尽的教诲

第264章 无尽的教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一师太说道:“真是抱歉!一时激动,把话说远了,我的意思是大宋到了末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般百姓对朝廷并不一定有好的印象。”

    典如雷连忙说道:“师太,话可不能这么说”

    清一师太摆摆手说道:“我懂你的意思,武林之中,仍不乏心存忠义之士,就像你典老、枣庄的李祖蒙、文照青的启蒙恩师余老爷子,以及翟青竹和她义母秦妃宜秦夫人等等都是。

    根据我这些年来奔走江湖,以一个出家人的身份,听到来自各门各派,乃至于各行各业的奥论,对当年朝廷的作为,不无怨言,而他们说的也并非不是事实。”

    典如雷肃然说道:“这些也许只是无心怨言,并不代表他们不忠于朝廷。”

    清一师太说道:“典老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我不能不怀疑,在那种场合,究竞是忠良之后能激动人心?还是我这个前朝公主更具有号召力?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要有百年长远计划,只要对事有利,谁做都是一样。”

    她忽然笑了笑,立即又更庄严地说道:“我今天所说的这些话,要是我那位堂姐听到了,她不会同意的,她甚至不会饶过我。

    我并不怕失败,我更不怕死!自从当年逃出后宫之日,我就已经置生死于度外,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错过良好的机会。”

    典如雷长叹道:“师太这样的苦心,今日得知,更令老朽惭愧!创千秋大业,个人算得了什么!”

    清一师太说道:“能够让典老了解,真是让人高兴的事,但不知文照青和翟青竹二位意下如何?”

    文照青立即说道:“晚辈已经说过,全力以赴,但愿不使师太失望。”

    翟青竹也说道:“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能参与这样的大业,是我一辈子的光荣,我一定万死不辞!”

    清一师太正色说道:“翟姑娘,我不希望你死,而是希望你成功。我们从事这种事,并不怕死,但是成功比死更重要。”

    翟青竹立即肃然地说道:“晚辈铭记在心,绝不敢忘!”

    典如雷接着说道:“老朽本来是投身江湖,奔走呼号,我看,倒不如随同文老弟、翟姑娘一同前往,说不定比起我一个人孤单地到处奔忙,还有效一些。”

    清一师太说道:“能得典老同行,文照青此去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

    她忽然叫道:“小雨,船上可准备有吃的?”

    她又向典如雷说道:“就算是有吃的,也都是一些粗茶淡饭,我自皈依佛祖以后,荤酒不沾,国破家亡,哪里还有心吃喝?不过,今日船上所定之事,意义深远,我们以水代酒,以示预祝成功吧!”

    小雨她们果然端出几碗白水来,大家互祝,干了一碗,在互相举碗之际,可以看出清一师太的眼眶已经有了泪光。

    典如雷干了手中的一碗水,大声说道:“但愿早日重光华夏,让我们再痛饮黄龙吧!”

    清一师太摇摇头说道:“不瞒典老说,除了国仇家恨,其他的一切在我都已经是心如死灰,如果光复大业能够及身而成,我也要谢绝红尘,归隐深山,已经皈依佛祖的人,这酒是终身不可再饮了!”

    这些话在文照青听来,只是沉重而已,可是听在典如雷耳里,那份发自内心的伤感,使他禁不住老泪纵横,不能自已。

    小雨适时送上黄粱米饭,每人一碟子菜叶和萝卜干。

    清一师太一再抱款地说道:“今日之会,就好像是誓师之典,我只能以此粗糙之食款待各位,于心不安。”

    典如雷说道:“师太是何等尊贵身份,如今能如此辛苦,老朽等只是草莽而已,能够有机会随师太吃一顿黄粱糙饭,也可稍减一点良心的不安。”

    清一师太和小雨她们,不但吃得差,而且吃得少,也吃得快,看在翟青竹眼里,真是有无限的感慨想到红叶谷的生活,那真是有天壤之别。

    清一师太本是金枝玉叶之身,如今是如此苦行,近乎自虐,那无非也是有卧薪尝胆之意,这一顿饭,是一次最好的教悔,留给文照青和翟青竹极深的印象。

    从事大业的人,不但才能要高,品德要好,而且还要有吃苦的修持,如果连苦都不能吃,还能做什么?

    文照青和翟青竹这一顿饭却吃得很香,吃得心存感激,而且永志不忘。

    这时候已经是响午,清一师太盼附将船摇到岸边,大家一齐上岸,小雨将船还给人家,付上极为丰厚的租金,这使翟青竹感触极深,待人如此之宽,待己却是如此之苛,这恐怕也是从事大事业的人的一种修养。

    典如雷首先问道:“师太今日一别将何往?”

    清一师太说道:“萍踪浪迹,没有一定的去处,不过,对文照青,我还有一样东西相赠。”

    她从身上取出一枚黄色的玉斑指,玉是黄色,是十分名贵的,而且这枚斑指,雕琢的手工又是十分精巧。上面雕的是双龙戏珠,栩栩如生,分明是出自名家之手。

    文照青虽然是在沉渊剑池中长大的,后来在彭泽湖红叶谷住了一段时间,没有经过这世间的事事物物,但是,他也可以了解这枚黄玉的玉斑指所代表的意义。

    他立即上前,单腿跪下,双手接过。

    清一师太面色凝重,认真地说道:“这枚双龙黄玉斑指,也是当年先皇赐给长平公主的”

    一时间,她停住了说话,显然她是极力保持住自己的镇静,停顿了一会,才又说道:

    “双龙黄玉斑指算不得什么宝物,但是,是一件信物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当年先皇赏赐这枚双龙黄玉斑指时,是当着朝臣,列入宫廷纪事的。

    我的意思是说,有这枚玉斑指,应该可以帮助你争取到心存大宋的人心。”

    文照青恭恭敏敬地将黄玉斑指收藏在腰板带里。他很想问何她是不是就是长平公主?但是,他不敢放肆。

    因为,他已经从谈话中约略知道了一点,当年从宫中逃出来的,不只她一位。

    清一师太走到典如雷面前,合掌为礼说道:“典老这般年岁,应该在家中享享清福,享受安乐晚年,如今还为了国事,奔走江湖,真叫人过意不去。”

    典如雷也合掌低头为礼,说道:“师太,典如雷虽已老朽,但是,能吃得也能睡得,做不了什么大事,跑跑腿,为复宋大业尽尽心力吧!

    再说,大道理我也说不上,做人总得俯仰无愧才是。”

    清一师太叹道:“如果人人都能有典老这份心,光复大宋,必可跻身而成。典老,我们再见了!我会注意金剑令的发展,如果行程方便,我会赶到解剑山庄,去看看新的金剑令主的诞生,祝你们顺利。”

    说完,她便带着小雨等一行飘然而去。

    典如雷神情十分恭敬地站在那里,直到望不见清一师太一行的人影,才回过头来,只见他老眼有点湿意,长叹一声说道:

    “看到她,真令人好生惭愧!”

    翟青竹也说道:“老爷子,我也十分感动。像她这样尊贵的人,如今是缁衣芒鞋,苦行江湖,这份精神,就不是普通人能比得了的。”

    文照青严肃地说道:“公主的言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甚至于超过了余爷爷十几年对我的教悔。”

    典如雷点点头说道:“你不妨说说看。”

    文照青道:“方才青竹说的,公主以尊贵的身份流浪江湖那是因为国被灭亡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一个国家亡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是贵如公主,也不得不承受国破家亡之痛!”

    典如雷不禁击掌赞叹说道:“你说的真好!怪不得你说要超过余老头十余年的教悔,这是因为公主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身教要比言教更为有效!”

    文照青说道:“老爷子,公主给我最重要的教海,还是她那种成功不必在我的宽大胸襟。”

    典如雷问道:“她跟你说了些什么?”

    文照青说道:“公主并没有直接跟我说些什么,可是从她跟老爷子谈话之中,可以听得出,光复大宋,并不一定就要恢复大宋,而且这是一件长远的大事,我们不一定要及身而成,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坚持下去,华夏终归有重光之日。

    这种眼光,这种气魄,是我一生受益无穷的。”

    典如雷叹口气说道:“孩子,公主总算是没有看错人,你不愧是文丞相大忠臣的孙子。我老头子到了晚年,能跟你一起从事这样大的事业,这一辈子就没白活!”

    文照青连忙说道:“老爷子,你太言重了,晚辈可承当不起!”

    典如雷说道:“走吧!孩子,离明年元宵虽然还早,沿途走去,也就差不多了。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我们不能让公主失望,也不能让自己惭愧。”

    翟青竹忽然说道:“老爷子,我有一点小小的意见。”

    典如雷说道:“说吧!姑娘,不要那么客气。今后我们要生死与共,甘苦同尝,虽然我老头子比你们年长些,但是也不必太过于拘礼。有什么话,请直说吧!”

    翟青竹说道:“老爷子方才说的,现在离明年元宵还有一段日子,我想在这附近暂停数日,我们找几处附近的庵堂。”

    典如雷一怔。

    翟青竹接说道:“因为有一对母女,是照青和我的恩人,由于一点小小的误会,和我们分手了,我要在附近找找她们。”

    典如雷说道:“你确定她们是在这附近吗?”

    翟青竹说道:“不能确定,但是,我要尽心。

    老爷子,做人但求尽心而俯仰无愧,再说,受人点滴,当报以涌泉。”

    典如雷没等翟青竹说完,立即说道:

    “好!做人的确应该如此,我们决定在这方圆五十里之内,找遍所有的庵堂。

    一方面烧香拜礼,求菩萨保佑我们能成就大业,另一方面,我们找寻你们那两位恩人。”

    翟青竹感激非常,行礼说道:“老爷子,真的要谢谢你了。”

    在这鼋头渚附近方圆五十里,倒真的有不少庵堂,他们真的一处一处地烧香拜佛,四处找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