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1151章驰骋皖江

第1151章驰骋皖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去年十月你们复电谓巢湖、瓦隔湖间不过百里,通过甚难,但现时我在无为、桐城已有根据地。虽只一二县,其战略意义却胜过敌后大块根据地,应极端重视之。”

    这段文字来自1941年2月1日,毛主席为中央军委、中央书记处起草的给刘少奇、陈毅并告彭德怀的电报。

    其中“无为”就是现在安徽省无为县,曾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新四军七师的诞生地和师部所在地。

    近日,在无为县红庙镇涧边自然村,记者走进了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

    家住涧边村的李先胜今年86岁,他告诉记者,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日本鬼子来扫荡。“七师在此常驻的时候,我才八九岁。日本鬼子来扫荡的时候,不少村民的房屋都被烧了。”

    “皖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富饶、人口密集,是日伪军全面占领和掠夺的重点区域。皖江地域狭小,‘皖南事变’后,是否在此建立根据地,新四军中不少人是有疑虑的。”无为县党史专家王敏林介绍说。

    1941年5月1日,第七师在无为县胡家瓦屋成立,全师总兵力1900人。“隐蔽据点,稳步向四方发展”。新七师迁至红庙镇的三水涧后,该地就成了七师党、政、军、群首脑机关的大本营。

    七师先后开辟了桐西游击根据地、泊湖游击根据地及巢北含和地区,将皖江根据地扩展到安徽的大江南北。

    “华中连成片,无为是关键”。时任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指出,“无为是二师、五师和六师之间的中心地带,像一个纽扣,起到联结作用。”

    第七师使得新四军连成一片,形成鄂豫边、皖江、淮南3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相互呼应的局面,犹如刺刀,插在华中日军的心脏地带。

    1943年3月17日,日军从铜陵大通突袭而来,到严桥山上时,距离师部也就3公里。

    “当时日军纠集了6000余兵力,企图一举消灭七师及主力部队。”王敏林介绍,日军这次“扫荡”行动非常秘密,夜间行动,器材轻便,绕过七师警戒线。

    当天雨大风急,面对日军的四面夹击,七师师部决定实行分路穿插,跳出敌人包围圈。

    向南一路由副师长傅秋涛带领师机关人员及师部警卫连沿三水涧北面行进,在石涧埠与日军遭遇,激战中打开突破口,夺路南进,绕至日军后方。

    政委曾希圣带部分师部人员与师直独立团向北突围,沿途相继与巢县、东关之日军展开激战,18日拂晓进入银屏区的仙人洞附近,山外则被日军团团包围。

    新四军特一旅奉命在菩萨山阻击敌人,掩护师直机关和主力部队突围。

    18日夜,曾希圣命令师直独立团,分两路实施突围行动。

    20日,日军千余人进入山区,开始连续数日的搜山。七师主力部队即在日军侧背,不断进行袭击。

    同时和含、沿江、皖南等各个支队,趁日军后方空虚,纷纷向东关、开城桥、横山等日伪据点进行猛袭,经两日激战,杀伤日伪军300余人,终将“扫荡”粉碎。

    在这次反“扫荡”中,七师付出重大牺牲,损失200余人。七师供给部部长郑行福、师直属队总支书记曾宪忠、师供给部副部长郭仪鸿等牺牲。

    “第一次扫荡后,七师总结了经验,建立了三五里一个或一村一个的递步哨、消息树等各种传递消息的土办法,可以迅速掌握日军的行军方向、速度、人数等情报。”

    无为县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蒋克祚说,“正是情报工作的充分运用,让此后日军的几次大规模扫荡受到重创。”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新四军第七师在4年多时间里,建立了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皖江抗日根据地,拥有人口180万。共与日军进行了2000多次战斗,攻克日伪据点200余处,击毙击伤敌1.4万人。”蒋克祚告诉记者。

    澎湃的历史大潮,给涧边村留下抹不掉的红色印记。占地面积约26400平方米的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巍然屹立,有8个展厅、1个专题影像厅,展出各类文物文献300余件,全面介绍了新四军第七师发展壮大的历史。

    解说员介绍,七师在这里开垦荒地、植树种棉,先后实施了惠生堤、三闸工程等大型水利项目,保障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有的工程沿用至今。

    “虽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的生活困难,可是七师的战士们却自力更生,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为新四军乃至延安都给予了财力物力上的支持。”

    在无为县红庙镇涧边村,说起村子的革命史,村民无不自豪。“他们住在老百姓家里,却从不吃百姓一粒米,农忙的时候还会帮我们做农活,自己也在前面的山上开荒种地。”

    此外,在南京、上海相继沦陷之时,皖江革命根据地又发布了一次性税收政策,所有经过的商户只需交纳一次税即可,江浙徽商户纷纷选择从这里运输货物。

    一时间,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大幅提升,为抗战积蓄了财力物力和信心。

    诞生在皖江大地上的第七师,有着辉煌的历史。

    在抗日烽火席卷中国大地的关键时刻,广袤的皖江大地上,有一支雄师在逆境中诞生,在日伪顽的夹缝中生存,在对敌斗争中发展,在皖江子弟的支持下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皖江人民的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就是驰骋在以无为县为中心区的皖江大地上的新四军第七师。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为保卫家乡,迎击日寇,无为、巢湖、庐江县共产党组织,组建了几支抗日自卫武装和游击队,安定了社会秩序,推动群众抗日救亡活动。

    无为县建立了第一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无为县国民自卫分队”。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后,被整编命名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无为二中队”,成为活跃在无为的一支影响很大、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1938年11月,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连抵达无为,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将新四军江北部队统一改编为近千人的江北游击纵队。

    纵队的指挥机构和主要活动区域亦在无为县,此时的无为已是共产党在皖中的政治、军事中心。

    叶挺军长及邓子恢、罗炳辉等人于1939年4月27日到无为进行视察演讲。

    4月底,新四军四支队奉中共中央命令东进桐城、无为、巢县等县,并于5月12日、9月3日,在巢县蒋家河口和安桐路上的棋盘岭伏击日寇,重创敌人。

    同时,在新四军四支队的领导下,将新四军无为二中队、巢南游击队等地方游击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四支队领导下的游击第二纵队。

    同年11月,四支队九团在顾士多团长的指挥下,拔除了无为县北面的含山县运漕镇的日伪据点。鼓舞了皖江地区人民抗日斗争情绪,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热潮,开创了皖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阴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为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2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命令在皖江地区的武装力量成立新四军第七师,任命张鼎丞为师长,曾希圣为政委。

    当时,对于皖江能否成为一块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许多人存在着一些疑虑。

    皖江东近日军巢穴南京,南抵日伪重兵把守的芜湖,西南与国民党第五、第三战区为邻,且地区狭小,港汊纵横,敌伪据点林立,地处敌伪顽的夹击之中,建立根据地确实存在很多困难。

    三月至四月,曾希圣、何伟、周新武等同志先后在无为东乡长坝吴和巢南银屏山区主持召开了全区的党政军干部扩大会议,会议在党中央关于建立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决定和中原局关于“坚持皖南,发展皖中”的指示的基础上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针。

    并决定将从皖南事变中突围到达无为的700余名干部、战士和原在皖江地区坚持斗争的无为游击纵队以及三支队挺进团共1900余人组建成新四军第七师。

    随后,于1941年5月1日,在无为白茆胡家瓦屋召开大会,通电全国,宣布七师正式成立,同时还成立了由吕惠生任县长的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

    皖江根据地初建时,采取建立“隐蔽据点,稳步向四方发展”的方针。

    1941年春,由林维先任团长的挺进团,首先分两路向宿松、望江等地推进,于4月24日与张体学领导的五师鄂豫挺进纵队独立团在宿松会师,从而打通了与五师的联系。

    同年7月,挺进团奉命进入宿望湖区,会同坚持在这一地区的赣东北特委共同开辟了该地。

    至此,挺进团在皖西已先后开辟了桐西和泊湖两块游击根据地,使皖江根据地扩展到皖鄂赣边界。

    为配合挺进团的行动,谢忠良、黄火星奉命率五五团亦于7月进入桐东三公山一带。

    在挺进皖西的同时,七师为坚持皖南敌后的抗日斗争,先后派何志远等率皖南独立大队到铜青南地区。

    该部与胡明等领导的黄山游击队活跃在皖南山区,既打击和牵制了敌人,为皖江根据地向南发展提供条件,又对活动在苏南的六师,起着军事上的策应作用。

    含和及巢北地区,是皖江根据地与二师、军部以及连接淮南根据地的纽带,自1941年9月起,由李岩等分期分批率领武装开辟含和地区。

    次年,建立了含和独立团,使打通二师、七师交通线的战略计划得以实现。

    至此,皖江根据地扩展到安徽的大江南北,并沟通了二师、五师与军部的联系,使鄂豫边、皖江、淮南三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相互呼应。

    1943年,皖江根据地对日伪顽的斗争进入了极为艰苦的困难时期。

    3月至4月,日军连续两次抽调重兵对皖江根据地的中心区—一无为县进行疯狂的扫荡,企图迫使根据地内的主力部队退缩至狭窄的巢南银屏山区,一举加以聚歼。

    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积极配合日军,出动桂顽五二八团、保八团、二支队分别进攻桐东、含和地区,妄图切断我交通线,陷皖江根据地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根据地军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两次反扫荡和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

    据1943年统计,新四军第七师对日伪作战达189次,反顽斗争达213次,根据地军民经受了严酷的斗争考验。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皖江根据地进入了保卫根据地、迎接抗战最后胜利的时期。

    军民同仇敌忾,于1944年3月取得周家大山反顽斗争的胜利。

    1945年2月,粉碎了桂顽一七六师的进攻。

    此后,根据地军民担当起“驱逐日寇,收复失地”的重任,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自8月17日收复无为县城起,我军相继攻克了凤凰颈、襄安、运漕、雍家镇、望城岗等40余处敌伪主要据点。

    与此同时,皖南部队也在攻克铜陵、繁昌境内沿江各敌据点后,一度占领芜湖部分市区。

    在大反攻的十多天时间内,皖江军民共歼日伪军万余人,解放国土18万平方公里。

    那么,七师这支雄师劲旅,其领导人的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现在读历史,第七师的首任师长是张鼎丞,却没想到,张鼎丞并没上任,没在七师呆过一天。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941年1月4日,国民党32集团军包围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军部,皖南事变爆发。

    皖南事变中,因为国民党部队早有准备,所以新四军损失惨重:其中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国民党扣押、副军长项英以及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出卖后遇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过程中壮烈牺牲。

    整个新四军的三支纵队只有第一纵队在傅秋涛的率领下突围成功。

    最关键的是,国民党变本加厉,宣布新四军是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

    1月20号,在组织的关怀下,新四军完成重建,新成立的新四军下辖七个师,其中第七师就是以傅秋涛带领出来的第一纵队为基础成立的。

    第七师成立时,傅秋涛正在被隔离审查,因此他没有担任第七师的任何职务。当时第七师新任命的师长名叫张鼎丞,不过,张鼎丞虽然被任命为第七师师长,但他却一直没有上任。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张鼎丞有更重要任务。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皖南事变之前张鼎丞的活动轨迹。

    张鼎丞是福建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长征之前,张鼎丞奉组织命令前往了闽西,坚持在闽西地区搞游击战,缓解红军长征的压力。

    在闽西期间,张鼎丞多次粉碎国民党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巩固和扩大了闽西革命根据地,为革命保存了火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张鼎丞也顺理成章地进入新四军第二支队,担任了第二支队的司令员。

    1939年,张鼎丞前往重庆,向组织汇报新四军的相关工作,不久之后他又到达延安,当面向主席汇报了自己在闽西三年游击战的结果。

    主席听后特别高兴,决定让张鼎丞暂时不要返回新四军驻地,而是留在延安的高级研修班学习。

    在这之后,张鼎丞留在延安的高级研修班学习。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面临重建,组织考虑到张鼎丞担任过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因此新四军重建后把他任命为第七师师长,与他搭档的则是第七师政委曾希圣。

    当时的交通并不方便,而且皖南事变后,组织意识到必须要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否则皖南事变这样的惨剧很有可能重新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席认为有必要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鉴于要开展整风运动,所以在主席的安排下,张鼎丞留在了延安,并没有前往新四军军部上任。

    这也是他虽然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七师师长,却一直没有到任的原因。

    留在延安的张鼎丞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参与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期间,张鼎丞担任了二部主任,他认真执行整风指示,不仅坚决团结同志,而且坚决避免整风运动扩大化。

    张鼎丞坚持立场,圆满地完成了整风运动的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表彰。

    另一方面,张鼎丞虽然没有前往新四军军部赴任,但第七师在曾希圣等人的带领下开办了军工厂,成为新四军最有财力的一个师。

    一年之后,傅秋涛结束审查,被任命为第七师副师长,不久之后又被任命为第七师代师长。

    之后傅秋涛率领第七师参加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第七师的首任师长张鼎丞因为调任地方,所以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不过他的成就也好高,后来担任了副委员长,官至副国级。

    而继任的师长傅秋涛则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