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曹袁联盟
公元197年,大汉建安二年九月末,刘飞下令豫州大将军赵云,出兵五万屯驻新息县!并给南阳郡宛县的曹操,荆州南郡襄阳的刘表送去天策府将令及天子诏书,责令二人止了兵戈。
言道:刘景升与曹孟德有共伐乌桓之谊,互相攻打乃是不顾大义之举。江夏郡本属荆州治下,曹孟德需归还于刘景升,退出长沙郡兵马返回南阳郡,否则豫州便会出兵干预两方战事!
刘表得到天子诏书及天策府将令之后,第一时间上书应和,表示遵从命令行事。
曹操却是心中郁气难消,思索片刻之后,下令曹仁退出长沙郡,经江夏郡返回南阳郡。
刘表得知曹操下令退兵,不由放下心来,却是失了警惕!并给刘飞送去亲笔手书以及厚礼以示感谢!
南阳郡宛县的曹操却是心思急转,又向冀州魏郡邺城派去了使者,意图说动袁绍发兵进攻刘飞,以牵制刘飞兵马。并给年少时好友许攸许子远送去厚礼!
二十日后,曹仁率军到达南阳郡童陵县,却是接到曹操将令,命他原地驻扎,等待命令。
曹仁不疑有他,便与曹休、曹真、夏侯惇带着五万大军在童陵
许攸收到曹操重礼,心中大喜便配合曹操使者极力劝说袁绍发兵进攻兖州!
待命人安置好曹操使者之后,袁绍皱眉道:“子远,上次田元皓、沮公与二人劝说孤攻打兖州,你与公则、元图三人极力劝阻!为何此次又力劝孤兴兵?”
许攸笑道:“主公,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曹孟德欲兴兵攻打荆州,而刘景升与刘鹏举约为盟友!此举已牵制刘鹏举五万大军。主公此时兴兵,正当时也!”
袁绍点头“嗯”了一声,道:“子远所言甚是!孤有意兴兵夺回青州,切断刘鹏举与幽州联系。子远意下如何?”
许攸摇头道:“请问主公,青州与兖州相比,哪个为重?”
袁绍一愣,道:“自然兖州更重!”
许攸道:“主公明智,无论人口,地理位置,青州都无法与兖州相提并论!是以主公可派大军再攻兖州,若是能一举拿下兖州,斩杀刘鹏举,则豫州、青州、徐州,主公均可传檄而定之。”
袁绍思索许久,猛的一锤桌面,说道:“如此,便依子远。孤便亲率大军二十万,与刘鹏举争一争兖州归属!”
当即,袁绍下令:出骑兵五万,精锐步卒十五万,各类辅兵、农夫十万余,号称四十万大军,从魏郡发兵,进攻兖州!命韩猛为先锋大将,率领骑兵一万,步卒二万,遇山开路遇水架桥。
又下令长子袁谭,二子袁熙,以及文丑、张郃、高览等战将二十余,随同自己一起随后军出征。命许攸、郭图、逢纪为随军军师,令审配驻守邺城。
刘飞已经收到奏报,不由一愣,这袁本初莫不是要与孤提前开启全面大战?还四十万大军!你有那么多兵吗?
要知道幽州还有麯义的十五万大军呢!再加上驻守冀州的兵马,并州高干麾下的十万兵马。你都有七十万还多了!孤四州之地总共才四十余万,你都快比孤多出一倍了!都说号称都是虚的,看来古人诚不欺我!
命人将郭嘉、徐庶、荀彧、贾诩请来,待四人坐定,刘飞道:“锦衣卫来报,袁本初亲率四十万大军进攻兖州,诸位有何意见?”
郭嘉道:“主公,袁本初此时开启全面大战,非明智之举啊!嘉以为,必是曹孟德收买了袁本初身边谋士。若是没了主公兵马牵制,曹孟德便可放心大胆的攻打荆州了。”
刘飞“嗯”了一声,点头道:“曹孟德想要攻取荆州以获得与孤对峙的实力,此孤早已深知。然刘景升在荆州深得民心,兵力不弱,即使没有孤的参与,其也绝不可能短时便拿下荆州。”
徐庶沉思片刻,道:“主公所言不错,此时,我们应付袁本初当为根本。不过,主公需派人知会刘景升。以免其中了曹孟德围点打援之计!”
刘飞道:“孤自会派人通知刘景升注意。然袁本初四十万大军来攻,我等应如何定计?”
徐庶道:“庶以为,袁本初此次绝不可能有四十万大军。此次其行军目标必为东郡。主公可派重兵前往东郡与袁本初对峙,牵制袁本初主力!令派青州于禁、关羽大军,重攻清河国!进逼渤海郡。”
贾诩冷冷一笑,道:“主公麾下亲卫营、尖刀营、陷阵营皆是精锐中的精锐,可令三营齐发,秘密潜行至邺城,突袭之下,必能将袁本初家眷一网而擒之。”
刘飞愕然,道:“邺城乃是袁本初老巢,必然布有重兵。攻下也不可守!”
贾诩继续笑道:“主公,突袭邺城只为擒获袁本初家人而已!袁本初三子袁尚乃是袁本初继妻刘氏所生,闻言刘氏甚是貌美,深得袁本初宠爱,因此主公只需劫来刘氏与其三子袁尚,则袁本初必然投鼠忌器!”
刘飞认同道:“文和所言不错。”
贾诩又是阴险一笑,道:“主公,诩还未曾将完整计策说完。主公劫来刘氏与袁尚之后,便将其送往南阳郡曹孟德处。”
刘飞一愣,将袁本初绝色妻子送给曹孟德,那还不便宜了曹贼?难道曹孟德喜好人妻之名,此时便已名传天下了?遂试探问道:“文和,这是为何?”
贾诩道:“诩曾多次关注曹孟德之所为,其多次纳别人之妻,若是刘氏到了曹孟德处,曹孟德必然不会放过!则袁本初必然大怒!”
刘飞微微一笑,道:“曹孟德纳他人之妻,更多的是为了政治考量!孤料曹孟德必然不会对刘氏做出什么的。”
贾诩嘿嘿一笑,继续道:“主公,即使曹孟德不纳刘氏,以袁本初多疑性格,也必然心中怀疑,则其联盟不攻自破也。更甚者,袁本初便向主公借路,攻打南阳郡!此祸水东引之策也。”
刘飞低头沉思片刻,点头应道:“便依文和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