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养鸡场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养鸡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好说会不会有蝗灾,婶娘。我就是想着走前一步,先防着,到时候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李冬儿有一说一。

    这蝗虫的事难说,说不定回头下几场雨,也就没虫子啥事了。

    只是预防胜过救灾。

    灭蝗三宝,战斗鸡,扫蝗鸭,灭蝗鸟。

    鸟是没法子,鸡鸭养起来再说。

    蝗虫来了也能略做抵抗而不是躺平任虐。

    要是蝗虫不来,这鸡鸭也能给酒楼做食材。

    她原是想着在附近的村子安利怎么圈养肥鸡,也给大家折腾点格外的进项。

    现在想想还是不太现实,又有蝗灾爆发的可能性。

    人力物力另说,先期的投资跟后期一旦发了鸡瘟鸭病全军覆没的损失,就不是普通农户能承担的。

    小规模养殖,对蝗虫压根没作用。

    大规模养殖,小农户真做不来。

    杜太后家就刚刚好。

    李冬儿把提前写好的几页纸递给了杜太后并说道:

    “这上面写了一些养鸡场的做法,婶娘您看看?”

    杜太后拿了纸就边看边问了起来:

    “为什么要体型小的?”

    “万一有虫,体型小的鸡更灵活一些,而且生长期也更短一些。”

    “跟猪舍一样要保温?起火墙?”

    “对,入冬了,太冷,鸡崽都活不成。一年里,洛阳这地界,最冷的那两三个月是得烧些柴火的。”

    “这个分片区是什么意思?”

    “鸡瘟。只要有一只鸡生病,就会传给其他的,所以一开始就是做隔断。一区一区的养。另外小鸡仔跟稻子育秧一样,喜热乎,也要分区养。”

    “山里呢?就随它满山跑?”

    “是的,圈养,放养。两种一起来。各有各的好处。”

    “一年能出几波?”

    “我娘在角门那里养了一点,半圈养半放养,喂得也精细,养了一个半月,现在看着已经有一两斤了。一年下来出栏三四斤的话,能出三波吧。”

    “这算是好的?”杜太后有点不好意思,她平生没养过家禽,农庄有养,她也没太操心过。

    “纯放养,不给吃食,土鸡一个月也就长半斤肉吧,要是地里也没什么可吃的,还要更瘦一些。”

    “是不是也跟我们的稻种一样,鸡种不太好?”

    杜太后略算了一下,她的农庄每年也会送鸡过来,好像也就三四斤的样子,已经是顶肥了,一年也就是养一茬。

    就跟原来的宋国的稻子一样,一年就一次收成。

    李冬儿默默的给杜太后心里点了个赞,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一样,举一反三。

    别说现在了。

    就连后世,白羽肉鸡的祖代鸡还是依赖纯进口。

    整个畜禽种业,没有一个产业、没有一个企业乃至没有一个品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整个农业种植方面,只有主要粮食,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国产化率都比较高。

    作为次主要粮食的玉米和马铃薯的种子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进口。

    其他的一些蔬菜,如番茄、洋葱、茄子、胡萝卜、辣椒、西蓝花的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这也是虽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也始终会被人卡住喉咙的原因。

    白羽肉鸡,其实跟国内的水稻一样,也是国外经过了漫长的选种培育过程,前后花了上百年。

    在国外走大工业化流程,保温箱孵化,笼养,一只肉鸡从出生到被宰杀,可以全程不落地,二十八天走完短短的一生。

    国内则要在四十二天。

    现在这个年代,四十二天翻两倍鸡都还没出栏。

    “对,鸡种一般,养到四五斤,就慢。纯圈养能好一些,可始终有限,但也急不来,还是要看看周边的附属国有没有什么好的弄过来育种。”

    “这个我记下了,回头让人留意一二。”

    杜太后郑重表示。

    看到占城稻高产,她就觉得,也许以前自己跟赵匡胤都忽略了些什么。

    进贡过来的东西,零零碎碎的,什么都有,等回京了,还得去翻翻这库里的东西还有清单。

    “那就有劳婶娘了!”

    李冬儿真心的给杜太后作了作揖又续了一杯茶水。

    “哈,我也太好打发了,就一杯茶水么?”

    “哈,还有果子,来试试,蜜制柠檬子,酸甜口,可开胃了。”

    李冬儿笑着又叉了一块果子奉给杜太后。

    “不错,甜得恰到好处!”

    “婶娘喜欢吃,回头装几坛子走,我买了挺多的,放不住,都做成这个了。”

    “行,这个我就不客气了。”

    杜太后还真挺喜欢,自己又叉了一块含着,继续指着李冬儿给的纸往下捋。

    “地里种油菜是为何?”

    杜太后神色有点怔忡,隐隐带着一丝怀念。

    李冬儿一时不明究竟,不过很快杜太后就回了神解释道:

    “宣祖的陵墓那边快竣工了,那附近种了好多油菜,二郎去看过回来跟我说,油菜花开得满山遍野,宣祖以前就喜欢油菜花,说油菜花开起来的时候烂漫,野气,让人神清气爽。”

    “宣祖他老人家听说也是个神清气爽的美男子啊,可惜,无缘得见。”

    李冬儿了了。

    杜太后想起赵匡胤他爹了。

    “嗯,是挺好看,唉,福薄,不说他了,这种油菜有什么说头?”

    杜太后摇摇头,还是把话说回了正题。

    “一个是油菜籽可以榨油,京城里的贺楼要用油炒菜,这要是时兴起来,对油的需求就大增。另外榨油剩下的油菜籽渣,可以喂圈养的鸡,放养的那些收割过了也可以去田里自己刨菜籽吃,一举两得。也不浪费。”

    李冬儿也就着杜太后转回正题。

    看来这夫妻感情还真不错,难怪赵匡胤作为实际上的大儿还颇有几分天真。

    “那就种吧,以前家里也种过,这个应该不难。

    油坊也简单,我婶娘家原是开油坊的。

    行了,就这么定了,我回头让人过来你这边取取经。

    杜家也得有个正经事做做,一天到晚呆着,脑子都呆傻了。

    等弄好了,有时间你也去转转,我在京城出来一趟不方便,该说说,该骂骂,该该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