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陈瑶湖上
除了巢无中心根据地外,新四军七师的战斗足迹遍布皖中、皖南、鄂豫边。
本章介绍陈瑶湖。
陈瑶湖抗日游击根据地是1940年3月建立起来的。后来成为新四军七师的游击根据地之一。
它位于桐城边境(现划归枞阳县管辖),东北与无为县交界,东靠长江,与铜陵县大通镇仅一江之隔,西南是一片沙洲,西北紧靠连绵不断的山脉。
湖区南北相距六十多华里,东西相距二十多华里,湖内蒿草丛生,对我开展游击战争非常有利,但是湖区周围敌情严重,敌、伪、顽的势力还很强大。
因为前面长江是日寇的主要交通线,日寇在土桥、大通镇、老洲湾、汤家沟等地(均在陈瑶湖周围)设立大小据点十多个,经常出来“清乡”、骚扰。
而后面老牛埠、孙家埠、砖桥、黄泥河等地驻着土顽章干、江子龙、丁爽非的部队。
同时,桂系顽军一七六师驻在桐城、庐江一带,他们从来不到长江边上打鬼子,而是经常出动对我新四军搞突然袭击。
因此,我党我军在桐东陈瑶湖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一开始就处在敌、伪、顽的包围夹击之中。
我军要抗日,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和日寇、伪军战斗,和土顽战斗,和国民党反共的桂系军战斗。
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桐城县的国民党特务,到处抓捕我党负责干部。
在这种情况下,我党不开展武装斗争就无法生存,于是,1940年2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在县委书记林立同志主持下召开会议,统一思想,确定夺取敌人武装,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1940年3月,经过调查研究,选择桐西松陶乡、银峰乡的后备队作为攻击目标。
县委派桂平、陈怀民、高潮选、许英(高、许两同志都是从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教导队学习后调到桐城工作的)四同志,每人各带一支手枪,并由地方上要撤退的10多名同志配合,组织两个组,先后冲进松陶乡、银峰乡顽军后备队营房,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共计步枪20多支,手榴弹30多枚。
第二天,他们带领从桐西撤退的20多名地方同志和缴获的武器赶到桐东陈瑶湖畔,这时,庐江、无为也来了一些同志,共有40多人。
县委决定成立一个连队,番号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独立大队三连,高潮选同志任连长,许英同志任指导员,宋海珊同志任副连长,下面编了二个排。
他们活动在老洲头、六百丈、徽河、青山、水圩一带。
不久,就以陈瑶湖内许家排、王家排为基地,在陈瑶湖周围开展游击战。
于是,陈瑶湖抗日游击根据地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1940年5月,我党收编了原在陈瑶湖打着新四军旗号的以方英、林亚斌为首的土匪部队,将该部与我独立大队合编,以方英为大队长(方以后发展为我党特别党员)曾宪忠(老红军干部)为副大队长,鲁生为教导员。
下面编3个连和一个大队特务排。一、二连由原方英部队编成。三连和特务排是我党直接领导的部队。对一、二连,我党派了少数干部进去做政治工作。
这时,全大队200多人。
1940年7月,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团长林维先率领一三大队到达桐东,向县委传达军部指示,将县委领导的独立大队编入该团为二大队,并在桐东水圩召开了挺进团成立大会。
由于领导力量加强和武装力量增强,陈瑶湖抗日斗争形势发展很好、很快。
1940年10月,建立了桐东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桐东乡联办事处。主任周晓山(民主人士)、副主任王光钧。同时建立了中共桐东区委会,区委书记王光钧。
1940年12月,桂顽一七六师纠集2000人,大举向我桐东根据地进攻。
当时,我桐东只有主力部队两个排和桐东游击队,在林维先团长沉着指挥下,乘顽军半渡之际,突然开火,顽敌大败而回。
敌恼羞成怒,过了两天,又第二次大举来犯,由于我军早已转移,敌人扑了个空,我军毫无损伤。
1941年元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我皖南新四军一部突围来到桐东水圩一带休整。
日寇判断我新四军军部可能已到达桐东,敌一一六师团集中安庆、大通日伪军约3000人,并有4辆坦克、4架飞机配合,于1941年2月15日向我桐东根据地水圩、青山、王家排、许家排进行扫荡。
在这次日寇扫荡中,我主力虽跳到外线打击敌人,但也遭到严重损失,县委书记鲁生、挺进团二大队长方英、六连指导员吴振亚等同志均在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
1941年3月,挺进团奉师部命令挺进大别山开展游击活动,打通与五师的联系。
桐东只留下王光钓同志带领一支游击队(不足百人)坚持斗争。
不久,新任桐、无、庐县委书记李岩同志在行军中遭顽军埋伏被捕,壮烈牺牲,少数干部又叛变投敌,于是桐东形势日益恶化,逐渐难以就地坚持。
上级指示,由王光钧将部队及难以坚持的人员暂时转移到无为五区廿四圩一带活动。
1941年5月,舒无地委确定派林立同志重返桐东,担任桐庐、无为县委书记,恢复桐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他们到达陈瑶湖后,首先镇压了汉奸张来狗,严厉警告了敌伪政权的人员,使他们不敢再肆意作恶,大大鼓舞了根据地的群众的抗日信心,迅速打开了局面接着,县委召开会议,确定当时的任务是扩大武装,恢复政权。于是召开了桐东参议会,选举章边元任桐东区长。陈怀民担任中共桐东区委书记。
不久,新四军七师五十五团也到达陈瑶湖及桐、庐、无边境三公山地区,形势进一步好转。
1941年10月,桂顽一七六师五二八团又集中兵力大举向我桐东三公山根据地进攻,我五十五团与该敌展开激战虽给敌以重大杀伤,但我军伤亡也很大。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五十五团奉命撤到无为严家桥休整。当时,林立同志奉命到桐西,主持桐、怀、潜中心县委工作。桐无县委由贾世珍同志担任县委书记。
1942年春,将桐无县又改称桐、无、庐县委,这时县委机关仍在无为廿四圩活动。直到1942年夏,才将县委机关转移到桐东水圩、青山一带活动。
1943年春,成立皖中区党委,下设沿江地委、皖南地委、和含地委,沿江地委书记由林维先同志兼任,黄先同志任副书记。桐、无、庐县委归沿江地委领导。
1943年秋,成立沿江独立团,团长由沿江支队副队长傅少甫同志兼任,政委由沿江支队参谋长胡继亭同志兼任。沿江独立团加强了桐东的游击活动。
1943年8月,沿江地委副书记黄先,率领地委机关和沿江独立团团部移住桐东陈瑶湖游击根据地,地委住在王家排,沿江团团部住在许家排。
沿江货管局机关开始住在林家花园、叶家村一带,以后又转移到湖中心陈家排小岛上住。
1943年12月上旬,桂顽一七六师五二八团,在周雄团长率领下,以一个整团的兵力加上一部分土顽,又向我桐东陈瑶湖游击根据地大举进攻。
他们首先占领陈瑶湖西岸所在要点,对我实行封锁围困,我们仍然坚持在陈瑶湖内各个小岛上,修筑好工事,埋设好障碍,随时准备打击来犯之敌。
12月中旬,桂顽首先向我沿江团团部驻守的小岛―许家排发动进攻,他们在岸上用迫击炮向许家排进行轰击,然后,以轻重机枪火力掩护,以一个连到一个营的兵力,乘小船向我团部驻守的小岛发动多次猛攻。
我团部警卫排在胡继亭参谋长指挥下,以轻机枪、土炮、步枪猛烈还击,给进攻之敌以沉重打击,打翻敌小船多只,打死打伤数十人。
但我军也有不小的伤亡,特别是沿江支队参谋长胡继亭同志在指挥部队反击顽军进攻中,不幸中弹牺牲,是我军最大的损失。
当天中午,地委确定我党、政、军人员从陈瑶湖几个小岛上撤离,转移到无为廿四圩一带。
12月下旬,地委确定将地委机关、沿江独立团机关和沿江货管局机关转移到江南贵池,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
桐东陈瑶湖留下一部分武装和党、政干部,继续坚持桐东陈瑶湖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
不久,地委又决定,将桐东区委划到江南贵青县领导,贵青县委也改名为桐贵青县委,县委书记吴文瑞。
下辖桐东区委、河西区委、河东区委。这时,桐东区委书记是史风,区长是姜潘溪。
他们仍然坚持陈瑶湖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一直到1945年9月,沿江地委、沿江团奉师部命令,全部撒到无为,至全师北上山东才结束。
桐东陈瑶湖抗日游击根据地,从1940年3月建立,到1945年9月撤离,先后共5年半时间,对我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那些贡献呢?
1.在桐东陈瑶湖这个地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使这个地区成为敌伪顽摧不垮的红色堡垒。
2.发展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使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由开始的40人的游击队,发展到1000多人的游击部队,先后3次将桐东地方武装编入主力部队(其中编到挺进团一个大队,编到五十五团一个大队,编到沿江独立团也有一个大队)。
3.歼灭了敌、伪、顽武装力量,抗击日寇、伪军、顽军对我反复进攻,牵制了敌人。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中,我军在陈瑶湖周围地区歼敌15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武装了自己。
4.培养了一大批党员、干部。这批党员干部是我党的宝贵财富,现在仍有不少担任地、师以上领导职务,在当前的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5.掩护了新四军七师到新四军五师的一条重要交通线,使我党、政、军人员和物资在这条交通线上通行无阻。
特别是1944年后,从无为、桐东、贵东、贵西、东流、至德、彭泽这一条线走,更为安全,这对我军互相支持配合作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新四军七师沿江支队和沿江独立团建立与发展变化的片断情况1941年1月6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调动10个师约7万人的兵力,围攻我皖南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
叶挺军长奉命下山谈判被扣,项英副军长在突围中被叛徒打死,我军受到严重损失。
1941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任命陈毅同志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并任命新四军七个师的军、政领导人以及组建新四军第七师的指示。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指示,新四军七师于1941年5月1日在安徽省无为县正式成立,张鼎丞同志担任七师师长,曾希圣同志担任七师政治委员。
新四军七师成立后,立即向长江两岸发展游击战争,与日寇、汪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进行英勇的战斗。到1943年初,部队已发展到6000多人。
为适应敌后武装斗争的需要,新四军七师于1943年2月对所属部队进行整编,共编成沿江、皖南、含和、巢湖四个支队和师直接领导的独立团。
沿江支队由林维先担任支队长,王集成兼任政委、傅绍甫担任副支队长,彭胜标担任副政委,胡继亭担任参谋长,何志远担任政治部主任。
沿江支队下辖独立、桐东、桐南、桐西、湖东、白湖、舒无七个大队。
1943年冬,由白湖、湖东、舒无三个大队编成白湖团;由独立、桐东、桐南、桐西四个大队和贵池游击大队编成沿江独立团。
同时,师属独立团也划归沿江支队建制。这时,沿江支队下辖三个团,即白湖团、沿江团、独立团。
沿江独立团成立时,由副支队长傅绍甫兼任团长,胡继亭兼任政委(胡牺牲后,由黄先兼任政委)。团部设在桐东陈瑶湖上小岛——许家牌。
部队经常活动在桐东、桐南、桐西、怀宁、潜山、贵池、青阳、东流、至德以及江西省彭泽一带。
1943年11和12月,沿江独立团在桐东反顽战斗后,团部由傅绿甫、黄先同志率领转移到江南贵池一带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
沿江独立团成立后,经历大小战斗近百次,主要战斗如下:
1.桐东陈瑶湖上的反顽战斗1943年11月,国民党桂系一七六师五二八团团长周雄率领所属部队加上土顽一部,向我桐东游击根据地进犯。
首先占领青山、水圩等要地,对陈瑶湖上的我沿江团及部分游击队进行封锁围困。
大约在12月中旬,敌军五二八团出动约一至两个营的兵力,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向我团驻守的许家牌发动连续进攻。
我团英勇顽强抗击,给来犯之敌以沉重的打击,打死打伤敌人30多人,我军也有多人伤亡,特别是胡继亭同志在反击顽军第三次进攻战斗中,不幸中弹光荣牺牲,这是我沿江团建团以来最严重的损失。
2.贵池关窑追击日寇的战斗1944年10月初,沿江团团长傅绍甫带领团部和一、三营营部及一部份连队住在关窑一带村庄里。
一天下午两点钟左右,50多名日寇身穿便衣来偷袭我三营八连,被八连两个哨兵发现。
哨兵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鬼子未答话,立即开枪,打伤我哨兵。
我两哨兵一边还击,一边钻进树林,跑回连部报告情况。
八连连长张有道指挥部队迅速抢占山头,当日寇离我八连只有50多米距离时,突然遭到机枪、步枪、手榴弹的打击,敌人惊恐万状,抱头鼠窜。
八连发起追击,一直追到鬼子据点半路铺碉堡附近。
这次战斗打伤日寇中队长一人,打死日寇3人,缴获三八式步枪3支。
战斗结束后,我军迅速转移,第二天,鬼子出动1000多人,在这一带山区进行“扫荡”,妄图消灭我军。结果,扑了一个空,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
3.贵池高岭与日寇的遭遇战1945年6月间,沿江团八连在贵池乌沙一带活动。6月中旬一天,群众报告,日本鬼子有100多人向八连驻地开进。
八连迅速转移到山上树林中观察日寇动向。日寇正向八连隐蔽的树林中走来。
在八连连长、指导员指挥下,以猛烈的火力向日寇射击。这时,日寇指挥官抽出指挥刀命令士兵向八连隐蔽的树林中冲击,敌我混战一团。
这次战斗,打死打伤日寇30多人,缴敌机枪1挺,掷弹筒1个,步枪10余支。我沿江团八连也伤亡20多人。
当地群众赞扬说:“抗战以来,我们第一次看到中国军队这样勇猛地狠打日本鬼子!”
4.贵东金鸡山反顽战斗1945年六七月份,国民党两个团及部分土顽约2100多人,向我沿江团驻守的全金鸡一线阵地进犯。
我军在沿江支队副支队长傅绍甫同志的指挥下,进行英勇反击,打了七天七夜,给进犯之敌以沉重的打击。
敌人组织20多次进攻,均被我方击退,保卫和发展了贵池抗日游击根据地。
我沿江独立团经过与日寇、汪伪军及国民党顽军的一系列的战斗,经受了锻炼和考验,部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了,到1945年8月底,据统计,沿江团已发展到2500多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沿江团奉命撤离贵池到无为县集结待命。
1945年9月下旬,新四军第七师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指示,撤离皖江根据地,沿江团除留下两个连队交桂林西同志率领挺进大别山坚持游击战争外,团主力随师部北上山东,编入新四军七师二十一旅序列内,参加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为打败蒋介石顽敌,解放全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三、新四军七师在反扫荡、反磨擦斗争中锻炼成长1941年,新四军七师正式成立时,机关、部队总共只有2000多人。
这2000多人,有的是经受了“皖南事变”突围严重考验的英雄,有的是在敌、伪、顽夹击中发展、壮大的江北游击纵队健儿和新四军挺进团的好汉们,共编为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四个团和几个独立大队。
七师成立后,立即战斗在华中抗日前线,转战在大江南北,打击敌伪,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扩大部队。到了1943年,部队发展到6000多人。
1943年3月间,我七师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在大王家、石涧埠、银屏山等地与日寇展开激战,给进攻之敌以重大杀伤。师指挥机关立即组织部队突围,摆脱敌人的反扑。
根据师部指示,皖中行署宣教团于3月17日夜11点钟从金家凹出发,准备突围到皖南苏区去。
当我们这支队伍到达牌楼村时,天空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
我们冒雨继续向南行进,由于天黑、伸手不见五指,加上道路泥泞,难以行走,稍不留心就要摔跤,有的同志摔了二三十个跟头,真像个泥菩萨。
就这样,以极快的速度翻过照明山,于拂晓前到达东西王村。查查人数,只到了13个人。其余的同志均掉队了(事后才知道,他们在路上遇到日寇,被鬼子抓去了)。
第二天吃早饭时,突然听到激烈的机枪声,我们跑到村口一看,密密麻麻的日本鬼子正向照明山发起攻击。
担任掩护任务的我军某部正在英勇顽强地抵抗,机枪声、步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
上午8时,两架涂着膏药旗的日本飞机也前来助战,向照明山我军阵地轮番俯冲投弹、扫射。
宣教团领导研究决定,由于在大白天,集体行走容易暴露目标,确定分批疏散,继续向皖南苏区突围。路茜和肖洒、江声林三同志一道走,陶质秀、宁远、易毅他们三人一道走(宁、易两同志是广西学生军地下党组织介绍来七师宣教团工作的)。
当晚他们到达南苏区一个小村庄,住在一户贫雇农老大爷家里。
3月19日组织上又通知他们,继续疏散到无为南乡肖家大村肖洒同志家里打埋伏,以便和即将到来的日寇“清乡”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