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仁宗皇帝 > 第87章 放开海禁

第87章 放开海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于倭寇朱高炽还真不信背后没有其本土的势力支持,向来那是恶之绽放的土地,干出的事都不能以常理看待。

    想到这个朱高炽心中也是一股恨意,对于此国作恶之人,绝不会放过,恨是抹不掉的。

    只是放开海禁一事,朱高炽可以不去做,不做自己不会有什么事,但是一做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若是等自己上位再做阻力定然会小很多,不过朱高炽知道等到自己上位不知是何时了。

    恐怕那时的自己也不一定有这精力了,也白白浪费了诸多的时间

    有许多事决定了就要干,退了,想要再下定决心那就要花费更多了,也更难了,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

    很多事情朱高炽都可以不去管,安心当自己的大明储君,等着什么时候继位成为大明最尊贵的那一人。

    但许多事不管那就是要错过了,那大明只能是后人永远的痛了。

    “士奇,太子爷此举会不会太过鲁莽了?”杨溥一出东宫后,向着杨士奇凝重的说道。

    杨溥身为太子洗马,虽说官职与杨士奇二人相等,皆是从五品的官员,但杨士奇和杨荣两人可是内阁学士,态度还是比较尊敬的。

    不过自己虽说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如今太子爷还未登基,自己官职自然不会太高。

    若是太子爷登基后,太子洗马一般都是朝中的重臣,比之杨士奇等人也不会差到哪去。

    杨溥此时心中也是颇为不安,海禁一事牵动太大了,还好靖难时期一堆太祖时期留下的官员都去见太祖了。

    说到这杨溥还在心中为那个左都御史陈瑛,此人当初可是牵连扩大化,搞掉了许多当时朝中的大臣。

    不然杨溥刚才绝对会第一时间出来阻止,阻力太大了,饶是如此杨溥心中还是不安。

    “太子爷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如今之事我等几人还是应好好商议如何才能做好此事。”杨士奇倒是有些安慰道。

    杨荣也是点点头赞同道;“既然太子爷已经决定了,我等自然要为太子爷排忧,尽快制订出一个章程出来。”

    两人在内阁接触陛下较多,对于陛下还是有些了解,是一个开拓之君,不是那种守成的君主,想来海禁一事还是可行的。

    而且两人收到了消息,当今陛下想要出巡天下,让太子监国。

    这个消息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不知道,除了一些国公和户部礼部两位尚书知晓外,可以说几乎无人知晓。

    当然朱高炽是知道的,不过朱高炽却是装傻充愣,全然不知的样子,朱高炽也知道父皇肯定也是知道自己收到了消息,两人很是默契。

    三杨这段时间在不停的收集和查阅海防以及大明沿海的诸多信息,甚至是大明水师等等情况皆是囊括其中。

    三杨的行为自然有锦衣卫汇报给了朱棣。

    “你说太子这是想要干什么?”朱棣看着情报,对着此时正在桌案前跪着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问道。

    听到这话纪纲身体颤抖了下,头轻微的转了转,让额头上的冷汗掉下,急忙回道:“臣不敢妄言。”

    纪纲心中也是万分惶恐,这可不是自己该说的,在陛下面前议论太子爷,十条命都不够挥霍的。

    再说你们父子俩的人扯上自己干什么?

    虽然自己是锦衣卫的头,是让百官惧怕的存在。

    但纪纲知道那只是在外罢了,在这皇宫之内,自己只不过是这些人的爪子。

    “太子刚安分一段时间,这是又要搞事啊。”朱棣接着无奈笑着说道,也没指望纪纲回答,要是敢回答那就要考虑换个人了。

    锦衣卫不需要嘴巴,可以有手有眼有耳,但万万不能有嘴巴。

    “下去吧,好好探查朝中那些老臣,特别是那些御史。”朱棣挥手说道,显得云淡风轻,心中也是大概知道太子想要干什么。

    这种事情都不给自己通下气,显然看不起自己了,难道朕就是迂腐之人吗?

    ”臣告退。“纪纲规规矩矩的行礼退下,一直到门槛处才转身向外走去,每次皆是如此。

    “侯显,明日把朕出巡天下的旨意公布了吧。”朱棣对着身边的侯显说道。

    只有自己走了,太子做事才能不会顾忌太多。

    对于实行海禁朱棣也算不上支持,特别是之前太子拿出天下地图时,朱棣知道天下还有如此之大的地方,心中也是按捺不住了。

    海禁?解了便解了,些许海盗在朱棣眼里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父亲不想浪费精力物力来管理,但自己可就不一样了。

    朱棣原本就有打算让郑和作为巡洋正使出巡南洋,对于海禁真是无多大的想法,若不是父亲亲自下令的,自己早已废除了。

    任何敢于冒犯大明的,皆是生死之敌,祖宗土地岂能予人,大明子民岂能受人欺辱。

    第二天的朝会朱高炽一如既往的没有参加,对此没有任何大臣说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汉王早就进言过几次皆是失败告终,其他人更是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自然不会犯傻得罪太子爷。

    以至于若是朝廷没有难以处理之事,朝中大臣对于太子爷不参与朝会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若是有,陛下又没有处理。

    那群臣纷纷进谏告太子爷的御状,拉太子爷出面。

    这已经形成朝中心照不宣之事,汉王朱高煦也是默认了。

    特别是太子爷的权势越来越大,自己的权力被削弱不少,再加上老三在北平戍边了。

    朱高煦就更加安稳了,摆出一副规矩的样子,显然知道当今大势。

    谁敢说自己不服太子爷的,那肯定是污蔑,纯纯的污蔑,绝对是挑衅天家的骨肉关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