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鏖战西涧口③(待续)
第三阶段为战役总攻。
西涧口地区位于伏牛山的深山区,长达70余里的西涧口大峡谷是出豫进陕,攻打西安的大通道。
西涧口境内有16个绾毂西涧口大通道的山头。如若武力不能直接打通西涧口通道,只要能攻占16个山头的任何三个山头,即可瓦解保卫西涧口通道的防线。
因此,中日双方高级将领都把攻打西涧口的战略方案聚焦在西涧口通道和西涧口境区内的16个山头上。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把发动“老河口——西涧口战役”视为“最后征服中国的关键性一战”,“是挽救日本帝国于不灭,决定日本帝国兴废存亡的关键性一战。”(出自日本昭和15年《中国派遣军》一书)。
冈村宁次一再叮嘱指挥“老河口——西涧口战役”的将领:“攻占老河口,务必最快占领西涧口。老河口是头,西涧口是尾,保住老河口,必须占领西涧口。”冈村宁次将两万日军用于攻打老河口,调遣4万日军攻打西涧口。
迎敌方案:一、机密构筑西涧口袋形阵地,奎文关为进入袋形阵地的进入口,马鞍桥为袋形阵地的袋口底部,奋勇迎战,巧妙诱敌西进后,封死奎文关的袋口,堵死马鞍桥的袋口底部,围歼日军于马鞍桥阵地前。二、构筑以西涧口镇为中心,将12万国军部队和1万多民团部队,布防于北至马鬃岭,南至淅川县毛堂街的150华里的防线上。
将西涧口境内的各个山头连成一线的长蛇阵,把日军阻滞于长蛇阵以东的西涧口地区。
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日军总参谋长松井太久郎拟定攻占西涧口的作战方案:
淅川县与西涧口互为毗邻,西涧口战役分设两个战场,西涧口为主战场,淅川县为副战场。日军占领淅川县,消灭淅川县境内的重庆军,构建策应西涧口主战场日军作战的基地。
日军主力部队打通西涧口峡谷,进兵陕南,攻克西安。如若打通西涧口峡谷受阻,集中兵力相机攻占西涧口境内16个山头的任何三个山头,即可斩断重庆军150华里的长蛇阵,就此打开攻占西安,猛攻重庆的西峡口这个大门。
历经142天的西涧口主战场之役,铸就了“老灌河阻击战”、“奎文关一一六高地之战”、“马鞍桥阻击战”、“山荆芽之战”、“霸王寨之战”、“丰子山之战”、“鹰爪山之战”、“蒲塘——豆腐店之战”、“大华山之战”等争山经典战例。
老灌河阻击战《构建重阳镇袋形阵地计划》命令河南省保安部队的两个团布防老灌河西岸,阻止日军于老灌河东岸40个小时。
河南省保安部队第二团、第三团、南阳民团第五团共计6578人,布防于老灌河西岸10里长的河岸边,坚持到4月3日下午4点。
河南省保安部队第二团第一营布防于老灌河渡口左边5里长的西岸上。该团第二营、第三营为预备队,隐藏于第一营阵地后边的山沟里。
第二团完成阻击任务后,向奎文关左侧撤退时,第二营负责炸毁一段豫陕公路。第二团副团长查国敏任总前线总指挥。
河南省保安部第三团第一营布防于老灌河渡口右边5里长的西岸上。该团第二营、第三营为预备队,隐藏于第一营阵地后的山沟里。
第三团完成阻击任务后,向奎文关右侧撤退。第三团团长吴树芳全权负责指挥。
南阳民团第五团为总预备队,集结于老灌河渡口西边的豫陕公路两侧。完成阻击任务后,第五团向霸王寨方向集结。
河南省保安部队第一炮兵营的16门远程炮设防于老灌河渡口南侧的寺山根前。老灌河东岸与西岸的地域狭窄,保安部队定于晚10点整,首先向日军炮兵阵地发炮,炸毁日军炮兵阵地。
刘茂恩总司令向老灌河西岸防线调来一台功率很大的发电机,每个营的阵地前都要安装4个探照灯。
日军第一三九联队长山本三四郎的渡河计划:
一、4月1日早上3点,第一大队抢渡老灌河,渡过老灌河之后,经符家营、岳家营向奎文关进击,天明前,第一大队攻下奎文关。
二、第二大队渡河之后,经金线崖、霸王寨向丁河镇推进,协同第三大队攻打丁河镇。
三、第三大队渡河后,快速向丁河镇奔进。
四、山本三四郎拟定的作战战术:炮火开路,战车推进,步兵冲击,快速奔袭,在5天内,打通西峡进军陕南的通道,把重庆军从西涧口地区赶往陕南地区。
国军按作战计划,于3月31日夜晚10点向日军炮兵阵地发炮,一举炸毁了日军炮兵阵地。
山本三四郎命令炮兵中队长松本贞男,将炮兵阵地移至城南,命令日军提前至夜12点发起渡河攻击。
国军停止炮击之后,刘顾三向各团发布命令:
一、国军先发制人有效,日军炮兵阵地肯定遭到破坏,日军会在1个小时后发起攻击,各团严守阵地。
二、各团战士躲在山根处,留少数战士监视日军动向,看管探照灯。等日军停止炮击,各部战士立即进入阵地。
三、命令发电机组长孙立波待日军停止炮击的同时发电。
中日双方军队都按作战计划行动。日军20多门迫及炮一齐向对岸发炮10多分钟之后,1000多名日军士兵全部渡河,渡至老灌河中央,对岸12支探照灯一齐打开,老灌河河面亮如白天,国军战士一齐开枪射击,歼灭500多名日军士兵,未被击毙的日军全部退到老灌河东岸。
日军第一一o师团长木村经广随之命令停止进攻。同时,他电请战车第三师团长山路秀男,将战车第三师团的山炮中队第二十队从淅川县调来参战,用两个中队的重迫及炮和迫及炮把重庆军阵地夷为平地,并命令4月2日上午10时,向老灌河西岸发动攻击。
河南省保安部队第三团长吴树芳向前线总指挥刘顾三建议为保存兵力,以利于协同友军围歼日军,准许各团提前9个小时,撤往各自的作战位置。
日军第十二方面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电告第一一o师团长木村经广:老灌河西岸的重庆军已奉命于4月2日上午8时向西撤退,命令第一三九联立即渡河,猛追重庆军,限令今日下午5点前,攻下西涧口通道上的奎文关和丁河镇。
马鞍桥之战重阳镇西边不远处有一个卢沟村。有一条无名小河从卢沟村北边向东流去。
在这条无名河上,有一座马鞍形状的拱形石桥。
卢沟村西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青石岭,青石岭东西两侧是悬崖峭壁的高山,青石岭与东西两侧的高山,自然形成了一个马鞍型的地理形势,卢沟村就位于青石岭山脚下的马鞍形的山根处。
青石岭中间有一个大约10米宽的隘口,豫陕公路,今名三一二国道穿过这个隘口而过。后因扩宽豫陕公路和新修宁西铁路及高速公路,劈山降坡,加之原始森林遭到毁灭性砍伐,致使此地一线见天的自然景观完全消失。
一、战场设置在豫陕公路的奎文关、丁河镇、重阳镇之间的南北两侧为构建预设袋形阵地区域。重阳镇与马鞍桥之间为袋形阵地的袋口底部。奎文关为袋形阵地进入袋口。
二、兵力部署1、新编第11军第四十三师和配属的战车防御枪支队,担任正面阻击任务,布防马鞍桥隘口处。
第一军第一六七师的炮兵第二连,第一o五榴弹炮连、第一o五重迫击炮连、苏造山炮连暂归第四十三师师长黄国书指挥。第11军指挥部由重阳镇西移至红庙街一带,就近指挥袋形阵地战斗。
2、第三十一集团军指挥部由陕南清油河镇移至西坪镇。王仲廉总司令亲临袋形阵地前线坐阵指挥。
3、第八十五军第二十三师,撤往丁河镇南侧的霸王寨一带集结待命。
4、第八十五军第一一o师在奎文关、丁河镇一带设防,特别要扎紧奎文关此一袋形阵地的袋口,既要卡断进入袋形阵地日军的退路,又要打退由西涧口出动的接应日军的援军。
5、第八十五军第五十五师布防丁河镇北侧的木寨、山荆岈一带集结待命。第八十五军指挥部移至西坪镇东侧的杨家岗,临近指挥作战。
6、第二十七军的第四十七师和暂编第四师从陕西省华阳县向西坪镇运动,进入西坪镇后,布防豫陕公路北侧,协同第八十五军第五十五师作战。
7、第九十军的第二十八师进入西峡地区后,布防豫陕公路南侧,协助第八十五军第二十三师作战。
8、顾锡九军长命令各师在淅川县监视日军,严防日军偷袭荆紫关。
9、西安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中队,参加西峡口袋形阵地围歼战。第一战区长官部已向各师配发了一部对空联络电话,加强地空联系,充分发挥空军威力。
10、西峡口地区山高寒冷,13万军队云集在物资匮乏的西峡口地区,人寡村少,各作战部队至少要坚守山地作战至6月中旬,才能领到单衣,所以,参战官兵即团长(包括团长)以下官兵一律穿棉衣作战,夜间可以御寒。团长及以下军官都要忍耐艰苦。
日军第一三九联队仅用6个小时,几乎同时攻下奎文关和丁河镇,打开进攻重阳镇、西坪镇的两个门坎。
稹木太夫欣慰不已,他随之命令日军第一三九联队和第一六三联队第一大队共计1万多人,配合汽车百余辆、战车20多辆,带足了粮食弹药,由奎文关、丁河镇向西进犯。
布防马鞍桥工事:一、用2000多个麻袋装的沙包,把青石岭上的隘口堵死。
二、将第四十三师的兵力布防隘口南边的卢山和隘口北的桐树山。
三、重迫击炮阵地布防于隘口南山根边。炮兵阵地观察站设在卢山上,直目观察豫陕公路上的进犯日军。
四、第四十三师第一二八团布防桐树山高地。
五、第四十三师第一二三团布防卢山高地。
六、第四十三师第一二九团的一分为二,其主力坚守马鞍桥隘口,杜建国团长亲临隘口指挥作战,其余部队分别作为第一二三团、第一二八团的预备队。
七、战车防御枪支队的10支战车防御枪布防于卢山寨东边山麓下公路的拐弯处两侧。队长张钫朋带两支战车防御枪布防在卢山寨山根下拐弯处的东边,枪击最后两辆日军战车,堵塞日军战车的退路。
另8支战车防御枪布防于卢山寨拐弯处西侧,截击日军战车西进。国军以3个师的军队布防于马鞍桥阵地。
1945年4月5日拂晓,日军先头部队1000多人,向国军第四十三师的马鞍桥阵地发起攻击。国军第四十三师的中锋、左锋、右锋阵地上的守军居高临下,以猛烈的炮火抗击日军。
日军尸倒遍地,国军打退了日军的第一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