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言九鼎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言九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八郎一直说到觉得凑够了三百字,才停了下来。

    赵匡胤。。。。

    阿离与有荣焉。

    关羽长搂住九寿就一顿亲。

    李冬儿噗呲一声就笑了出来。

    这对活宝。

    好家伙,拍马屁拍得那叫一个流畅,省了老父亲老母亲多少事!!小孩子家家做这事,啥后遗症都没。

    “官家叔叔,赏什么?”

    九寿从关羽长怀里挣扎着露出一个脑袋,目标明确地问道。

    赵匡胤还没从上百个成语的奉承里转出圈来,顺着就答道:

    “小九儿跟八郎想要什么?”

    “我要这些小木船,哥哥呢?”

    “我没什么要的家里都有。”

    八郎略一思索,还真没什么要的,他唯一想要的,就是少做点功课,可这个官家给不了,总不能让官家找人帮忙给做吧。

    赵匡胤一下子被难住了,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回答了九寿:

    “这还真不行,这木船是大匠做出来算造船本钱的,等比做的,有这个小木船才能算出来造大船要多少钱,配多少人。而且不能流出去,回头奸细学走了造船回来打我们。”

    “啊,真的吗,可我们造得早啊,先把他们打趴下不行吗?”

    九寿觉得这个容易解决。打一次不行,打两次。像她后来去鸡舍寻仇一样,寻多几次,那鸡看见她就秒变鹌鹑。

    “好多奸细,打不过来。”

    赵匡胤答道。

    “双拳难敌四手?”

    九寿又问道。

    对话几句,赵匡胤就发现,九寿不是一个普通小女娃,说话条理清晰,比八郎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回答起来也正式了几分。

    “嗯,双拳难敌四手,而且,要是流出去了,能工巧匠哪里都有,万一对家有能人,造出来了,又改进呢,所以要藏着,这样我们永远比别人强。”

    “哦,”九寿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

    李冬儿也不干涉九寿跟赵匡胤之间的对话,只是捡了一个船模看了起来。

    怪不得九寿喜欢,这船模上面连操浆的小人儿都有,连关节都是可以动的,船桨,船橹,船桅杆全都是活动的。连船身看起来也可以拆卸重新组装。

    “这着实精致,大匠们手可真巧。”

    李冬儿估摸着这又是新的技术改革,船模以前并没有,想必是船大,造价高,国库必须有成本核算才搞出来的。

    “官家叔叔,那我把这次赏赐留着成吗?”

    九寿沉默了一会消化了赵匡胤说话的内容,又冒出来一句。

    “必须得成啊,官家一言九鼎,嘿嘿!”

    关羽长笑着就替赵匡胤答了,他不嫌赏赐多。存着,看能不能要个大船,家里正好没有。

    啊,对,还有小马,不过这个过几天在要,不能跟赏赐混为一谈。

    赵匡胤气结,你都说一言九鼎了,顶不住也得顶啊,这一家子人,除了李冬儿,一个个都是薅羊毛小能手!!

    在船上又消磨了一会就是午饭时间,一群人移师贺楼。

    正好贺楼的顶级乐伎李思思在楼下献艺,两个小的就要求留在楼下。

    让贺掌柜给俩小的找了个上好的观艺位置,大人们直接上楼再谈点正经事。

    一落座,点完菜,李冬儿就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

    “晋王那边如何了,晋王自己去的?那昭哥儿要不要回来住,我那边的吕蒙正今年的解试过了,明年省试,要是中了,八成也不在木石村里继续教书了,剩下的几个老师,我看着一般。”

    李冬儿问道。

    这条是这次上京的重中之重,昭哥儿理论知识打底还是不错的,吕蒙正不知道他身份,还觉得赵德昭应该跟他们一起去解试。

    赵德昭这两年在木石村,潜移默化的,变了不少。晋王也离京去了南平,这时候昭哥儿回京城,李冬儿也没那么担心。

    正好也到了岁数,身为皇子,十二三岁,可以领了朝中具体的事务去实习了。读书万本,不如领一实事。

    要做储君的人,各部都派去实习一圈,其中的猫腻也能懂个大概了。

    “晋王是太后让去的,这朝里,得罪人的事,大家都不愿意干,还要远离京城,没人去,太后就让晋王去帮忙安抚南平。没个三五年的,回不来,传回来的消息是砍了一批了,这大地主是暂时老实了,后面的,不足为虑,但也得看着。

    我打算年底改了年号,然后给昭哥儿封王,回头昭哥儿就回京来吧。”

    赵匡胤也正好想说这事,晋王离京,开封府尹一职不能空缺,他把魏王填补了上去。

    哪怕晋王快刀斩乱麻解决了南平的事,这边的坑没了,开封地界,人走茶凉,以前经营下来的人跟事,很快会灰飞烟灭。

    赵匡胤把自己的计划也交了个底。

    双方家长就进入了两边儿女婚嫁前的你来我往,多少聘礼,多少嫁妆,诸如此类。

    李冬儿把本本第一行划下记号的时候,就听露台传来楼下的哄堂大笑。

    还有大大的叫好声!

    “小郎君!!!再来一首!!”

    “这是又有新秀了?阿离去看看,是哪家的,诗也抄上来。嫂子,为了跟李思思喝杯茶,这些人也是疯了。真真想不到!”

    赵匡胤问道。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李冬儿言简意赅。

    阿离回来的时候带着好几张纸。

    忍着笑,先递了其中一张给赵匡胤并说道:

    “这是字谜,谜面都是两个字。”

    纸上写着:

    【大雨哗哗飘湿墙,

    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

    刘备抡刀上战场。】

    赵匡胤一点也没猜出来,只得递给了屋里读书最多的李冬儿,还吐槽了一句:

    “就这样就叫好了!!不是打油诗么!”

    李冬儿一看,立马就笑得肚子痛,有才,这骂人骂得一点烟火气都没有也是绝了。

    “哈哈哈,挺逗。

    第一句大雨飘进来湿墙,是为无檐,没有屋檐,即无盐;

    第二句无计即无算,也就是没有蒜;

    第三句马儿脱缰,即无缰,没有姜;

    第四句刘备自己都上了就是无将可用,即无将,没有酱料。

    四句说起来一个意思,没滋没味,这是在贬别人的诗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