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摘花生,割早稻
苏舒回来的第三天就下了一场小雨,趁着土地松软湿润,附近的几个生产大队一起组织村民开始摘花生了。
大姑娘,小媳妇在地里将一颗颗花生苗从土里拔出来堆成一堆,后面的人便将这些花生一捆捆扎起来。
然后或是用板车推着,或是由人力担着,开始一趟趟往晒场上运。
晒场上的就是小带孩子的妇女和老人,他们将运回来的花生一颗颗摘下来,花生苗还要一小把一小把捆起来,放到一边去晒着,等晒干了这就是烧火的好材料。
苏舒跟知青点的其他女知青都在地里拔花生苗,男知青则跟在他们后面一趟趟地运送花生。
一些八九岁的小孩子则跟在她们屁股后面捡遗落在地里的花生,这些花生可以交给大队长换取工分,也可以拿回家自己吃。
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拿回家自己吃的,毕竟交上去分的工分还不一定能分到多少粮食呢,可这地里的花生可是实打实的粮食。
有那些孩子多的人家,一天下来多的都能捡上一两斤花生,当然这里面有多少水花生就不好说了。
韩家村花生便没也种多少,忙忙活活两天的功夫,地里的花生就收完了。
收完花生也不能闲着,清洗、晾晒、收仓,忙完这些,田里的早稻也可以收割了。
光脚踩在湿润的水田里,略微有些粘腻。
早稻原本不该这么早收的,听村里人说,以往都是花生收完一个星期后才开始收割早稻。
也许是今年雨水多,村里的干部担忧收割早稻时会遇上大雨,因此宁愿减少些产量也要提早将稻子归仓。
好在看水稻生长的情况还不错,就算减产也减不了多少。
不过在今年下的几场大雨也确实对田里的水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稻子割下来轻飘飘的感觉没什么重量。
苏舒跟知青点其他人分派在一块儿割稻子,这也算是村里人对他们的照顾了,毕竟弯腰割稻子可比脱粒、运粮的人轻松多了。
苏舒穿着宽松的长衣长裤,头上带着斗笠,脖子上还搭了条汗巾子,田地里大多数人都是这副打扮,苏舒混在其中一点也不起眼。
她左右手站着的是何青青跟钱雪梅,何青青还好,好歹下乡这么久了,割稻子对她来说算是容易的。
钱雪梅就不行了,割两行就要直起腰来歇一歇,不知不觉就落下周围人好大一段距离。
苏舒还好,虽然她这具身体没下过地,可她上辈子也在农村生活了十几年,插秧、割禾这事她熟悉的很。
只是一开始不习惯割的慢些,后来渐渐的也能跟上其他人的速度了。
对于收稻子这么重要的时候就是村里的懒汉也是不会偷懒的,毕竟在割稻子的这段时间里只要不偷懒,人人都能拿上十个工分。
对于粮食稀少的知青们来说更是个赚取工分的好机会,错过了这次,等分粮食的时候,那说不得还真有可能饿死。
钱雪梅忙活的满头大汗,虽然效率不高,休息的频率也高了些,可她确实是老老实实呆在田地里,顶着大太阳在割稻子。
看着前面割的飞快的其他知青,钱雪梅抿了抿嘴,视线往男知青那边看去。
男知青干的也不轻松,以前都是呆在教室里拿笔杆子的,现在手里握着镰刀,怎么干怎么不得劲。
见男知青那边没有空闲的,钱雪梅心里忍不住有些泄气,照这样下去今天一天她这活怕是都干不完。
她倒不是惦记那些个工分,只是镇上卖粮食的少,她手上钱票不少可愣是没有地方买粮食。
照现在的情况看,要是她现在主要的粮食来源还得靠村里。
可惜她之前干活的时候一直躲懒,来了这里两个多月了工分还没有村里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割猪草赚的多。
眼看有了赚工分的好时候,可她的体力又实在是跟不上,要是再这样下去,她今年能分到的粮食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这样想着钱雪梅心里不禁更加着急起来。
正在这时,钱雪梅身后传来一道憨憨的说话声。
“钱知青,这是怎么了?干活累着了吗?我看你这活也没多少了,要不我帮你干了吧!”
说话的是村里老寡妇家的二儿子韩二牛,二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了,因着家里贫困到现在也没娶上媳妇,看他现在这表现莫不是看上了这知青点的钱雪梅。
田地里干活的人本来就离的不远,韩二牛的话一出口,周围好几双眼睛就看了过来,连跑到前面去的苏舒几人不远处的男知青也都回过头来。
钱雪梅面色有些不好看,她虽然确实是想找个人来帮她分担一下农活,可她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村里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
她的目标一直是知青点里的男知青或者说的马仁毅,只可惜在这边发生状况之后马仁毅虽然往这边看了一眼,可却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示。
笑话他自己的活的干不完呢,哪有那闲工夫管别人,就算这人是他新处的对象,可他处过的对象可不少,面对下乡后处的这一个,他心里其实并没有多在意。
相反他现在更在意的还是他家那边,家里的包裹从一开始寄来的麦乳精、牛肉干、大白兔奶糖和钱票,到现在的钱票和几件他以前的旧衣裳,档次不知道下降了多少。
这不禁让他怀疑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只可惜他下乡的地方远不说,镇上还没个发电报的地方,寄个信回去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收到。
如今没了家里的补给,对于眼前的工分他就要重视起来了。
因此他只是看了会儿热闹便继续埋头苦干起来。
那边的钱雪梅见马仁毅没有出面的意思,心里不禁委屈起来,她这处的是个什么对象呀!这还不如养条狗呢。
心里委屈,面上的神色就更加不耐烦起来。
“我累不累的关你什么事啊!我自己有手有脚,不需要你帮忙。”
说完她也不再搭理韩二牛,自己半蹲在地上就开始慢慢地割起稻苗来。
韩二牛讨了个没脸,面上不禁有些讪讪的,村里的老少爷们见了不禁打趣起来。
“哟!咱们二牛的眼光不错呀!这一眼就盯上了知青点里最漂亮的姑娘,怎么的,要是真中意了就让你娘找个媒婆上门提亲去呗!”
后面这句明显就是打趣的话,毕竟村里人地知道知青点的知青眼界都高的很,等闲是看不上他们这些个庄稼汉子的。
说这些也不过是对着韩二牛打趣几句罢了。
“这全知青眼界可高着呢,韩老二家的小儿子明里暗里给知青点那边送了多少东西,那边连个回应的都没有,要我说呀姑娘还是村里的好,不仅淳朴还勤快”
说话的是村里的王婶子,家里生了三个女儿,如今都到了婚配的年纪,心里自然是不希望村里的好后生全被知青点里的那些狐媚女人给勾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