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表姑上门
齐逸在画艺方面的造诣已经超越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范畴,称得上一声画师。
他最擅长的是用特制的毛笔在屏风、墙体、石壁等宽阔之地作画。
只是那些地方有时候不好下笔或是不易保存,为此,金牡丹特意为他准备了巨幅卷轴,摊开的时候能遮住整面墙的尺寸。
齐逸作画的时候会把卷轴悬挂在庭院中的墙壁上,抑或是直接在平整的空地上摊开。
卫衡在欣赏完他的画作之后,又在取材方面给他提出了几个建议,齐逸一时兴起,当即另作一幅。
如此,在庭院中吹了一整日的冷风,卫衡的风寒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
行军打仗的时候更恶劣的环境都经历过,他并未把一个小小的风寒放在眼里。
为了避开俞家人,他错开用膳的时间,踏着星光回到酒肆,沐浴之后,如同前一晚,在地上铺好被褥,背对着俞静宜躺进去。
俞静宜看着他的背影心道,两人若能这般度过一年便好。
……
翌日醒来,卫衡觉得头更沉了,便没有凑到俞静宜身前,收起被褥,穿戴整齐,直接出门。
迎面遇上青荟,恰巧又打了一个喷嚏,眼眶泛红,他把同样的借口又用了一次。
青荟给俞静宜梳头发的时候,提了一嘴:“姑爷许是花粉过敏,天儿越来越暖了,往后可能要更严重。”
俞静宜面上一怔:“去年你去山里采了那么多野花回来摆在房里,怎么不见他有过敏的症状?”
青荟恍然忆起这件事,推测道:“会不会只对某一种花过敏?”
顿了顿,又道:“在灵溪县的时候,家里没有白玉兰。”
“或许是吧。”俞静宜含含糊糊地应道。
上辈子都没有过敏,这辈子自然也不会,她不好直说。
“回头我去问问姑爷,如果是的话,奴婢就把花都采下来。”青荟的想法简单又直接。
梳妆好后,主仆二人来到店里用膳,又不见卫衡。
一家子也只有早膳的时候人比较整齐,两日都不见人,郭芳蕊不免有些在意,放下粥碗道:“卫衡是不是太拼了,怎么连饭也顾不上吃,这样下去,会把身子熬坏的。”
俞景山默了默,对俞静宜道:“等卫衡回来你跟他说说,日子要慢慢过,钱要慢慢攒,别太心急,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
在灵溪县的时候,一家子守着一个小酒窖,本以为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若非大房做得太过分,也不会走到这一步。如今,酒肆能有稳定的进账,供一家子吃穿,俞景山自觉已经很满足了,只盼一家人能够整整齐齐,平平安安。
“我知道了。”俞静宜应下。
她有意与卫衡保持距离,连交流都很少,但她知道,卫衡为了拉近两人的关系做了很多努力,她不想卫衡因此出什么岔子。
上辈子的事,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她对卫衡谈不上什么深仇大恨,希望他好好的。
生意方面也不打算仰仗一个注定会离开的人,等她能站起来,就自己去操持。
早膳后,孔迎蓉登门。
除了下喜帖,参加婚宴,两家人再无其他往来。
若俞家老太太在的话,还能多聊几句,可老太太因为婚书的事丢尽了脸面,连婚宴都没到场,大房大爷带着儿子露个脸,当日就回去了。
孔迎蓉本以为婚宴忙完了,郭芳蕊会主动求上门,可左等右等都不见人,家里的生意每日都要用酒,多一日就要多花一日的钱,她实在等不及就自己上门了。
早间的酒肆冷冷清清。张时还在牢里,连个跑堂的都没有,青荟一个人做清扫,顺便帮零星的客人打酒,两个帮工窝在后厨忙着处理食材,郭芳蕊调配腌料和酱汁,俞景山去酒窖装酒封坛,俞静宜选了几个简单的方子,在客院里酿制第一批药酒。
一家子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孔迎蓉一进门只看到一个丫鬟兼掌柜和伙计的活,心里登时涌出一个念头——这店要完。
第二个念头是幸好当年没有嫁给俞景山,也就只有俞景山那个只会酿酒的憨子才能把一间好好的店铺打理成这样。
第三个念头是傻人有傻福,能得卫衡那么个女婿,不然连店都开不了。
青荟认得孔迎蓉,赶忙去请郭芳蕊,郭芳蕊放下手头的事,穿着干活的衣裳把孔迎蓉迎到后院招待。
行走间,孔迎蓉见郭芳蕊一身素净的打扮,未着环佩,心中鄙夷,就算来到城里还是一副穷酸相,上不了台面。
落座后,郭芳蕊亲自给孔迎蓉沏了一杯茶。
孔迎蓉捻起茶杯,在唇边过一下,一滴未沾便放下了,面色如常。
未沾,就是看不上。
对此,郭芳蕊见怪不怪,孔迎蓉在灵溪县的时候就是这番作态,吃穿用度极为精细,一般的都看不上眼,入口之物更是慎重,她肯把茶杯端起来就是给面子了。
“在这云州城里,从血缘关系上讲,我们两家再亲近不过,往后可要多走动。”
孔迎蓉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说出来的话倒是十分耐听,
“生意上的事我同相公说了,相公说自家人,自然要帮忙。”
郭芳蕊不卑不亢地表达了谢意。
虽说现在只是市井人家的娘子,但高门大户的礼节已经融进骨子里,端看场合。
孔迎蓉道:“店里生意好,用酒量大,往后二斤装的酒,每月送两百坛过来,客人喝着觉得好,你这酒肆的名气也就打开了。”
郭芳蕊喜出望外:“要哪种酒?”
每种酒的价格都不同,最便宜的是散装酒,外带的话要自己准备酒壶,再来是坛装的,坛装的还要看年份,有没有经过勾调。
孔迎蓉唇角含笑:“能来我们店里的,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自然要好的,就以前自家用来招待宾客的那种,价格也按那个走吧。”
闻言,郭芳蕊浑身一僵,心里“咯噔”一下。
在灵溪县的时候,宋家只有三口人,宋玮多半时间都在云州城里,偶尔回去那么几次,在自己家里喝点酒,都是不要钱的。
若是用来招待宾客,就给个成本钱,既是自家人,付出的劳力就不能算了,所谓成本钱就是粮食和酒坛子的钱。
若是用来送人,需要年份高的,会额外再添几个钱,仅仅是不倒贴的程度。
以前用的少,看在亲戚的份上也就罢了,如今搬到城里开了店面,开销也大,雇佣伙计,缴税,车马费,哪样不是钱,不仅仅是干点体力活的事,按照那个价格别说是赚钱,还要倒贴。
每月一开门,先贴出去四百斤酒,生意不用做了。
这……哪里是帮忙呀!
孔迎蓉一副善解人意的口吻:“我知道这事儿你一个妇道人家做不了主,把我表哥找过来谈吧。”
孔家本是乡下的农户,俞家老太太在俞家站稳脚就想把侄女也嫁到俞家。
老太太算盘打得响,大儿子要找一个能够帮忙撑起门户的县里人,嫁给小儿子最合适。
为了撮合两人,经常把孔迎蓉接到家里小住,两家人也是心照不宣了。
不曾想,半路出现个郭芳蕊,只能作罢。
那个时候两人年纪都小,要说感情,也是兄妹情,但提起这事儿,俞景山心中还是有几分愧疚。
孔迎蓉笃定俞景山不会拒绝。
郭芳蕊在酒窖里找到俞景山,把孔迎蓉的来意说了一下,然后道:“这事儿可万万不能答应,女婿为了生意起早贪黑,连口饭都吃不上,女儿为了增加进项,费尽心思研究药酒,你可不能给咱家拖后腿。”
俞景山点点头。
他不指望从孔迎蓉那里赚钱,也不想倒贴。
孔迎蓉岂会猜不到夫妻两人的心思,早有准备,不等俞景山开口,就先发制人:“开门做生意,自然都想多赚点,表嫂不愿意,我能理解,你们刚刚搬到云州城,也是不易,我这个做表妹的也不能袖手旁观,这样吧,车马费我们出,每坛再添五钱,算是我这个做表妹的一片心意,往后有机会,我会让相公多帮你们介绍一些客人。”
毕竟隔了一层关系,郭芳蕊不曾当面表态,孔迎蓉一张口就给她扣了一个“她从中作梗,想多赚钱”的帽子。
郭芳蕊听着自然不快,但又不能反驳,她确确实实不同意,换做谁也不能同意。
再说,从前卖六两银子的酒,现如今能卖到八两,孔迎蓉从前只给一两,现下开到一两五钱,还摆出一副“扶贫”的姿态,郭芳蕊就更气了。
换做外面的人,直接撕破脸打出门都不无辜,偏偏两家人有亲,不仅要受着气,话还不好接。
俞景山僵在那里,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孔迎蓉继续道:“表哥,你知道你那表妹夫是个有本事的,与城里几间有名气的酒楼和客栈的东家都相熟,像是聚源楼,云梦阁,客来乡……让他去打个招呼,就会与你们合作。”
意思就是,不能从宋家赚钱,能介绍几笔生意也就顶了。
俞景山刚要开口,俞静宜操控轮椅进入客堂:“表姑来了。”
上辈子她爹娘莫不开脸,加之听信了孔迎蓉画的饼,就应下了。
而宋家呢,不仅没有给他们家介绍生意,还把自己用不完的酒拿去转卖。
那些有名望的大酒楼,自然早有供货对象,哪里轮得到俞家。于宋家来说,两家人的血缘关系摆在那里,不需要花心思维护,或是更近一层。
无论宋玮有没有能耐搭这个线,压根就没打算做这件事。
俞家想取消合作,孔迎蓉就告到俞家老太太那里去,老太太本就对酒肆有心思,借机跑到酒肆大闹了一场,回到灵溪县后,四处宣扬,俞家二房心黑,不顾念亲情,做生意不讲信誉。
他们家占着理,可总不能跟在老太太后头一个个去解释。
这就导致对外声誉受损,还被亲友指摘。
上辈子俞静宜不在场,事后得知已经来不及了。
她刚刚在配药,冷不丁想起这一出,就急急忙忙赶过来了。
万幸,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