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支移

第二百四十一章 支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呃,我就随便说说,只有个大概印象,回头让我媳妇和嘉姐儿跟你说吧,她们一边画花样子一边说了好些,我也没认真听。”

    关羽长对这个没概念,可李冬儿跟嘉姐儿聊天说起这事,他在边上带娃,多多少少的听一耳朵。

    “育马法的小娘子?”

    “对,嘉姐儿,蔡嘉上,很聪敏,就是清冷一些,不太爱说话。”

    “二郎说你妹妹和离了带回来的?爹娘不睦,和离也好,我交代了,你那个妹夫,一辈子也别想升官了。你家人话多,小娘子呆久了就没那么冷清了!”

    赵匡胤表了个功。

    “谢他二叔了,嘉姐儿就是不爱说话,一天除了跟我媳妇能说几句,其余都是看书,打小就这样的,还过目不忘!”

    关家血脉啊,据说关二爷熟读春秋,蔡嘉上岂止春秋。

    要不是改姓关大动干戈的,连着叫又有那么点谐音,关嘉上,关家上,官家上,李冬儿跟他都想让嘉姐儿姓关。

    “那我还得认真见见,育马法很不错,赵普都说想出这个的有大才!”

    赵匡胤见字那会就很欣赏了,本人倒是没有太大的存在感,就是一个纤弱型的小娘子。

    “算他有见地,说是读书人,也没读出个什么来,还赶不上我家里的小娘子!”

    “少嘚瑟,又不是夸你!”赵匡胤这边跟关羽长说话,眼睛还一直看着和尚们搬运稻子。“五石了!!!老关!五石了!”

    “嗯,跟我媳妇估摸着差不多,一等的该有六石。还有,你拍的是我的大腿,疼的!”

    人胖手大,关羽长觉得他白生生的大腿一定会有个深深的巴掌印子。

    “别在意这种旁枝末节的,单季稻,亩产稻谷六石,出米六成,三石半啊!占城稻,好!极好!”

    “没有那么多的,刚刚收上来的,稻子水气重,晒个三四天的扬谷后损一二成,按二成算,就是四石有八,能出多少米还得等晒完碾了才知道。”

    “再不济也有三石啊,太后的良田今年才出一石半!”

    “这是给足了肥的,普通农家没那么多,等第三堆吧,那个是少肥少水,按普通农家的给量来得。”

    虽然被关羽长浇了一盆凉水,赵匡胤还是很激动。

    亩产翻了一倍有余,那就能养活一倍得人。

    宋国何愁不兴盛!

    赵匡胤高兴得把边上的八郎举起来抱在胳膊里问道。

    “八郎啊,你爹不做将军了,给你封个少将军吧。”

    关羽长跟李冬儿早早就说了,官不要,爵不要,他这颗想给好兄弟加官进爵的心无处安放,只能加小的身上了。

    “是我的哥哥们都封吗?”八郎歪着脑袋问。

    “呃,不是,就你一个!”

    赵匡胤语塞。

    八个少将军,那可真不行,这要是一两个还凑合。

    “那不要了,封我妹妹吧,加上县主,俸禄厚厚的,将来万一要是嫁人了,婆家不敢欺负她,就还有条活路。”

    八郎很是大气的让给了自家妹妹。

    “呃,何至于,你爹跟你娘还能护不住你妹妹?”

    “我是说妹妹的婆家还有活路。。。”八郎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一句话。

    “。。。。。你妹妹才多大,就看出凶来了?”赵匡胤黑线。

    “四个月,能打烂悠车!”八郎骄傲的说道。

    赵匡胤登时回头看了关羽长一眼。

    “跟嫂子一样?”

    关羽长学着李冬儿的动作一摊手。重重的点了个头。

    “你家,可真是。。。”

    赵匡胤都词穷了。

    “君无戏言啊,回头我就做一套将军服给我家寿姐儿穿上,哎哟,可得有多好看!将来找女婿也得找个抗揍的。”

    关羽长就势暗戳戳的给赵匡胤下暗示,不抗揍的小郎君别想塞给我闺女。

    说你家赵德芳呢!

    “小娘子,少将军不太合适吧?”

    赵匡胤倒没想到自己儿子的婚事上,只觉得封一个小女娃做将军,有点不是那么回事。

    “合适的,以前有女将军,妇好,平阳公主,都是的!”

    八郎也觉得将军服九寿穿上好看,极力争取。

    “八郎连妇好都知道?”

    “嘉姐姐教哒!”

    就这么短短的时间内,接二连三的被关羽长跟八郎安利了蔡嘉上的赵匡胤,对蔡嘉上也起了几分好奇。

    不过好奇归好奇,面前的稻子才是关键。

    赵匡胤为了快点的出结果,也上前去帮忙。

    “为什么都抖桶?”

    赵匡胤长这么大,今天也算是第一次跟着走了一次完整的稻谷收割,不明白的就问。

    “有空你也微服去收秋粮的地方看看。你看,刚刚倒进去不是满了么,一抖就下去了一层,纳粮都要经过这么一抖,官府才能收更多,还有冒尖,本应是装平刮了冒尖的位置就行,可实收的时候,就没有刮平这回事,这部分粮就进了当差的人兜里。”

    关羽长是纳过的,还因为这个差点跟人打架。

    平民老百姓,交一次粮不容易,推车去,但凡得罪了官差,就把你排后面去,当天交不上,推回家就是一天耗进去了,连着几天被穿小鞋,没地诉苦。

    大家就默认了这笔无形的供奉。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阿离也懂行,幽幽的补充了一句。

    赵匡胤无话可说,这官这鬼,都是他家的。

    可他就一个人,上令下不达,奈之何。

    明明诏令全国,不得苛捐杂税,不得乱设名目。

    可离京中途偷跑过来木石村,路上遇一推着小车的乡农,蹲在路边,哭声震天。

    杜太后见不得这个,就停了车问。

    乡农说纳粮要支移,得去一百里外交粮食。

    车上装粮食的麻袋漏了,一路走一路漏,口子越来越大,他走了一半的路,继续走下去到了地方怕不够交粮。

    往回走也得一路漏回家。

    无计可施,就蹲路边嚎啕大哭。

    赵匡胤恨得,差点就要掉头回京。

    区区几斗粮食,就要人走一百里地去交,踏实种田的汉子,因为几斗粮食在路边哭。

    这就是他的朝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