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你无法理解的先知
这几个人是从南方的大城市来的。
他们问陈文学等人,挖这些石头是打算干什么用的。
陈文学告诉他们,这不是普通的石头,这叫花岗石,是建筑装修用的上好材料。
“简单一句,就是卖钱用的。”
来人听了显得甚为吃惊,互相对望一眼。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石头,嗯,花岗石吧,能够卖钱,会有市场前景?”
陈文学用手指指自己的脑壳:“脑子是个好东西,眼光也是。”
几个来人一听,不淡定了。
“这都是你自己分析出来的结果吗?”
“那是当然。”
当他们得知陈文学等人已经包下了附近几座荒山,准备大力开发花岗石的时候,完全把折服写在了脸上。
“能请教您的高姓大名吗?”
“我叫陈文学,耳东陈,文学艺术那个文学。”
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的来人上前紧紧握着陈文学的手,连声说:
“人才,真的是人才!”
他告诉陈文学等人,为了花岗石这个项目,他们公司整整进行了两年的市场调研,直到上个星期才决定上马。
“没想到你们居然已经着手做了!”
然后他们又说。
“不过你们这样只卖原石,也太浪费了,赚不了几个钱的。”
陈文学听了摇摇头。
“不,我们不是只卖原石,我们也加工成品的。”
“哦,真的吗?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
陈文学说。
当几个来人看到陈文学他们加工出来的成品时,完全是被镇住了。
关于花岗石成品的样式,他们公司的顶尖团队经过大量的调研,设计了无数种样品。
最后确定的样式,是整个公司的高层引为自豪的。
同时,在批量生产之前有关方案严格保密,严防外泄。
现在一看陈文学他们生产出来的成品,完全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如果眼前的的成品打100分,他们公司的设计样品顶多只能打个及格!
完全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的震撼。
对此,陈文学内心不免有着小小的得意。
切。
我这些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设计理念,比你们公司的样品可是超前了几十年呐,你们被甩多少条街,我也数不出来。
哈哈。
“陈老板,你们的订单都满了吗?”
来人问道。
陈文学如实相告:“我们目前还没有订单呢,先把产品搞出来再说。”
“那好,你们的产品我们全部要了,现在就签合同吧!”
“那敢情好啊。”陈文学内心大喜却表面平静地说。
看看,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一个看来是领头的来人,向陈文学伸出双手:“我叫苏楠,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原来,苏楠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在建筑业务中,部分高端客户提出,要用花岗石作为装修材料。
有这种需求的客户逐渐增多。
可是这种材料在当前的市场上非常稀缺,很难买到。
既然市场有这种需求,这种材料又难以买到,那我们公司自己开发这种材料,岂不是两全其美?
当初开发这个项目的提议,在公司内部也是有争议的。
反对的人觉得,开发材料不是公司的专长,万一失败了,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拖累。
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为好。
赞成的人认为,没试过怎么知道就一定不行呢?
可以做小一点规模,先满足本公司的需求。
于是他们公司便开展了专项的市场调研。
发现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市场。
前景看好。
所以便决定上马花岗石项目,由苏楠全权负责。
而现在。
看到陈文学他们的产品这么好,远远胜过公司顶尖团队设计出来的东西,那还生产个毛毛。
你一生产出来就是个淘汰品,就是个笑话。
不如直接从这里购买,不但省下一笔开发费用,还规避了风险。
何况还有那么人反对开发。
苏楠说的“你们的产品我们全部都要了”那只是一时口快而已。
真正签合同的时候,就相当务实了。
陈文学提醒苏楠,他们所包下山头的花岗石储量,绝对不是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消化得了的。
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但也不能把对方放在火上烤。
这是陈文学做事的原则。
听了解释,苏楠对陈文学更是刮目相看。
心想这个人不简单,值得长期合作。
最后合同规定,陈文学他们的产品,在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满足苏楠一方即南国新时代建筑工程公司的需求。
而现在,南国新时代建筑工程公司是唯一的买方。
对了,原来陈文学他们做花岗石项目,包括后来的加工场,由于时间比较仓促,连个名字都没有起。
现在要签合同了,才想起这码事。
“就叫同溪红。”
陈文学一锤定音。
同溪红石材加工场,这名字挺好,大家一致赞同。
谁能料到,“同溪红”这三个字后来红遍大江南北,成为炙手可热的建筑石材品牌。
当然这是后话。
以现在的加工规模,单单是南国新时代建筑工程公司这一家公司的需求都未能完全满足。
更遑论其他。
所以陈文学他们暂时不必考虑开拓市场。
而是谋划多上设备,加大生产进度。
即使是现在的小打小闹,对一个刚刚起步的加工场而言,业绩也不容小觑。
一车车的花岗石装修材料成品从加工场上拉走,一扎扎“大团结”进入腰包。
嗯,这感觉蛮不错。
至此,花岗石项目的曙光已经明明白白地照到了身上!
不但岳老板等合伙人感受到了强烈震撼,当地村民也无法淡定了。
你以为人家挖石头是个傻冒。
其实傻冒的是你自己。
你以为人家挖的是一无用处的硬石头,其实人家挖的是未来,挖的是你无法理解的先知。
山上的石头是值钱的!
村民们终于明白。
明白之后自然就会有人眼红。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眼红归眼红,山上那么多石头,你眼红你也去开发呗。
你自己的山上也有石头,你也去开发呗。
可你拿什么去开发?
你把自家泥头房子拆了去卖,只怕也买不到半个机械,你开发个锤子。
所以村民们的主流观点是,我的山上也有石头,哪天有大老板也来开发开发那就好喽。
好好等着祖坟冒青烟吧。
当然。
除此之外,也会有人从另外的角度去表达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