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返1993之突围 > 第138章 天想的未来的路

第138章 天想的未来的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京师天想总部。

    本来在原本的历史上,如今的木志善正在港区忙着天想上市一事,可自从天想集团上市被曹鹏云让人出阴的搅黄之后。

    他便郁闷的留在了京师。

    不过今天他非常开心,甚至还坐在自己办公椅上哼着了他年轻时学的小曲。

    不为别的,只因为红星厂如今越发困难了,或者说曹鹏云难了。

    这三个月以来他们厂的vcd和bb机的销量进一步下滑。

    市场上的份额也进一步被各路诸侯瓜分。

    在这几个月,又有了几十家企业涉足这两个行业。

    大家再次拿起了那熟悉的剧本。

    玩起了价格战。

    一个压一个。

    而现在红星的vcd机暂时还是市面上最贵的,售价依然是1699块,毕竟红星的vcd在市面上不论是质量还是播放的画质方面都是最好的。

    而最便宜的一些私人作坊,如今已经把价格压到了1499,比红星的价格便宜了整整200块,甚至更低。

    天想这边由于和一些生产光驱的企业是多年的合作关系,用的又是被淘汰的第一代光驱,在1993年后半年的时候,光驱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了。

    所以成本很低,如今的天想主要依靠的就是他多年积累的名气以及销售渠道,同样通过低价售卖。

    他家的产品售价也是1559

    这两个来月也卖了好几十万台,让木志善也小赚了一笔。

    随着改革开放的升入。

    越来越多内地的人来到沿海打工,他们的工资也越来越高。

    对于1500来块的vcd他们也只是他们两,三个月的工资而已。

    而bb机更是如此。

    说起来木志善还在心底有点小感激曹鹏云,没有他刺激自己的这一下,自己还不会踏足这两个行业,也不知道这两个行业是如此赚钱。

    “木董,你让调查的事,我让人查了一下。”女秘书这时走了进来。

    “哦?怎么样?”

    “没人知道他具体出国干了什么,只知道他们在小日子国,加工了一大批的零件,以及收购了几家二线的精密仪器加工企业。”

    “具体呢?”

    木志善肯定不会相信曹鹏云出国三个来月就干了这么点简单的事。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么他曹鹏云一点不会自己出去,也不会一去就去三个月。

    女秘书无奈的摇了摇头:“不知道。”

    木志善有些不喜的看着女秘书。

    女秘书连忙解释道:“木董,这真的没办法,他去的是国外,你也知道我们在国外可没有任何的办法。”

    “行了,我知道了,那国内呢?”

    “非常顺利,一月上半月,我们再次销售出15万台vcd机和20万台bb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月销售总额应该超过了5个亿,而且净利润更是赶超往年数年的总和。”

    然而在原本的历史中。

    天想销售的收入从1990年的2亿元急升到1996年的25亿元,净利润则从889万元上升到3476万元。

    没有一次超过上亿的。

    原因还是那个,当时的计算机太贵了,而私人不说买不起,而是买来压根就没多大的用,最多就是玩玩排雷,其他的无非是打个科学算命的招牌用来摆摆牌面。

    学习?

    这除非是脑门被驴踢了才会做这么蠢的事。

    “很好!”木志善一拍办公桌站了起来。

    接着来回的在办公室里转着圈。

    他在考虑一个问题。

    一个深刻的问题。

    一个关乎天想未来发展的问题。

    那就是——要不要彻底放弃计算机这一行业,完全杀入vcd和bb机这两个新型行业。

    因为,这里面的利润是真的要比那该死的计算机可观的多,何况……

    木志善想起了他以前的战友,如今的心头刺李光南。

    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价值。

    如今汉卡已经被红星厂彻底玩死了。

    大家装电脑再也用不上那东西或者很少用上。

    如今市面上大家通过光驱直接把输入法安装进计算机。

    或者还有如今的硬盘也有最开始的以m为单位,便成了以g为单位,大家也不在乎那几十m的空间。

    可李光南前一段时间还想着要160万来开发新型的汉卡,虽说这几个月,天想跟着卖vcd和bb机已经变的不差钱了。

    可谁的钱也不是炮火打来的。

    为此,天想公司很多人都对这事有很大的意见。

    特别是来自京师天想的运营主管历勤,他的质疑。

    而他们俩的恩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1991年的时候。

    当时历勤与木志善均已知道“技工贸”道路不切实际,而“贸工技”道路才是天想未来发展的道路。

    特别是在这次的vcd和bb机的销售之后。

    在发现这短短的三个月赚的钱比他们以前的十年还多的时候。

    他们更清晰地发现李光南立项太多的致命问题,同时也知道天想根本无力纵容李光南几十个项目一起上的“乱来”。

    或者说,那些项目都是一些只会吞钱,而不会赚钱的无底洞

    因此历勤改组了一些部门,设总工办,建立立项制度,定出研发的指导思想。

    甚至他暗示工程师们必须分清研发是种“西瓜”还是种“芝麻”

    是不是应该有重点

    一年是不是就做有数的一两个重点项目

    等等一系列的手段来限制李光南的科研经费与项目。

    而这些手段也非常成功,在得知只要抄袭红星厂的产品,不用花费任何成本就能赚大钱后。

    以前的中立派和一些原本支持科研的人员纷纷倒戈,特别是在曹鹏云提高红星厂科研人员收入后。

    让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开始变的格外突出。

    这个世界,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天想内部也是如此。

    开始大家都拿差不多的工资。

    所以没有多大的矛盾。

    而因为曹鹏云的骚操作,科研人员一直在公司闹着要和红星一样。

    而公司其它人员,也闹,因为当然也简单,以前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凭什么你们就要和红星一样。

    如果你们能像红星厂那样弄出两款大火的产品出售,大家也许就没那么多的意见,可是这次现实却告诉了他们,不用这些技术人员,天想只要照着抄作业,同样可以把公司经营的很好,甚至要比以前让那些科研人员发大钱研究的还要好。

    特别是去年一整年投入到汉卡的研究经费,因为红星的介入,让所有的资金全都打了水漂之后。

    双方的矛盾,就更激烈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