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田地的难题
“太子爷放心,此事臣会全程盯着,让下面的官员拿出章程来,一定保证不出错。”
宋礼也是一脸凝重的说道,也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嗯,你们动作快些,尽量这几天织造出一些样品来,孤要看看效果如何。”
朱高炽吩咐道,也是督促。
自己不久就起身前往北京了,时间还是有些紧的。
“臣回去就着手处理,一定在这几天完成好。”
宋礼也明白太子爷要出京一事,保证道。
&34;好,若没有事宋大人先行离去吧,孤还有诸多之事需要处理。”
朱高炽明显的下了逐客令。
“太子爷还是要多加休息啊,以国本为重。”
“臣告辞。”
宋礼拱手弯腰行礼告退,也是提醒了一下。
朱高炽点头示意,看着宋礼退了出去。
但是接连几天阴沉的心情终于是出现了一丝的喜悦,不过内心更多的是悲哀。
大明八亿亩土地,竟然现在才勉强养活这区区不到七千万的人口,就算如今的粮食产量低下,也远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山西等地方的民众更是生活困难。
不了解不知道,了解了朱高炽才是越发觉得其中的惊心动魄。
也正是借着这一次筹备征北粮食一事,朱高炽才知道这土地之中的情况。
土地向来都是百姓的命根子,历代多少的朝廷的更换究其根本原因不过是土地罢了。
朝代立国之初,大量的土地发放到农民手中,但是这些田地不断的被侵占和掠夺,直到百姓生活不下去,奋起反抗。
如此循环,诸多的朝代的更替更像是一部土地史书,但是大明如今建国才多少年啊?
田地情况就如此触目惊心,让朱高炽直冒冷汗。
若是让这些乡绅权贵再继续这样下去,大明必亡。
这也是一种悲哀,太祖如此重视百姓、重视田地,这些乡绅权贵拥有朝廷赐予大量的田地仍是不满足。
若不加以遏制,那天下之田岂不都是乡绅之田,天下的农民岂不是乡绅之农了?
朱高炽也知道土地兼并历来是朝廷的敏感所在,也是一个难题,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
农民自古以来便依附于田地,而田地更是依附于权贵乡绅。
这也就造成农民依附于乡绅,朱高炽对此也是无奈。
皇权不下乡从来不是一句玩笑话,各种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让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得不到有效的加强。
就是如今也有许多乡野之地只知乡绅是谁,当今皇帝?没听说过。
“朴吉,去请户部尚书夏大人,就说孤有事与夏大人商议。”
“你便等在外面等到夏大人出乾清宫后再请过来,不用劳人通报。”
朱高炽叮嘱道,夏原吉此前刚进父皇的大殿之中不久,想来是有要事禀报,若是自己直接把夏原吉叫过来。
这就有些过头了,那父皇脸上也是挂不住了。
“太子爷放心,奴婢知道轻重。”
朴吉领命道,就算是太子爷不说,自己也是不敢直接到乾清宫外让人通报啊,若是太子爷亲自吩咐或许还是可以。
仅凭自己一个太监,要是陛下知道其中原委,恐怕自己脑袋就得搬家了。
不忍心动太子爷,还动不了一个太监?
朴吉带着两人来到乾清宫外,也不靠近,只在门外远远的守候着,亲自盯着那乾清宫的门口。
那是大明最至高无上之人的居所,就算朴吉俨然已经有了皇宫第一太监的权势,但朴吉是万万不敢冒犯的。
说难听点,自己对于里面那人也不过是一条随时捏死的狗。
等了半炷香的时间才看到户部尚书夏原吉出来,朴吉便急忙的走了过去。
“夏大人请稍等,太子爷有请。”
朴吉小跑着到夏原吉的眼前,小声的说道,没有一丝的喘息,显然身体素质还是极好的。
“有劳朴公公了。”
夏原吉拱手说道,也是很客气。
朴吉现在已经是司礼监的第二人,仅在侯显之下了,对于这些人夏原吉也是不会轻易得罪。
这些人看似权力不大,但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时候已经代表着身后之人的意思了,而且随身跟在身后之人的旁边。
或许仅仅一句话就能够决定事情的走向。
“夏大人客气了,叫奴婢朴吉就好,奴婢带夏大人过去吧。”
“夏大人请。”
朴吉也是行礼说道,更显尊重。
跟在太子爷身边久了,朴吉自然知道夏原吉在陛下和太子爷心中的分量,看菜下碟已经是宫中之人的基本操作了。
两人径直的来到钟粹宫外。
“夏大人请进吧,太子爷吩咐过了。”
来到殿外朴吉急忙的请夏原吉进去道,自己没有进去的意思。
“好,有劳朴公公了。”夏原吉先是道谢后才进入大殿之中。
“夏大人客气了。”
朴吉急忙弯腰行礼说道,自己则是站到门外侯着。
进入宫殿之中,没有乾清宫诸多的豪华装饰,与许多大臣的办公之所相比也是略显寒酸。
这也是太子爷的喜好,对于那些古董字画等等装饰兴趣不大。
可以说这宫殿只是一个基本的办公之所。
这也是朱高炽所喜欢的,办公之地就是办公之地。
与其在这冷清清的宫殿之中休息,去自己那些妃子宫之中不好吗?
“臣夏原吉拜见太子爷。”
“免礼,夏大人来了,快请坐。”
朱高炽听到声音知道夏原吉的到来,抬头指着一旁的椅子说道。
夏原吉也没有扭捏之态,走到一旁坐下。
“不知道太子爷召见老臣有何事?”
夏原吉询问道。
虽然跟其他大臣相比夏原吉也是四十出头,但容貌却相似五十之人。
平常也是以老自称。
“孤这些日子诸多的事劳烦夏大人了,今日孤有些事倒是想跟夏大人聊聊。”
朱高炽转移开说道,没有直接回答,这几天户部之人可是累上不少。
工作量也是直线上升的,光从各地粮食转运粮食就已经是一个大的工程。
更不提其它种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