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武侠:还没无敌就被金榜曝光了 > 第2章 万界都爱七侠镇

第2章 万界都爱七侠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辽、金以及小国大理所处乃九州土地最肥沃、水利分布最均匀也是地盘最大的一个州。

    所以自古不管是九州内的势力还是外族势力、对这块地盘都眼馋得紧。

    其中宋朝也被许多人戏称怂朝。

    开国皇帝赵匡胤算是个英雄人物。

    但到他弟弟高粱河车神赵匡义之后就越来越软越来越弱。

    他哥那是刚立国需要稳定政权、才提出需要杯酒释兵权、提出与士大夫共天下。

    加上自己本身就是个很有实力的武将和统帅,带兵打仗靠自己就行。

    但是他弟弟赵光义打了几次败仗之后。

    为了名声好点就胡乱抬高文人地位。

    加上一统骚操作就基本给大宋的未来定了重文轻武的性质。

    不过这家伙搞内政也还行、在位时百姓日子算是太平。

    但后来的皇帝却一个不如一个,两个皇帝被异族俘虏之事被称作靖康之耻。

    还出了赵构这么个脑残的货。

    如今的大宋皇帝是赵祯、刚亲政没几年。

    外战依旧外行、搞经济却是九州诸多皇帝里数一数二的。

    从夏朝以来所有帝王中,这货的脾气算是最好心地也最善。

    在位至今期间虽没收复失地却也守住了门户襄阳。

    并且在其与众名臣的不懈努力下让大松经济恢复得很不错。

    就是每天朝堂上重臣吵架吵得他心累。

    宋朝军队实力诸国最次。

    因重文轻武、加之多年对抗异族失去太多战将,却连一个真正拿得出手名将都没。

    唯一个比较出名的张世杰却也是文官出身、才华人品都不缺,带兵水平对比秦、唐、汉三国诸多名将就相对一般了。

    襄阳城守备吕德,也算是名将。

    但此人只是稍擅于守城和练兵、和别国名将比起来就差得远了。

    但文官方面大宋却是人才济济。

    什么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澈、包拯、范仲淹、司马光、韩琦。

    奸臣也不少、才华能力不错却人品低劣的贾似道。

    以及野心勃勃整天和包拯在朝堂对骂的庞太师等等。

    弄得大宋朝堂整天开大戏。

    王安石、司马光为了变法一事整日对喷。

    包拯为了闸各种和庞太师有关系的罪犯和庞太师也是动不动就对喷。

    苏轼最为跳脱也最爱管闲事,有时候喷新党有时候喷旧党。

    问题这货才华大宋第一,甚至九州之大都数一数二。

    所以其它人还都喷不过他。

    只好三番五次的把他贬谪去外地。

    或者去大理寺关一段时间。

    搞得他那个本想朝九晚五混日子的弟弟苏澈不得不拼命工作以功劳捞他。

    目前苏大人为了捞哥哥已经拼到大宋丞相的位置再拼就得造反了

    大宋江湖的热闹却是一点不输大明。

    号称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就在这、其他地方开的那都是些分寺了。

    还有丐帮的族地也于此,帮众数十万、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大帮。

    数十年前帮主是洪七公、后因许多并非乞丐的仁人志士为抵抗异族加入丐帮。

    丐帮势力虽迅速强大、但难以管理,内部矛盾也多。

    便分为净衣派和污衣派,分立二位帮助管理。

    洪七公将污衣派传于汪剑通、汪剑通死前又传给了乔峰。

    净衣派这些年一直由黄蓉管理、这世界耶律齐这人倒还在大辽当他的皇族青年才俊。

    黄蓉虽早有心传下帮主之位,但净衣派里却没什么大才能接任。

    严格来说大理段氏也算是大宋门派。

    因段家本就是宋人、其祖段思平于大理开国、后创建天龙寺。

    中小型门派却是多不胜数,比较出名的有雷家堡、燕子坞、天香山庄等等

    明面上的大派虽不多、但是一些不为人知的也有逍遥派、灵鹫宫、天机宫、灵鳌岛、大金刚门等等。

    大宗师更是一堆。

    出名的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并称五绝、襄阳之战结束再次华山论剑后为东邪西狂南僧北侠。

    多了郭靖和杨过二人。

    另还有四奇,四人都与五绝同辈、武功也相差无几。

    因行事大违理教行踪不定、并列四奇。

    身负《大金刚神力》这门禅宗护法神功。

    当代禅宗护法九如和尚。

    一手《归藏剑》名满天下,以儒家《浩然正气》为基自创《三才归元掌》的老穷酸公羊羽。

    把家传剑术退层出新、化出更高境界的天香山庄庄主楚仙流。

    甚少在江湖上出现、自号“武库”的灵鳌岛主释天风。

    其中楚仙流稍弱一线、但与其中任何一人斗起来也要千八百招才分得出胜负。

    九如和尚所有《大金刚神力》乃禅宗不世绝学,虽修行困难、但其乃禅宗少有的直指破碎的神功。

    但九如和尚少年时被伤过根基、难以练至较高境界。

    另宋明边境有一小国名后周朝、地盘与大理差不多。

    国主家族为武姓。

    世代名义上为大明藩属、遵大明律法。

    却能自己任命境内官员、组建朝堂、训练军队,和大明同期建立。

    一直以来军备不少、比之金国和西夏都不差。

    还有隶属于的朝廷的杀手势力幻音坊等势力存在。

    软宋倒也罢了。

    从朱元璋朱棣到现在却对这“藩属国”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国主随嬴政称帝也称了帝。

    为九州大小诸国唯一的女帝、却是个厉害的角色。

    上任国主无子、她却是击败了数位叔伯顶着腐儒的口诛笔伐登了基。

    本名武媚娘、称帝后自己改名武则天,前几年又听了一个道士的话改名武武曌。

    但九州之人还是称她为武媚娘或者武则天居多。

    后周与大明之间有一县为鹰潭县,有一河为西凉河、河水流过一座大山、山下有一镇为七侠镇。

    据传是多年前七位侠士于此共同建立的。

    镇子在九州并不出名。

    不过镇后的大山在八百年前却很出名。

    哪怕今时今日九州之人多少也听过这名字。

    龙虎山!

    本来这山除了风水、风景好些倒也没啥特别。

    它出名的原因却是八百年前因避战乱的道门祖庭天师府却搬到了这儿来。

    别看天师府在这九州江湖没啥名气、远不如同为道门的大秦天宗人宗以及武当山、全真教。

    但这可是道门组庭!

    每一代天师府掌教名义上都是道门魁首、有号令天下道门之权。

    早年间龙虎山最风光的时候上上下下羽道八千、香火终年不断。

    后来嘛

    天师府里头有本事的,一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出去开宗立派了。

    虽说也算是广传了道门、但龙虎山却越来越弱。

    道门向来有盛世避居修行、乱世下山救苍生的习惯。

    龙虎山的前辈们一个个自诩道祖嫡传的身份、不屑于江湖上打打杀杀搞点宣传。

    即便做了济世救人的事儿也不留姓名没人知道。

    只是在九州各地时不时有“神秘道人”的故事广传数百年。

    九州经多年战乱、天师府的道士是越来越少。

    太多“一去不回”了。

    以至于赵凡穿越过来的时候、天师府一共才五个人。

    穿过来的时候不满三岁,破系统加载就加载了五年。

    稍微打听了些信息、晓得这世界有武功,本想着既然是“天师府嫡传弟子。”

    那努力练功当个绝世高手应该没啥问题吧。

    他的师父,九十多岁牙都掉光了的道门当代天师笑呵呵的说:“武功?有啊、咱天师府别的不说、道经那是全天下最全的。

    就武当张三丰那老东西时不时都派人来抄几本。

    道门功夫、哪本不是道经里悟的,徒儿天资过人、多学学道、悟几门神功不成问题。”

    我信了你的邪!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三年来赵凡除了学字、学道经做功课。

    就是打扫偌大的天师府,然后就是练一些基础拳脚。

    幸好山腰山脚那些道殿早年陆陆续续全拆做木材卖了,不然估计得累死。

    其实原本附近的村民也偶尔来上上香、前些年十八里铺建了间观音庙。

    据说送子特别灵、就没什么人来这天师府了。

    然而天师府修建时规模本就不小、即便就剩下主要的殿堂建筑、想要维持也得耗不少钱。

    要不是其他一些道家门派时不时派人来抄点道经顺便接济一二,赵少掌教平时连吃饭都成问题。

    想起这些往事、当代天师府少掌教赵某人也是唏嘘。

    给老头上了一炷香:“老道士、你咋就不能再等等呢你再晚死半个月就能享福了”

    这时门外有声音传来。

    “我要吃溜肥肠!我要吃溜肥肠!”

    赵某人叹了口气、掸了掸他全天下没几人有资格穿的紫色道袍。

    待出门却是个十七八岁的小道士,神情木讷、眼神却清灵非常。

    无奈的开口:“龙象,就不能换个口味么、每天大清早吃溜肥肠。。。。。”

    徐龙象不管不顾:“你答应我的,说以后天天都能吃溜肥肠。”

    “好好好。。。。溜肥肠溜肥肠,咱现在条件好了、吃得起。”

    赵凡只得带着徐龙象往山下去、一路偶尔和同门打招呼。

    也是无语,他的系统名为道门打卡抽奖系统。

    除了查探自身情况、每月初一打卡抽奖,大年三十给个礼包、每十年再给个大礼包。

    每隔十年自动升级一次。

    别的啥功能都没有、也从不跟他交流。

    每升级一次多一个功能,理论上等级越高能抽到的奖励越好。

    与道门相关的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抽出来。

    新手大礼包倒是不错,给了他安全上的保障。

    起码是在天师府内的安全。

    他开出了一人世界的老天师张之维。。。。

    并且还附带身份植入。

    乃是早年间天师府出世而去的弟子,真正的绝顶高手、云游多年回了天师府。

    老道士见了张之维把掌教位置一交,让赵某人重新拜了张之维当师傅、含笑而去了。

    接下来的几年。。。。

    除了张之维、赵某人抽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坑了。

    比如旁边这个徐龙象、就是第一年大年三十礼包抽出来的

    那时候才刚满一岁

    听老天师说,某天他在一人之下那个位面修炼的时候

    “感觉灵台有一恢弘无比的太极图将老道裹住、再睁开眼就到这儿了,脑海里自动多了些信息、怀里还多了这里天师府的牌子和渡碟。”

    至于系统给他安排的身份,那个真正的天师府弟子、尸体都不知道在哪、凉多少年了。

    前些年十年大礼包抽出来的另一个老头见到徐龙象还大笑不止:“呵呵,原来在你小子在这、可怜那徐瘸子天涯海角的找了这么多年都没找着、差点儿为了这小子和黎阳开战。”

    想起那个喜欢偷偷抠鼻屎往他道袍上擦的老头、少掌教也是头疼。

    暗骂“这破系统,就不能让这些家伙听点儿话么。”

    走着走着到了山脚龙虎山牌坊。

    “小子,这是去哪啊。”

    说话的是一个身着道袍、酒糟鼻的大耳朵老头。

    个子很矮、一副鼻青脸肿的样子。

    赵某人嘴一撇:“师叔,您这是又让我师父揍了。”

    老头哼了一声:“滚滚滚都怨你、老头子死都死了、还非让我过来遭这罪!”

    少掌教可不怕他。

    他召来的人物虽说不完全听他的、自己无法命令他们做违背本心的事儿。

    但也没法在不经同意的情况下主动伤害他,也不能透露关于系统的秘密。

    “嘿嘿,您这话哪说的、我这不光让您见着您长大以后的孙子、而且您看我这儿多自在、您也不必像当年那样东躲西藏 。”

    老头扫把一扔 :“哼!你不提他还好、提那小子我就来气月下遛鸟!不摇碧莲把他爷爷我的脸都尽了。。。。”

    赵某人想起碧莲几个月前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过世多年的爷爷。

    第一句话就是让他把自己的“守宫砂”给去了。

    然后惨遭毒打的事儿就想笑。

    很快到了七侠镇,一路上乡里乡亲的见了赵某人都打招呼。

    凡是雌性生物看到他也都偷偷流口水。

    嗯,赵某人除了颜值和一个破系统。

    可谓一无所有

    赵凡也带着徐龙象一一和熟悉的乡亲打招呼。

    顺带婉拒一些登徒浪女。

    同福客栈是本镇唯一的客栈。

    里头坐得是满满当当。

    还没进门就听着某贱人的声音传出。

    “肖火火惊呼!此人竟是斗宗强者,恐怖如斯!!!”

    却是穿着道袍的碧莲搭了个台子在说退婚逼王的故事。

    跑堂的窜来过来,热情的问道:“赵道长来了,还是老三样?”

    赵某人指了指一旁跟掌柜小姨子玩花绳的徐龙象:“没辙啊、这小子非要大清早吃溜肥肠。”

    转头看了看台上咋咋呼呼的张碧莲:“这货在你们这怎么样?”

    白展堂摸着下巴想想:“还行吧,就是不如你当年说书的时候说得好。”

    赵某人尴尬得咳嗽了一声,当年老道士病重的时候、其它人都走了、自己才几岁、系统也没激活。

    老道士爱面子不让自己托人告诉其它道家门派。

    “堂堂龙虎山天师府掌教,找其它道门分支借钱看病算怎么回事!”

    一句话给他怼了回来。

    其实天师府家大业大哪怕沦落了本也不至于这么凄惨。

    可诸多前辈惯性的下山游历、给这个穷苦人治病、接济一下那个活不下去的家庭成了习惯。

    这么多年下来哪能有钱剩下,可老道士早年受过内伤、年纪大了时长需用老参鹿茸一类名贵药材调养。

    赵某人当年下山想辄时正好路过秀才家经营的尚儒客栈。

    于是乎某人就想到了卖弄“文采”的主意。

    彼时秀才家虽也不算多富裕、却没后来他三天饿九顿的落魄。

    见客栈几个中年文士喝酒聊天,看穿着也有些身家。

    四岁的小道士搭了些话一首“静夜思”作出、想装装神童。

    然后就听到了让他尴尬得差点跑路评价。

    “小道士,你也喜欢李太白啊?这么小就会背诗了,真聪明!”

    之后才知道,这世界竟然是有李白的!

    据说是四大门阀里李家的远亲、百年前就以诗成名!

    这百年来时不时出现在九州各地“出口成章”而且容颜不老。

    都说他已经成了仙人。

    是九州最知名的“仙人”之一,比另一个难得一见的武当派张老神仙都出名。。。

    打听了一些九州的情况,几个文士却也对道门修仙的事儿感兴趣。

    赵某人眼珠子一转,便开口说了一个“从门派旧书里整理出”的修仙传说故事。

    名为《诛仙》

    自那以后老道士的医药费和天师府的维护费用渐渐有了着落。

    尚儒客栈的生意火爆异常。

    《诛仙》的故事很快从后周国传了出去。

    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年代不知肥了多少书商和说书同行。

    天师府神童少掌教的名声也第一次传遍九州。

    却惹来了麻烦。

    从那以后佛门各大门派就没少派人来找神童少掌教“辩经 ”。

    连道门中一些爱出风头的也来过。

    刚开始来的都是比赵凡大不了几岁,在当地有“佛子”“道子”之称的娃娃。

    后来就夸张了、比自己大三岁,大宋少林寺当代佛子天海。

    和自己同年的大明慈航静斋当代圣女秦梦瑶。

    在赢过这两位之后道门倒还罢了。

    佛门来论道的级别一个比一个高。

    什么大宋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大理天龙寺本痴高僧。

    以至于和赵凡同岁、据说是布达拉宫、号称活佛转世的八斯巴

    赵某人那时候道经虽是看了些许,若是传统辩法估摸着其中一个都辩不过。

    不过深谙“核心价值观”的某人多了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祖安练就多年的诡辩术。

    这些天之骄子也不得不拜服。

    少掌教一时间那叫一个声震九州,一句句名语录传遍九州。

    据说秦皇嬴政最欣赏

    “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的,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甚至还派人来请天师府搬去大秦过,当时看到赵某人带着的一块玉佩、还来人说查到赵凡也算是政哥的亲戚、早年意外走失来着。

    反正怎么听怎么像是忽悠。

    直到那天大明少林寺圆真大师也来。

    一副豁达的样子认输。

    吓得赵某人当晚就非要带着老道士跑路。

    在乡下躲了好一阵子回到天师府,果然被翻得乱七八糟。

    老道士见此再自持也忍不下去,咳着血写了数封信寄出去。

    据说那一阵子九州各地的道门高人都很喜欢去寺庙里“论道”。

    此后便再没和尚来天师府了。

    经此一事,赵某人深谙苟道、哪怕有了老天师也都是低调发展。

    想不低调也不行,十八岁之前系统还没升级的时候、赵某人抽中的东西简直。。。。。

    这么说吧,十年下来抽中了一人世界龙虎山弟子九十八名。

    还再加上某年大礼包开出老天师的九弟子荣山。。。。

    老天师倒是挺乐呵

    多数都是小小年纪刚拜入门派正打基础的那种,也没有啥特别天才的。

    当然,天才那是相对而言。

    能被龙虎山收下那天赋再差也不会差哪去。

    在一些所谓名门大派里已经算顶尖了。

    可道门功夫最注重一步一脚印,龙虎山金光咒已经算修得快的。

    但为了这些弟子的道途着想。

    所以赵某人还是决定低调。

    所以这么多年天师府在九州人的印象中,一直“道学精湛、功夫稀烂”的形象。

    久而久之苟着苟着也就习惯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