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这年头项目真多
果不其然。
真正想要地块或者房子的人,选好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标后,就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关系,找销售的表哥、找主管的邻居、找老板同学表嫂的外甥女,尽量要点优惠。
公司那边按照陈文学的意思布置下去,将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老板的关系网适当透露出去,以便客户们按需搭线。
藤南县那边也如法炮制。
销售业绩很快打开。
这个时候,一个问题显露出来,人不够用。
主要是高级管理层的人才不够用。
公司办公楼马上就要落成。
以后采石场和加工场的管理部门都要搬到公司办公楼那边去。
采石场和加工场的管理人员已经有了。
现在缺乏的是房地产方面的管理人才,以及采石场、加工场和房地产三大块协调管理的人才。
都是高级管理那种。
陈文学想到了岳老板,岳彩石。
他是本地人,人脉广,做高级管理是合适的,就是不知他愿不愿意来。
陈文学跟韩卫东和韦淳说,岳老板本来就是股东之一,也确实做了不少贡献,后来他之所以退出,是因为暂时看不到前途。
现在拉他加进来,他碍于面子,是不会同意的。
如果愿意出任公司的高级管理一职,打算给他开出特别薪酬,相当于小股东的幅度。
韩卫东和韦淳对此完全同意。
“尽量让他重新加进来吧,一起创未来!”
两人表示。
陈文学和韦淳一起去找岳彩石。
对两人的到来,岳彩石十分热情,对加工场乃至公司的发展,岳彩石更是赞誉有加。
但当陈文学说到希望他能到公司帮忙,最好是重新加入团队的时候,岳彩石却一再推辞。
看得出来,他已经不是碍于面子的问题了。
“我已经有了新的项目。”
岳彩石踌躇满志地说,“不用多久,我也要忙得团团喽。”
原来是这样。
陈文学说:“抓住机遇发展这是好事。作为老伙计,我衷心祝愿你马到功成!”
至于岳彩石的新项目是什么,陈文学没有追问。
他觉得如果方便说,对方就一定会说,否则就没必要问。
这是生意上的规矩。
就算老朋友也是如此。
“多谢陈老弟,等到有了眉目的时候,我再和老弟分享吧!”
岳彩石满面笑容地说。
大家都忙。
既然各有各的路要赶,陈文学也不想坐太久,过一会便告辞了。
回来的时候,陈文学一边开车一边问韦淳。
“你不是有个战友在石窝吗,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
“叫杨立帮。”
韦淳说。
“他人怎么样?”
陈文学觉得从队伍上回来的,应该不错。
说起战友杨立帮,韦淳顿时滔滔不绝。
说他这位战友到队伍上第一年便当了班长,方方面面特别优秀,本来是要提干的,因为惦记着女朋友,主动放弃了机会。
哪知回来的时候,女朋友却又跟人去了广城,黄鹤一去不复返。
“那你问问他,愿不愿意来我们公司吧。”
陈文学说。
“好的,回头我马上去找他。”
韦淳高兴地说。
回到加工场的时候。
韩卫东正跟几个人在接待室聊着什么,显得甚是热烈。
桌子上摆着一大堆资料。
有文字有图案。
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客人来商谈项目,商谈合作事宜,已是习以为常。
“文哥你看看,这个项目还真是有点意思。”
韩卫东将资料递给陈文学。
这年头项目可真是多啊。
陈文学拿过来一看。
是一些报纸的剪贴资料,“盘古开天惊世篇”“本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发明”“以水代油”等标题和内容赫然入目。
看到这些东西,陈文学的脑袋“嗡”了一下。
这是个大骗局!
但他没有说出来,而是坐下来看看那几个人怎么表演。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确实非常了不起!”
韩卫东看着陈文学兴奋地说,“科学上的事情真是没有边界啊。”
陈文学感到真无语。
只好点点头淡淡地说:“如果真有这么厉害,那确实不简单。”
那几个来人看出来陈文学才是这里的老板。
于是一齐围过来轮番轰炸。
权威专家现场鉴定、媒体记者追踪报道、电视专题片……
等等。
各种牛13得很的东西都摆了出来。
几乎就是,如果你还不信,那就是你过于无知,甚至是弱智的意思。
“陈总,这个项目现在已经有300多家企业加盟进来了,这就是时代风口的。这样的机会不会永远都有的。”
他们也提到了时代的风口。
陈文学忽然笑了起来。
他知道,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拿钱来。
看到陈文学笑了,那几个人以为他是动心了,不禁形喜于色。
“陈总真不愧是大老板,眼光深远,一眼就看出了商机!”
“那是肯定的,要不然哪能在短短时间内就创下这么大的产业呢!”
“成功者必有其独特之处!”
好一阵奉承加吹捧。
你还别说,奉承和吹捧真是叫人听着舒服。
如果这几个人不是骗子,那多提神呐。
“好了,这个事情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
陈文学冷冷地对那几个人说道。
他不想让他们误会。
也不想在自己的场所里跟他们撕破脸皮。
那几个人听了。
感到有点儿不大对劲,却又不知陈文学到底是怎么个想法,莫非大老板就是这种脾气?
只好先撤。
“陈总,那我们等你的好消息!”
不忘补上一句。
那几个人走后,陈文学马上跟韩卫东等人详细说了“水变油”骗局的由来,以及即将面临的结局。
包括那些声称现场鉴定的专家,是怎么被骗的,陈文学都跟大家详细地说了。
多数人听了陈文学的解释,都觉得这骗局太离谱。
以后要擦亮眼睛,不能上当。
但其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情绪低落。
就是韩卫东。
陈文学明白他此刻的心情。
一是听了那几个人先入为主地“洗脑”了那么长时间,一下子难以转过弯来。
二是本以为抓住了一个惊世大项目,助力公司进一步腾飞。
这是任何一个股东的愿景。
哪里料到,陈文学一盆冷水浇下。
情何以堪。
陈文学他是景仰的,但在景仰之中,又隐隐希望,这一次文哥会不会百密一疏,有点什么差池?
哪怕只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