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雅致
到家的当天晚上,关老太太居然不在家,关四郎也不在。
“义母跟谢家老太太一见如故,这都去第三回了。四郎不放心,也每次跟着义母一起去。要么就是谢家老太太过来,这俩,好得一个人似的。蜜里调油啊。”
家里坐镇的是荔枝。
“哈哈,娘还有跟人这么好的时候?”
关羽长大感诧异。
“一开始的时候还没。
就义母留谢老太太吃饭,谢老太太吃了两大碗水滑面,说,以前嫁了谢家,一家子吃饭都没吃到过一次顺嘴的。
这做人新媳妇的,跟着婆家口味走,跟着郎君口味走,老了老了,跟着儿子口味走。
咱家这顿饭是她这些年吃过最合口味的。
义母就此引为知交。”
“这。。。”关羽长。。。
“谢老太太倒是个实在人。”
李冬儿很理解,她刚刚穿过来能吃正常饭那会,跟嫁入别人家的媳妇也差不多,饮食习惯通通都要跟着一大家子走。没有一顿饭觉得好吃的。
关老太太刚刚嫁关老爹那会也是大家族。
怪不得感同身受。
“说了什么时候回来吗?”
李冬儿问道。
“明儿吧,一般也就是呆一晚。你们回来,那我就回去了哦,几个小的都在学院那边呢。今天温老师教乐课,嘉姐儿就也去了,其他没啥事。”
荔枝说着也就起身准备回家。
“等会,还有事没说呢,省得我明儿个还得找你。
蚊香怎么样了?牙香筹我整了个大的,要三千根,你跟妹夫说一声。”
李冬儿顺嘴就把事也说完了,省得还得特意让人过来一趟。
“三千。。。。”
荔枝黑线,牙香筹的配方是独一份,李冬儿说了不能漏出去,所以都是荣家自己做,原来几百也就罢了。
这三千,费死劲了。
“官家给我四贯一根,我给荣家三贯,做不做?”
李冬儿甩出一句。
“做!!!现在就回去说。多久要?
蚊香方子调出来了,取了最便宜的调制的,还挺香的,
就是倒模子费事,石膏也不便宜,我爹说,还不如研磨成末,直接盖印点了熏。一罐子蚊香粉配一个花模印子加一个陶盘。
我跟张大树那边订了几个熏香的陶盘,回头冬儿姐看看行不行。”
荔枝答得极快。
“嗯,怎么熏都行,能熏蚊子就可以,除了最便宜的,再整几个贵的出来,弄多几个香味,花味,果香。
汴京里官家给了块地,我们也做点雅致的生意。
荣家该买人还是雇人的,怎么才不让人偷学了去,你自己想法子,回头量大起来,自己家做不了的。
牙香筹也是,这是海商下的单子,等官家自己弄了海运,这三千还不够塞牙缝的。”
李冬儿给荔枝先提了个醒。
这产业,只会越来越大。
“知道了,我跟岁远商量一下。”
荔枝应了,李冬儿也就放她走了。
“小喜子,五郎跟嘉姐儿回来,你让他们到书房找我。”
李冬儿吩咐完小喜子,又让关羽长带着两个小的整理东西就去了书房。
家里的账要盘一盘了。
这地拿了,李冬儿想了一路做什么生意。
她跟杜太后其实想到一起去了。
嘉姐儿自身并没有优势,除了关羽长这个卸任的前将军舅舅,再没有其他的依仗。
普通皇子妃没问题,太子妃,再到皇后,就不好说了。
权势背景差,那就得有别的东西弥补。
才华跟聪慧,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是朝臣需要知道的。
所以,杜太后才给了这么多钱。
她在汴京逛了好几天街,也是为了这个。
这汴京城里,现在五花八门的,什么生意都有,行行都有人做。
要说像网红冷饮,网红点心这种小生意,那她张嘴就来。但她觉得意义不大,也不符合皇子妃的身份。
但资金有限,这个操作空间局限很大。
杜太后给了地又给了钱,范围大了很多,可还是没有想到非常合适的。
回到家看到荔枝,想起牙香筹,再说起蚊香,就福至心灵。
既然都豪了,那就继续焚香烧钱的路线吧。
穷人家也不会特意为了蚊子去买蚊香,山间野地里弄点艾草不用钱也能熏跑蚊子。
这主要顾客群还是中上层。京城里那群文人雅士,洗不洗澡的无所谓,衣服必须香喷喷的。
既能驱蚊,又有香味,另外价格合适,应该能秒杀一波中下层。
而且蚊香跟牙香筹走的是一个路线,跟药材有关,跟香有关,原材料上有重合的地方也更好控制成本。
正好赵匡胤还应了成本价给她香料。
以香入手,作为皇子妃的产业,非常合适,相当雅致。
就是这个钱怎么花,还是得仔细考虑一下。
先把自己有多少盘出来,再看看怎么分。
到了书房,李冬儿照例还是拿了记事本出来。
自己先做些准备工作。
~~盘点身家的分界线~~
“咱们家回木石村是建隆二年七月。当时三哥跟娘亲你盘的数是钱银两千八百贯,其他折钱约七千三百贯。
七月到十二月只进了一笔,就是太后给的一千贯。
到了年底总账上出了两千一百贯,不过只出了五百贯左右的现钱。其他的都是布匹,实物。
当年年底结余现钱三千三百贯,其他折钱银约七千贯。
建隆三年,村里基本自给自足,房子也盖得差不多了,每个月的整个村子的支出在一百贯左右。
张大树那边的关家窑开始有了结余。全年下来进了有一千五百贯。
其他的零零碎碎的,大约也有三百贯。
今年,建隆四年,支出跟去年差不多,还是一个月一百贯的样子。
关家窑进了两千三百贯。其他的五百贯左右。
这里借贷出去给安家,盖房子的并没有算进来。这笔钱还有四百贯没有还完。
大姑姑出嫁,账上娘亲取走了两千贯。
二哥成亲,娘亲取走了五百贯。
汴京买房子,娘亲花了八百贯。
现在账上余钱一千八百贯。。”
五郎都不用回他的书房查账李冬儿一文,他就全部报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