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奸佞
阿离近来每天给赵匡胤整理奏折的时候,心都塞得满满的。
俗称满满的心塞。
十份奏折里有八份围绕着自己的名字长篇累牍,博古论今的。
最后的结尾都是此人当诛之以平民愤。
自从开始弄这酒楼。
阿离觉得每个看着他的人,都想扑上来揍他一顿的样子。
亏得关家两个郎天天跟进跟出的。
要不然,京城的麻袋得卖脱销了!
“你说话越来越直接了。。。”赵匡胤无语了,“还怨气冲天啊,要不,娶个媳妇吧,你就搬出去住,省得天天挑我刺!”
“谢官家恩赐,太好了,我理理东西明儿就搬。”
阿离喜出望外。
以前他傻,留了宫里,就不好意思反悔,现在官家旧事重提,正中下怀啊!
“我随便说说,别当真。”
赵匡胤面无表情的看了阿离一眼,哼,让你跟我耍眼色!
阿离气得当场就想弑君。
君臣二人脸臭得像吃了八斤豆子又没放出来,一前一后的进了杜太后宫里。
杜太后自然是已经用完了早膳,正准备去地里干会活。
看见他俩就乐了。
“咋了,闹别扭了? 阿离这么好脾气的人,你还给惹毛了?”
杜太后先问赵匡胤。
“娘,不带您这样胳膊肘往外拐的。他脾气哪里好!!整天气死个人了!”
赵匡胤扯了杜太后的袖子就开始晃,说话的尾音也拉出了好几个弯道。三十好几的大男人撒起娇来,依然驾轻就熟。
阿离保持住了高冷臭脸。
只斜眼看着官家卖乖。
“得,打住,你们兄弟俩的自个儿解决,我才不参合呢。这会你们怎么来了,忙完了?”
杜太后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抖着笑戳赵匡胤额头,又让赵匡胤扶着她往后院走。
“娘这腿脚厉害啊,我怎么觉得您走路快了好多?”
才走了几步,赵匡胤就惊奇的发现自己娘亲健步如飞。
而且完全不需要从他这里借力。
“官家,娘娘早上吃了两个羊肉馒头!昨儿个也是!”
旁边的阿秀不等杜太后出声,兴高采烈的跟赵匡胤说道。
“喝,娘胃口这么好啊!”
这个确实出乎赵匡胤的意料。他一大男人,也不过就是一个的量。
自从这宫里开了地,娘亲又开始每天练五禽戏,一天天,一点点的,能觉察出来娘亲的精神头越来越好。
饭量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最近他太忙,几天没有来陪太后吃饭这就突然食量大增了。
“哎哟,怪不好意思的!”
杜太后难得的露出了娇态。老了老了的,食量突然好了起来,头几天儿媳妇来陪她用膳,她被儿媳妇的食量吓到,儿媳妇也被她的食量吓到。
她的食量足足得有儿媳妇的两倍半。
说她吃得多,她是不认的。
年轻那会两三个羊头馒头很正常,军营里无论谁家的媳妇子们,胃口都极好。
只能说儿媳妇胃口实在太小了,身体孱弱,怀了也留不住,真真个愁人的慌。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吃得进去才好啊,就怕不克化反而伤身。要不要宣了太医来瞧瞧?”
虽然看自家娘亲的状态好的不行。
赵匡胤觉得稳妥起见,还是让太医把把脉为佳。
“嗯,宣了来吧,把皇后也叫过来一起把了,她太瘦了,前面那胎又没保住。”
“就给娘看吧,王氏那边回头儿子单独叫人去看。”赵匡胤略一沉吟说道。
王氏嫁入赵家时年纪小,身量不足,怀了好几次,生下来且又立住的就一个小郎君。名赵德芳,是赵匡胤的第四子。
这会不过五岁,也是五病三灾的。
出门要么感风寒,要么日头底下站一站就能晕倒。
王氏爱若性命,轻易也不让儿子出宫,连太后这里都来得不多。
两母子身体都不好,连带的心思也重。
心思一重,身体的亏空补来补去都补不进去。
自家娘亲看着都比她康健许多,放在一起把脉看诊的,回头要是不好,心事又得再填几分。
更何况还有贺楼这事。
怕是心里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弯绕绕了。
她着急想多生几个,但她的身子压根就不允许她怀,怀了也保不住,又进一步掏空了身体。
太医是一早就说过的了。
有一子已是苍天怜悯。
这事任赵匡胤再怎么开解劝慰,王氏就是郁结于心。
身为皇后多病无法掌掌宫,子嗣又单薄,貌似官家还更看重发妻娘家,皇后跟王家人的着急都快溢出来了
赵匡胤也无奈,他是官家,官家无家事,官家只有国事。
只他如今国库空虚,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挣钱的法子,开弓没有回头箭。怎么也不可能因为她的小心思就停了贺楼之事的操办。
“也好,你多宽慰宽慰她,女人啊,深宫寂寥,看不开可怎么过日子啊。”
杜太后住进宫里以前,还真不知道,深宫深宫,能把人住得压抑非常。
每天这日子,连太后都觉得了无生趣,睡醒吃,吃完发呆写字画画,再睡,再吃,一天就过去了,浑浑噩噩的。
她作为太后,偶尔想出宫,还是可以出的,只是劳师动众的,抛费颇大,她轻易也不用这特权。
宫里的皇后,因为太后不爱动,从礼法来说,即使再想出宫也得强忍着跟太后保持一致。
太后再三强调也架不住皇后要把自己往道德模范上摆。
她也就由她去了。
“没事就去皇后那里坐坐,说说话也好,她比你小着好些岁数,本应是笑颜如花,活泼烂漫的,小娘子不容易。”
官家也不是流连后宫的人,三五天不进后宫是常态。宫里三大巨头,太后忙种田,官家忙朝政,就皇后没事干。
“知道啦,娘!”
说着话,官家扶着太后,就已经到了后院菜地。
“看看这苗!长得可好了。阿离,你来看看,比关家李氏那会在军里种的如何?”
赵匡胤来太后这里就必定看了稻子再走。
阿离俗事缠身,好几天没进后院,还真个吃了一惊。
稻苗齐刷刷的翻了一倍的高度,边角上那块堆肥最多的比普通的还要高出两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