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活字印刷
感叹完后蜀一事,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
仗暂时算是打完了,但几乎是前后脚收回的北汉跟后蜀,朝中事情多如牛毛。
赵匡胤忙得脚踢后脑勺。
北汉好在政权交接得快,百姓也并不是太伤筋动骨。除了太原城,其他地方都是完整的。
又有一系列抚民的政策下去,原北汉国内还算稳定。
宋国现在已经直接接壤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辽国睡王不事朝政,但手下能臣并不是食素的。
从北汉降了以后,就时不时的派辽兵在边境上扰民。
赵匡胤最忙的部分就是调度军队一一击退犯边的辽军。
后蜀孟昶也正在来京的途中。
一派的和平景象。
几个人聊完也就丢到脑后去了。
“娘,看。我弄的。”
五郎因为印刷坊一事,经常汴京跟木石村两地跑。
这会在木石村过完年又跑了上来。
“你要刻印章?”
李冬儿拿了五郎递过来的一块方形小木头端详了一会问道。
“嘿嘿,不是。”五郎又拿出一个像木石村学生练习写字用得沙盘一样的盒子。
四四方方的。一打开,里面排得整整齐齐的都是同样的方形小印章。
刻着各种各样的反向凸字。
李冬儿一下子就楞住了,活字印刷要来了么,这可真是猝不及防的。
“这下子,印报纸,终于不那么费版了!”
谢嘉上一看就懂了。
小报每天都要雕版,多的时候也就是印二百来份。
一堆用过不能再用的雕版塞在库房里,五郎特别心疼。
这会可算是找到法子了。
“认识字的人太少了,雕版的大匠认字么?”
李冬儿问道。
“啊?不认字。。。”
五郎呆住了。
“这样弄固然省了雕版的功夫,但每印一次都要重新排版,排完版还要校对,不认字的人做不了的。”
五郎捧来的盒子里是排好的一首《琵琶行》,这是一首长诗,活字雕得比较小,分了上下两排竖横排。
李冬儿随手调换了几个活字,再递给五郎。
“你看看,你要多长时间能找出来?”
一刻钟后,五郎满头大汗才把整篇校对完毕。
“反向字,太难辨认了。”
雕版大匠现在坊里有两个,都是目不识丁的,他们能把版雕出来靠的就是临摹,这要是单独拆了字出来,岂不是每次排版前都要玩个把时辰拼图?
“不但如此,你印一份小报,有时候字数多些,有时候字数少些,要是这活字木章大小定了,你的盒子要配好多款大小,纸张呢也一样,要是盒子固定不变,纸张固定不变,你的活字木刻就要备好多套,才能塞进盒子里。”
李冬儿接着往下说。
“还有字体,小楷,大楷,小篆等等。几千个字,还有些常用字同一篇文章里不止出现一次,要刻一两万个活字。”
谢嘉上一下子懂了,又用敬仰的眼神看了李冬儿一眼说道:
“木头雕得活字冬冷夏热还会开裂,用铜铁又很贵。。。。”
五郎被打击得几乎不想说话了,他原以为自己想到了一个绝世好主意。
“不止如此。
木章排印,你看,不管你一开始排得多整齐,这纸覆上去印一次两次,刷子刷过去,这章跟章之间的缝隙就会微微的开始有差距。这版面越到后面印出来的字距行距越来越大,或者参差不齐。
刻字也很讲究,每个人刻字的手感不一样,每个字可能也不一样,一整套同一个人还好,一旦这人不在,缺字了重刻,印出来那个字就会很突兀。
就算同一个人,也不能保证字都一样大小轻重,这墨刷上去了,印出来浓的浓,淡的淡。”
李冬儿刚刚说完,五郎就彻底萎了。
“舅母真的是个奇人。”
谢嘉上都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自己的感觉,李冬儿像无穷无尽一样。
“只是生活经验。也不是没去看过你们的印刷坊。”
要想苏活字印刷术的话,李冬儿早在五郎打算开印刷坊的时候就苏了。
经济效益不行,太不行。还有许多难点。
这会是古代,识字人都是奔着科举去得。哪有读书人自降身份来做一个排版的工匠。请了也得是高价。
雕版大匠不用认字,雕一块版给一块的钱。类似木匠,他们看字就是花纹,还不用像木匠一样需要懂一些数学,几何,构图之类的基础知识。所以雕版匠都不贵。
就从人的这个点,就已经限制了活字印刷。
另外,这古代的书,其实来来回回就是那些,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一次雕版可以用数十年。重复了又重复的印。
买书的人也少,整个读书人阶层能占多少比例,书籍类更是以户为单位来收藏的。还能代代相传。
藏书方面大家还倾向于手抄,就连后世,一个有名的人的手记,可比印刷品值钱多了。
只是话说回来,因为经济足够发达,才催生了小报,话本之类这种短期的文化传播媒介。活字印刷还是有生存空间的。
“虽是有诸多问题,活字印刷也不是没有可为之处。”
“五郎也不用灰心,我觉得还行,刚刚舅母说的几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啊。”
李冬儿的话跟谢嘉上的话,几乎同时间说了出来。
五郎眼睛又亮了起来。
“嘉姐儿来说。”
李冬儿笑着就放手让谢嘉上指导五郎。
谢嘉上想了想,找了一张纸,摆到了五郎面前。
“嘉姐姐,你说,你说。要是能行,我也给你打一个金项圈!”
“哈哈哈,跟你给祖母打的凑一对?”
李冬儿笑死了。
“祖母的是观音坠子,嘉姐姐可以打一朵牡丹花。”
“算你吧,说话算话,嘉姐儿记得要。”
【小科普:活字印刷术在应用方面,一直到清朝,都没有成为主流。
但却经过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15世纪在欧洲发扬光大,直接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进程。
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字太博大精深的问题,英语系只有二十六个字母。都是排列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