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重新来过 > 第73章 淘金路上同行人

第73章 淘金路上同行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花岗石项目至少还可以做二十年,而且是可以赚钱的,这没有问题。”

    陈文学解释说,“但以王总对财富的追求而言,这项目不适合你。”

    “怎么说呢?”

    王总似懂非懂地问道。

    陈文学说:“你早已完成资本积累,理当去更为广阔的天地施展身手,何必盯着这几块石头呢?这是西瓜和芝麻的区别。”

    “那照陈老弟的意思,这花岗石项目只不过是芝麻,还有更好的好比西瓜一般的大生意?”

    “是的。”

    陈文学肯定地点点头说。

    “愿闻其详。”

    王总显然对陈文学的话很有兴趣。

    “房地产。”

    陈文学说,“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暴利行业,而且总规模大得惊人。介入越早,获利越大。”

    王总问道:“按陈老弟的意思,房地产方面应该怎么做,如何赚钱呢?”

    这不能怪他一个大老板也对房地产毫无概念,毕竟这个时代房地产这玩意还刚刚冒头。

    陈文学告诉他,首要的就是先把地拿到手,当你手里有了地的时候,很快就会明白应该怎么做。

    可以建成房子卖给市民,也可以建成商业中心,出租铺面赚钱,或者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还可以把手里的地块高价转让……

    听上去很美好。

    可是。

    王总却觉得相当迷茫。

    建成房子卖给市民,说得倒是轻松,可是卖给谁啊,扳起指头算算,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方会有多少人能买得房子?

    那是房子啊!

    现在几块钱的衣服大家都喊贵,都磨破嘴皮想少一点再少一点,哪怕只少一两毛都好。

    那房子得多少钱啊!

    买得起而且又愿意买的人,只怕寥若晨星!

    “陈老弟,我说的都是实话对不对?”

    王总一边喝茶一边说。

    心里想,有的人说你陈老弟眼光独到,料事如神,看来也不怎么样呐。

    陈文学点点头说:“没错,你说的都是实话。但那只是符合当下情况的实话。”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

    特别是我们这个黄金遍地的时代的,是飞速发展的。

    一个地方发展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什么,就是高楼林立、建筑成群!

    那些高楼、建筑不需要用地吗?

    不是人们建筑而成的吗?

    难道那些地块都是免费的吗,那些建筑都是人们无偿建起来的吗?

    这里面的利润空间非常大,你知不知道!

    你卖一万条裤子都比不上卖一套房所挣的钱你知不知道!

    “王总你回忆一下,十年前的广城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样的;那么三五年或者十年后它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王总你再想想,今年五块钱一条的裤子,去年也是这个价吗,明年还会是这个价吗?”

    陈文学这一番话,令王总陷入了沉思。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陈老弟,这就是你所说的大势是吧?”

    “对啊。”陈文学说,“你信不信,不用多久,好点的衣服要卖到一百元以上?”

    王总觉得这个真的是有可能。

    一套“的确卡”外套,去年是32块,今年已经要35甚至36块了。

    时近中午。

    王总非要拉陈文学到外面“小酌”一下。

    “我们边吃边聊。”

    王总有个特点,几杯小酒下肚他的思路就会变得开阔起来。

    这也是他非要拉陈文学到外面小酌的原因。

    听完解释之后,总体上,他对陈文学的观点已经慢慢有所接受,有了不小的兴趣。

    此人并非信口雌黄!

    几杯酒下肚后,王总心里明亮起来。

    同时也产生新了的困惑。

    “陈老弟,咱俩交情并不深,可以说只是一面之交,你就跟我讲了这么多。这些事情我相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老实说连想都没想过。

    我直白地问一句,你就不怕说漏了嘴?”

    陈文学对酒的兴趣不大,只是小抿一口。

    他知道王总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早已成了人精。

    有的话带着弦外之音。

    “王总的意思,是不是担心我忽悠你?”

    “哈哈哈哈,哪里哪里,陈老弟真是爽快之人!”

    陈文学放下酒杯。

    “这是个伟大的时代,也是黄金遍地的时代,不管哪一行都有淘不完的金子。

    我陈文学一个人淘不完那么多金子,也用不着淘那么多金子。

    这是一。

    另一方面,既然山上有那么多的金子,那在淘金的路上,如果只有一个人踽踽独行,连个分享快乐的人都没有,你觉得有意思吗?”

    淘金路上需要同行人。

    即便是人精,王总也对此深深地赞同。

    “是的。就跟喝酒一样,如果独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喝的纵使是玉液琼浆,就算喝到天亮也只有寂寞!”

    陈文学接着说:“实际上还有一层意思,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去淘金,搞不好别人会以为我淘的不是金子,而是一文不值的石头。”

    “哈哈,老弟说的极是,我明白了!”王总茅塞顿开地说,“做事情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

    王总端起酒杯:“老弟,我敬你!”

    下午。

    陈文学带王总去同溪广场的施工现场。

    工人们正在铺设花岗石板材,已经完成五分之一左右的工作量。

    陈文学指着堆放在施工现场的花岗石板材,告诉王总说,那全部都是他们免费赠送的。

    “在藤南县那边还有一个更大的文化广场项目,所有板材也都是我们赠送的。”

    王总听了感到非常惊讶。

    难道做房地产项目就是免费赠送材料,这是做公益还是做生意?

    “王总,这叫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

    陈文学接着将自己的构想跟王总细细地说了。

    王总越听越兴奋,频频点头称是。

    “这么说,我到广城也要送板材让他们建广场,是这样吗?”

    不。

    陈文学告诉王总,广城的是大城市,你们做的也必须是大项目,你们的大项目在哪里,哪里就是热点。

    当然大项目中也必须有广场,或者类似广场的公共设施。

    做生意不能眼里只有生意。

    就像开车一样,不能只盯着车,也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小段路。

    这样生意才能做得大,车子才能开得稳,开得远。

    “现在广城的开发正在起步阶段,所以你们是制造热点而不是围绕热点。这也是越早介入越好的原因。”

    陈文学对王总说。

    王总听了,紧紧握着陈文学的手,诚恳地说:“认识你,王某三生有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