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1230章革命先驱张浩

第1230章革命先驱张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浩(1897—1942),原名林祚培,字毓英(育英),曾化名为林仲丹(仲旦)、张浩等,并以“张浩”之名最为著名,湖北黄冈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今属团风县)人。

    张浩在族弟林育南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夏,入武昌利群书社和利群毛巾厂,参与建立共存社。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浩深入大冶钢铁厂、华记水泥厂、大冶铁矿、富华煤矿等工厂开展工运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共产党员。

    1923年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曾领导长沙人力车工人罢工,为总指挥。

    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任上海总工会领导成员。

    1925年任中共上海杨树浦区委书记。

    1927年夏季从事武汉地区工人运动。

    1928年春任中共湖南省常委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参加筹划大冶、阳新、鄂城三县秋收暴动,部署平江起义。

    1928年秋,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

    1929年春回上海,任中共沪西区委书记,领导“五卅”惨案四周年纪念游行,被捕羁押。

    出狱后任全国总工会特派员,先后赴香港、广东、哈尔滨指导工人运动。

    1930年,中共满洲省委遭破坏,奉命赴沈阳重组省委,任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书记,不久任书记。

    同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11月到抚顺煤矿巡视工作时被捕,备受酷刑,被判刑五年。

    “九一八”事变后,被营救出狱去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兼海员工会总书记。

    1933年,张浩到苏联参加国际职工代表大会,担任中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参与了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的《八一宣言》的起草和定稿工作。

    1935年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奉共产国际之命回国向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

    其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向中央政治局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和在莫斯科制定《八一宣言》的经过。

    瓦窑堡会议据此制定和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解决了党在遵义会议上没有来得及解决的路线和策略问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瓦窑堡会议后,张浩帮助解决中央和红军领导人的团结问题,成功迫使张国焘取消“第二”党中央,在中共中央争取张国焘北上问题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关键时刻避免了中国共产党的分裂。

    1936年,张浩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山西地方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7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农工部部长、援西军政委、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训处主任(后改任师政委)。

    因伤病回延安治病休养,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兼工人学校校长,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42年3月6日,张浩在延安逝世。毛泽东、朱德等人亲自为其守灵执绋抬棺,行奠土礼,毛主席还亲自书写“忠心为国、虽死犹荣”挽联。

    张浩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制止了张国焘的分裂行为,维护了党和军队的团结。

    张浩辞世,中共中央举行最高规格公祭,毛主席、朱总司令等领导为其执绋抬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此一人。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张浩和妻子涂俊明都曾被抓进监狱饱受摧残,这给他的健康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张浩和涂俊明是典型包办婚姻,两人结合之前互不认识,也没有交往。尽管妻子不识字,家境一般,张浩从来也没有瞧不起妻子。

    涂俊明十分贤惠,家中大小事安排得妥妥当当。婚后,夫妻二人过着恩爱的生活。

    20世纪20年代,受到堂弟林育南的影响,张浩即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而他妻子涂俊明看到张浩干着冒险的事情,总是担惊受怕。但此时的张浩,早已决定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伟大的革命事业。

    张浩找到自己的妻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到如今的形势,希望妻子可以理解和支持。

    通情达理的涂俊明明白丈夫的性格,态度坚决的张浩是不会放弃自已的信仰的,涂俊明便不再反对。

    之后,张浩为革命走南闯北,涂俊明在家中照顾孩子和孝顺父母。涂俊明还总是嘱咐丈夫每到一处新地方,便要写信回到家中。

    1925年12月,张浩身负重伤回到老家。涂俊明看着丈夫浑身是伤,骨瘦如柴,眼泪禁不住的就往下流,心里非常难过。

    为了治好丈夫的伤,她四处求药。在涂俊明的精心照料下,张浩的伤很快好转,人也精神了许多。张浩伤好不久,便打算回到战斗的地方。

    这一次,张浩想带着妻子一起战斗,便和妻子聊起革命的故事。在丈夫的熏陶下,涂俊明选择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成为一个革命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培训,涂俊明加入组织,开始和丈夫一样从事革命工作。

    1932年,涂俊明遭到叛徒出卖,自己和4岁的小儿子被捕入狱。涂俊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坚贞不屈。

    刚刚从监狱中逃脱的张浩得知妻子被抓,心中非常着急。张浩顾不得自己的身体,立刻想方设法的营救妻子。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的营救没有成功。

    敌人面对涂俊明的软硬不吃,也没有办法只能将其打进黑牢,就这样涂俊明在看不到光明的监狱度过了近3年的黑暗时光。

    1935年,在组织的帮助下,涂俊明才被营救出狱。由于形势的变化,她出狱后无法和组织与丈夫取得联系,只能带着儿子回老家养病,并从事革命活动。

    1935年11月从苏联回国的张浩通过多种渠道打听妻子消息,无果。张浩以为妻子牺牲了,心里非常难受。

    时间到了1938年,涂俊明在报纸上终于看到了丈夫的消息。她带着大儿子跋山涉水,来到延安,和当时处于病痛的丈夫团聚。

    可是他们的团聚,距离上一次相见,都已经过去了6年。

    从苏联回国之后,张浩的身体就渐渐地不行了。

    1938年2月,在组织的关怀下,张浩从前线回到延安,一边养病一边工作。也就是在这不久,妻子涂俊明也来到了延安。

    然而张浩的病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切,尤其是组织。毛主席和张浩是老相识,互相为彼此提供过许多帮助。

    在毛主席的过问下,组织决定将张浩送往苏联治疗。

    张浩原名林育英,是林彪的堂兄。林彪原名林育容,后改为林彪。

    那天,苏联的专机降落在延安机场。毛主席和林彪都去机场送张浩。

    可是张浩对此事前并不知晓,看到组织对自己是如此关心,他先是感激。但经过仔细思考,他选择了拒绝。

    张浩觉得自己的病已经难以治愈,去苏联也是浪费时间,不如留下来用不多的余生继续为革命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许多同志轮番劝解,张浩还是坚持留下来,组织也只能决定遵从张浩的意愿。

    在延安最后的日子里,哪怕身体难受,张浩也尽可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941年,张浩卧床不起,依旧关心着国家的前途事业。他为其他同志提供自己的意见和思考,帮助决策。

    1942年3月5日,张浩用微弱的声音将妻子、秘书和警卫员叫到自己身边说着最后的遗言。3月6日,张浩永远离开了深爱的妻子和亲爱的战友们。

    8日,延安飘起细雨,延安上万人为其送别。许多人在张浩遗体面前,泪流满面。

    当天,毛主席亲自为张浩题了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在第二天的公祭仪式上,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亲自将他的棺柩抬到桃花岭上,又亲自为他执绋安葬。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给自己的战友抬棺下葬。张浩,值得享受这份殊荣。

    毛主席认为张浩是为中国革命立下大功的人。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此时,二、四方面军仍在长征途中,张国焘另立中央,而党组织内部的“左”倾路线也亟待肃清。

    此时,一个自称“张浩”的黑瘦汉子找到了定边县党组织,要求面见党中央领导。

    原来,在长征期间,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络中断。同时,1935年7月,共产国际历史性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作出了建立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根据会议精神,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著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为传达会议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以及建立与中共中央的联络,共产国际决定派张浩回国。

    此行使命重大,需要较高威望、对党无限忠诚、意志特别坚定的同志来完成。

    而张浩是中共党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与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张国焘等中共领导人都熟识,堪当此任。

    为防止暴露党的秘密,此行不能携带一字一纸。张浩用半个月的时间,将会议精神、《八一宣言》内容以及枯燥单调的密码本内容反复背诵。

    1935年9月,张浩从莫斯科出发,先至外蒙古,步行回国,一路风餐露宿,最终到达陕西定边。

    接着,张浩被接到了瓦窑堡,与张闻天、毛泽东等人相见。

    张浩(林育英),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者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中央委员,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战斗的一生。他在艰苦奋斗的一生中,学习和掌握了革命理论,领导了职工运动,成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最优秀的战士。

    1935年10月,张浩奉共产国际指示,带着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和两套与共产国际直接联系的密电码,化名“张浩”,离开苏联,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回国。

    他历经艰辛,于12月初来到陕北瓦窑堡。

    见到张浩,毛主席十分高兴,他紧紧地握着张浩的手,风趣的说:“我们的工人朋友啊,转眼就10年没见了,听说你为革命吃了不少苦,是你给我们送来了共产国际的指路明灯,还有一双顺风耳呀。”

    随后,张浩向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

    他说:“共产国际决定改变过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强调今后各国党都要根据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各国的具体实践中去。共产国际今后只对共产主义运动实行总的政治上的领导,在基本的政策和策略问题上给予各个共产党以指导。”

    接着,张浩又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讨论通过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的内容及斯大林、季米特洛夫对《告同胞书》的高度评价等情况作了详尽汇报。

    听完汇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非常高兴,认为共产国际的指示与中共中央在长征路上坚持的北上抗日方针是基本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决定完全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同意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告同胞书》中提出的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方针。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瓦窑堡召开。张浩在会议上传达了上述内容。

    张闻天在会上作了《政治形势与策略》的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战略问题的报告,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全面阐述。

    完成共产国际交给的光荣使命后,张浩又接受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的重托,出面做张国焘的争取工作。

    张浩仔细地考虑了说服张国焘的策略、方式和步骤,并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交换了意见。

    张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向张国焘发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及取消第二“中央”的意见,要求张国焘率四方面军迅速北上。

    经过多次电报往来及朱德、徐向前等同志的坚决斗争,张国焘终于转变了态度。

    下面是张浩打给红四方面军的电报:

    请转四方面军张国焘同志: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会着毛泽东同志,询问一、四方面军通电甚少,国际甚望一、三军团建立直接的关系。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兄如有电交国际,弟可代转。再者,我经过世界七次大会,对中国问题有详细新的意见,准备将我们所知道的向兄转达。

    林育英张国焘在张浩苦心婆心的说服下,终于同意再次北上,并取消第二中央。这才有了后来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有了把陕北作为中国革命大本营的良好开端。

    所以毛主席认为张浩其功盖天。

    1937年8月,张浩担任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职务。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张浩又被任命为一二九师政委,参加指挥了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张浩在一二九师工作到1937年年底,因脑伤时常发作,不得不带着健脑器坚持工作。

    刘伯承向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报告了张浩的严重病情,建议将他调回延安治疗,另派一位同志到一二九师任政委。

    毛主席接电后,当即与张闻天等人商量,决定调张浩回延安,由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接替一二九师政委一职,这是此后出现“刘邓大军”称谓的由来。

    1938年2月底,张浩从前线返回延安。他拖着病体积极开展工运工作,把工人运动和党的抗日总方针、总任务结合起来,积极培养工人干部,让更多的工人参加抗战。

    张浩不仅积极办学,还著书立说,编写职工教材。他根据自己从事工人运动的实践,结合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写出了《职工问题》、《关于抗战中职工运动的任务》、《持久抗战中的职工运动大纲》等一系列教材。

    在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召开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张浩被增补为中央委员。

    1940年4月30日,张浩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发表讲演时,突发脑溢血晕倒在讲台上,从此卧病在床。

    毛主席多次看望张浩,嘱他安心养病。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有关方面准备送张浩去苏联治病,但当苏联派来的飞机飞抵延安时,张浩却谢绝了,执意让革命烈士和革命干部的子女乘机到莫斯科学习。

    张浩在弥留之际,对守候在身边的亲人说:“我奋斗20余年,未能看见革命胜利为憾。请死后把我葬在文化沟的桃花岭上,我要天天望着党中央、毛主席。”

    站在一旁的毛泽东十分感动,连忙转身对大家说:“让张浩同志在桃花岭上天天监督我们吧!”

    1942年3月6日凌晨1点15分,张浩在延安中央医院病逝。

    第二天,《解放日报》在头版发表《中共中央委员张浩同志积劳成疾病逝》的讣告,并专发了《悼张浩同志》的社论。

    中共中央负责人李富春、彭真、邓发以及林彪等怀着沉痛的心情前往料理后事。

    当日下午,中共中央成立了张浩治丧委员会,遗体移入延安中央大礼堂,供人们瞻仰悼念。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轮流为他守灵,毛泽东还写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3月9日,张浩公祭仪式在延安中央党校大门外的广场上隆重举行。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他的棺柩抬到桃花岭上,又亲自为他执绋安葬。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给自己的战友抬棺、下葬。

    当时,摄影师留下了这个珍贵的时刻。

    照片上毛泽东(抬棺者第一人)、朱德、任弼时、林伯渠(抬棺者第二人)、杨尚昆(抬棺者第四人)等为张浩抬棺。右第一人为张浩夫人涂俊明,右第二人为林汉雄(张浩的长子)。

    毛泽东还亲自为张浩题写了“张浩同志之墓”的墓碑。

    在党的历史上,在我党我军高级领导人中,只有张浩享受了这一殊荣。

    1970年张浩墓迁入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