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 辽国内乱
汴州城扩建后,在周边,建起了节度署衙,在汴河与汴州城南北中心大道也就是现在御街天街的交汇处,修建了一座桥梁,因为处于汴州城之南门,故名汴州桥,也就是现在的州桥。
显德三年,世宗柴荣还发动十万民工,把汴京往外再扩展了一倍还多,使汴京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城都。
这还是这几天李冬儿研究唐会要以及五代会要,新鲜得来的州桥由来。
两次的扩建,到了这会,又开始狭窄了。
这桥头那辆马车像是轮子坏了,无法动弹,双车道被这么一拦,变成了单车道。
这后面就排起了超长的队伍。
州桥下的汴河里的船只,卸下来的货因为塞住了不能及时运走,船也只能停留在码头,连汴河里也排起了长长的船队。
这跟后世的人口膨胀之后天天城市道路建设扩张简直一模一样啊。
“呃,交通司设一个。”
赵匡胤觉得,反正债多不压人,为了心爱的蹴鞠,再多设一司吧。
“阿离,你去看看,找巡城司的人过来看看,马车坏了赶紧搬走,这一堵全堵了。”
“是,官家。”
阿离应声而去。
“按了葫芦起了瓢,总觉得到处都是事。”
赵匡胤特别想吐槽。
“一件件做也不费劲,我们说盖酒楼,也没几个月,不就盖起来了么。
以前有人问智者,何时种树,智者说,最佳:是十年前,此时已可乘凉。其次:此时。
最好的不过此时,此地,此身。”
李冬儿觉得其实最好赵匡胤这么大刀阔斧的砍啊建啊,留给赵德昭一个没那么多外忧内患的国家。
十年后,乘凉人,赵德昭,蔡嘉上,美哉!
“嘿嘿,咱这会挺好,辽国那边乱成了一锅粥了,七月里,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阿布拉人谋反,伏诛。十月,耶律明从弟赵王耶律喜隐谋反,其父耶律李胡受其牵连,囚死狱中。”
赵匡胤幸灾乐祸,这辽国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每天都像听故事。
今儿个杀了谁,明儿个又杀了谁,内侍,随从,族人,朝中官员,接二连三的,几乎没有个消停的时候。
李冬儿心念忽动。
“这是那个外号叫睡王的?”
“荒耽于酒,畋猎无厌,赏罚无章,朝政不视,晚上喝酒,白天昏睡,就是他。”
“那就干他啊!!站着看笑话,不是浪费时间么!”
关羽长当即就有意见了。
一言惊醒梦中人,赵匡胤一拍大腿,
“就是啊,哎哟,我真没想,最近一直忙忙叨叨的,这不是想着把南平,南唐还有后蜀的事了了再说么!昨儿个还收到了南唐清源节度使(治泉州,领漳州)留从效的信,说要称藩归宋。”
“七月有人反,十月又有人反,这耶律明肯定不得人心。
趁着这会干他一票,把你存下来的钱用这里不比拿钱去买好啊。
燕云十六州,这会拿回来,北汉,明年必收囊中。
我大气点,你的白条就不跟你算了,全当我助你打契丹了!”
关羽长急死了,战机稍纵即逝。
趁着人家内乱,去划拉一簸箕回来。
不说打到辽国大本营,把燕云十六州拿回来应该不成问题。
京畿这里十几万禁军,为着拱卫京畿,都原地不动。
外围还有十几万将士,按着之前制定下来的先平南后向北的政令,又因为李冬儿这边出了经济仗的打法,都是原地驻守,现在都闲得蛋疼。
兵不打仗,就等于农民不种地。
宋时都是募兵制,不是征招入军,每一天都是在白白的烧钱。
“你可真够大方的。。。”
赵匡胤无语了。
“那是,别跑题,说真的呢,这会不上何时上,搂一耙子练练兵也好啊。”
“你说动就动啊,粮草呢,马匹呢,衣裳呢?没两三个月备不齐。”赵匡胤认真的思考起了可能性。“眼见着就是最冷的时候了,越往北越冷,中原的兵扛不住北方的冬天。”
“耶律明多大年纪?在位多久了?”
李冬儿听着自家郎君怂恿赵匡胤打契丹,自己也在考虑这个可行性。
后世史学家是分析过的,赵匡胤在位的时候因为先平南后往北的基本国策,错过了打契丹的最佳机会。
这个时候说不定就是最佳的时机。
“耶律明今年是三十岁不到吧,辽天禄五年耶律察割发动火神淀之乱,弑杀辽世宗耶律阮。耶律明随征军中,诛杀耶律察割后,正式即位,现在在位九年了。”
赵匡胤算了算时间答道。
“契丹这群人也挺抗造的啊,九年了,这么个皇帝。。。”
关羽长有点震惊,就这么个皇帝,居然还坐住了位置,辽国人对耶律姓可真够忠诚的。
李冬儿却是拿了纸笔,默默的开始思考。
世宗那会,也就是世宗死那年最后的一战。
世宗手下的大将韩通从沧州经水道进入了辽国境内,契丹刺史王洪进直接投降。
后来赵匡胤又领着其他的将领水陆并进,先后拿下三关,益津关(今河北霸县),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几乎都是接受辽国守将的投降而得,兵不血刃。
整个战役世宗前后仅仅用了四十二天,连下三关三州十七县,势不可挡,势如破竹,如有神助,眼见燕云十六州,已然恢复了三分之一。
这种短期内取得的极大的胜利,跟耶律明昏庸,辽国政府混乱不无关系。
可惜的是,后来世宗病了,又有些神神叨叨的事情发生,大军只能回转开封,然后世宗病逝,再然后赵匡胤兵变。
契丹的皇帝在整个汉人的历史的记录里,一直是边缘化的,作为对立面出现。
抗辽抗金什么的,都是民族英雄。李继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
英雄记住了,辽国皇帝李冬儿几乎一个都没记住,但独独记住了萧太后这么一个名人。
又因为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记住了她的夫君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