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 一百一十章 不与民争利

第 一百一十章 不与民争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蔡嘉上很快的取了书回来。

    李冬儿给了蔡嘉上一个赞许的颔首,把几本书都翻开来,找到几句要说的话,夹了书签。

    只留了一本在手里。

    其他的又递给了蔡嘉上。

    翻开了手里的书,读道:

    “我们先说刚刚娘的第一句话。伐冰之家,不畜牛羊。这句出自《礼记·大学》”

    “这句话具体的意思,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来说。”

    “伐冰,指的是凿取冰块。”

    “这个我懂!!”八郎高兴的举手,他冬天去凿过。

    李冬儿只是笑笑摇头。

    “以前大户人家丧礼祭祀停灵时间很长,一年半载都是常有的事。”

    “这家中亡者的身体要如何保存呢!”

    “只能用冰,大量的冰,唯卿大夫丧祭得以用冰,卿大夫的意思你们都懂,这里伐冰一词放到现在就是拿来指代卿大夫,达官贵人。”

    “原来如此!”八郎老气横秋的说道。

    “呃,冰不是都拿来吃跟凉快么,还拿来放尸体啊!”七郎觉得他以后不想吃冰了。

    “可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也没养牛羊啊?”

    四郎疑问道。这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听得他一头雾水。

    “你们且听下去。”

    李冬儿放了手里的书,没有回答儿子的话继续说道。

    “《大学》中语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几个小儿郎包括关羽长关可人都长大了嘴巴,看着李冬儿信手拈来的一串。

    明明她把书都合上了。

    “回头再让嘉姐儿给你们细细的讲一遍,我现在大概齐的说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畜马乘,意指四匹马拉的车。”

    “不察于鸡豚,指不计较养鸡养猪的出息,代指不跟一般民众去争这个利益,养鸡养猪的小利要让给民众。”

    “伐冰之家,前面我说了。”

    “不畜牛羊,指不养牛羊,不会跟民众争这种养牛养羊的利益。

    “百乘之家,也就是指有采邑家里有众多马车的这些大家族,他们有封地,就不畜养聚敛之臣。”

    “聚敛之臣指爱财的,以财富为目的,帮助百乘之家来聚财、忽视道德的这种臣属下人。”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指真正的君子宁愿把自己的财富散掉,自己有损失,也不忍心去伤民之力,就是夺取一般老百姓的利益。”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指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利做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做为真正的利益。”

    ”有了仁义,国家就能够安定和谐,这才是真正的大利。”

    “你们并没有读过《大学》,听不懂也很正常。”

    “咱们家,现眼前也称得上伐冰之家。食禄之家,甚至百乘之家,因为我们有大马山!”

    “如果我们派了家里的下人去镇里弄几个摊子,开个店铺,挣些许银钱不在话下,可娘为什么没做呢!”

    “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去做了这样的事,镇里那些靠着摊子,靠着小店养家糊口的人怎么办呢?”

    “拔葵去织,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鲁国有国相,名公仪休,回到家里,看到妻子在织帛,就赶走了他的娘子,吃饭时得知冬葵菜是自家种的,恼怒地把冬葵菜都给拔了。”

    “他说他已有俸禄,怎么可以夺菜农和织妇的饭碗呢!”

    “以上的所有。”

    ”总结出来就一句,做官不与民争利!”

    “你们不是做官的,娘也并没有特意要求你们进学,是娘的错,是娘的疏忽,现在说与你们听,也希望并不迟。”

    “这。。。人那么多,我们弄几个,也只是分薄了一点收入啊?”

    六郎觉得这古人说得不对。

    街上人那么多,怎么可能生意都让他家做了呢!

    “那个鲁国的公仪休好坏,他娘子辛苦织布,家里人辛苦种菜,他不珍惜!”

    八郎可惜那些吃的。

    不吃不用也可以送人啊。

    “八郎还要再大一点才能听懂,你听着就好了!”

    李冬儿摸了摸义愤填膺的八郎脑袋,又接着回答六郎的话。

    “唉,如果这么想去挣钱的不止于我们家呢,如果有钱人家大家都弄呢,你要往大了想,真有一个这么干的,就有千千百百个这么干的,那又会如何呢!”

    “确实,我们本钱低,人力多,多开几家可能就把他们的生意全抢了。”

    五郎倒是明白了过来,这不是单纯一家之事。

    而是国生民计。

    而是如果有钱人家都这样干,真正靠着小吃摊养家活口的人就完全过不下去日子了。

    对有钱人家来说挣的只不过是小钱,毁的却是老百姓的饭碗。

    “那我们家也养猪啊?还要在京城开酒楼,一盆水煮鱼还要卖十贯!”

    四郎问出了关键问题,都是李冬儿一手主导的各项来钱行当。

    “你觉得娘做这些只是为了卖了挣钱么?”

    “听娘这么说,那就肯定不是,只是儿子愚钝,一时想不到娘的深意!”

    四郎老老实实的答道。

    “从根上来说,咱家有一个九寿,就够养活咱们全家人了,九寿的俸禄三百贯呢,这也就是前面跟你们说的食禄之家!”

    “即使加上官家送来的小娘子,明儿个会送过来的将士,在这木石村的一亩三分地里,自给自足,咱们家也能过得很好!这么折腾是为了什么呢?”

    “不瞒你们说!”

    “娘希望天下的人都能过上我们这样的日子,别的不说,起码衣食无忧!”

    “至于这些养猪也好,开酒楼也好,跟娘的心愿之间的联系,就当是娘交给你们的功课吧。”

    “多观察,多想想!好好的把你们手头的事情做好,等到做好了做出来了,三五年后如果你们还不明白,再来问我!”

    “书房里的书,你们都可以去看。”

    “你们看嘉姐儿,娘一说,嘉姐儿就能把书找出来了,你们跟嘉姐儿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