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品酒会

第二百九十四章 品酒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升官啊,即将成为泡影了。

    可惜了这么努力钻营的当家人。

    家里人不给力了,当家人自然要承担后果,没事娶什么小老婆啊。

    “家事不宁,还学士呢,让他管管自己后宅还差不多。”

    李冬儿直接就给穿了个小鞋,赵匡胤不好意思不给升官,她可没心理障碍,人家又没拍她马屁,还推了自己儿子。

    赵匡胤回头还得谢她帮忙,一举两得。

    “幼子,多宠溺,也不是头一回了。”

    李冬儿跟晋王像闲聊一样的,来回几句,边上妇人的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儿子就闯这么小的一个祸,就把自己郎君的翰林学士的官给嚯嚯没了么?

    这不能啊!

    这母子三个到底什么来头,开封府尹,晋王,这她还是认得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还要给这个普通的民妇行礼,称呼嫂子。

    莫不是赵家本家人?

    这马蜂窝捅得,妇人肠子都快恨断了。

    “来人,等大夫看完,就把卢家小郎君带回府衙!去个人告知卢知制诰,留几天再来赎回去,他家不管我替他们管一管!”

    赵光义伴着李冬儿往外走的时候,也吩咐了下去。

    “八郎,解不解气?”

    赵光义还低头问了一句被李冬儿牵着的八郎。

    “哦,他无缘无故推人,今天还好推的是我,我娘又在,他娘还弄了这么些人过来,要是普通人家,要不好的,关几天太少了!”

    八郎义正辞严的说道。

    “哈哈哈哈,八郎说得有理!那关个一年半载的?”

    赵光义被八郎正儿八经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那也不好,按律该关多久就多久,我们不能像他这样!我们做错事老师会打手心,回家还要被我娘罚写字,他爹领回去的时候,他娘不管也要让他爹爹管。要不然还得祸害了别人。”

    八郎还是板着一张脸,认真的回道。

    “三叔受教了!”

    赵光义被八郎几句话说得都有点汗颜了。

    “没有教啊!我是小孩子,没法教大人。”

    八郎急了,他一直是被教育的,赵光义冷不丁这么一句话,他就觉得不对劲。没有长辈对晚辈这么说的。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三叔,别太正经,小孩子家家的,就是老师说啥就是啥!”

    李冬儿打了个圆场,又对八郎说:

    “你三叔是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前面是在跟你开玩笑呢!”

    “哦!那就好!”八郎懵懂的点了点头。

    “嫂子家的孩子教得真好!”赵光义赞了一句,又说道:“昭哥儿在木石村可好,许久不见了,怪想他的。”

    李冬儿心里暗暗的撇了个嘴,兜半天终于回到他真正关心的话题上了。

    何苦呢!

    作为一个亲近的叔叔,问问侄子还要绕这么大一个圈。

    这做人的格局小的,实在不能让人苟同。

    欲盖弥彰啊!

    “挺好的,呆了几天,本来一碗饭,现在能吃两碗了。

    昭哥儿太瘦了,我替贺妹妹养养,壮实了再回来。

    我跟你二嫂交好,看着昭哥儿出生,这没娘的孩子,我实在心疼,央了太后娘娘许久,娘娘才放手让昭哥儿搁木石村呆个一年半载。”

    李冬儿把前因后果颠倒了一下回道。

    “木石村的老师够不够,八郎说有老师,几个啊,要不然我再从京城这边调几个博士过去,养身子归养身子,学业了也不能荒了?”

    李冬儿跟贺氏的交情赵光义再清楚不过,李冬儿一说,赵光义也没法有什么异议,连太后都同意了。

    于是赵光义又提议道。

    “就一个,是一个落榜的寒门举子,我见老实,就请到村里做些启蒙的教学。咱这等人家,不过是让昭哥儿识些字,学学处世为人,将来一辈子荣华富贵,哪里用得上博士。

    身子最重要,打磨好了,人也爽快,你看我八郎,别的不行,打架还是可以的。”

    李冬儿做出一脸得意的模样说道。

    只是八郎不依了。

    “娘,我读书也好的!!”

    “哈哈哈!”

    赵光义又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李冬儿只是默默的低头掩去自己真实的表情。

    赵光义这笑点太低了。

    唉,真是看一个人不顺眼,就哪哪都不顺眼,这样不好,改还是不改,这是个问题。。。

    算了就这样吧,都老么卡擦眼了,再改也改不到哪里去,李冬儿自我安慰了一下。

    不满归不满,赵光义这个人做人还是很到位的。

    伴着李冬儿走出了布行,连自己的马车都强行让给了李冬儿,又吩咐车夫要安安稳稳的把他们送回关家,再调转回来接他。

    李冬儿撩起车帘跟赵光义挥挥手以示谢意就往关家走。

    到家的时候,正好关羽长跟三个儿子也到了。

    家宴秦婉儿安排得很好,李冬儿瞅着家里又添了几个陌生的面孔,想必就是她带走了大多数的下人以后,秦婉儿再补充进来。

    下人们无论传菜上茶,还是端站着伺候,都说得上进退有度。

    三个儿子的状态也很好,秦婉儿这个当家大儿媳妇,基本上是立起来了。

    只是秦婉儿晚饭间的神色跟中午比起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莫名的多了一点诚惶诚恐的味道。

    连饭后关家开家庭工作会议,秦婉儿也托辞并没有参加。

    李冬儿略有一点奇怪,不过也没放心上,十几岁的小姑娘啊,心思总是时风时雨的。

    只待后面再说。正事要紧。

    虽然没有记事本在手,可下午刚刚过了一遍,李冬儿大致也记得要办的几件大事。

    皆是围绕着贺楼开业来的。

    最主要的就是一个盛大的品酒会。

    其中该提前做的事,从定下开张日期以后,就已经写信过来要儿子们去办了。

    现在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候。

    这会酒的生产与销售,都在官府的严格管控中。

    在生产环节民间酿酒的叫酒坊,官办的酒坊则叫酒库。

    民间私人酒坊按酿酒数量要抽取重税。

    官办酒库则不用,还可以直接盖酒楼销售。

    鉴湖春不但是官酒,还是御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