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平西的枪声
1938年3月,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东斋堂建立,这是京郊第一个民主政府。
中共中央和军委对萧克动身前往冀热察之前就明确了挺进军中心任务,是“巩固平西根据地,开展冀热察游击战争”。
1938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和晋察冀军区在平山县蛟潭庄召开联席会议,聂荣臻、彭真、贺龙、关向应、萧克、马辉之等参加会议。
会议由聂荣臻主持,具体部署冀热察地区工作,会议宣布了冀热察挺进军和中共冀热察区党委主要领导名单;制定了冀热察区委和挺进军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会议明确挺进军与冀热察区党委分别接受晋察冀军区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领导,重要报告和重大问题请示,要抄报中央和八路军总部。
冀热察区党委和挺进军负责领导冀东、平西、平北三个地区的党政军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向热河、辽宁、察哈尔挺进。
1939年初,萧克、马辉之等率指挥机关来到平西清水村,召开宋邓两个支队大队(团)和地方县级以上干部会议,萧克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六次会议精神,宣布了成立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的命令。
1939年秋,萧克在区党委和挺进军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上提出了: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坚持冀东游击战争,开展平北新的游击根据地“三位一体”工作方针。
同时强调了平西、平北和冀东各自中心任务的差异和区别,明确以巩固、坚持和开辟作为三个区域的不同重点。
“三位一体”的提出,是冀热察地区党政军领导对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指示精神的深入认识与充分理解,是将中央指示精神和冀热察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后的行动方针。
这个方针的确立与提出,等于制定了冀热察政治军事以及抗日游击根据地开辟与建设诸项工作任务的行动纲领。
挺进军成立之初,作为司令员的萧克走马上任由延安到晋察冀再前往平西,所带军政干部不过一二百人,其所依靠的基础队伍――八路军第四纵队,下辖第十一、十二两个支队不过5千人。
三年过后,挺进军下辖平西、平北和冀东三个军分区,1940年8月以后还指挥冀中第十分区;拥有七、九、十、十二、十三5个主力团和多个地方游击支队,挺进军直接指挥兵力最多时达到12万人。
挺进军的兵源来自哪里,绝大部分就是平西子弟,在今天冀东和平北以及天津的烈士墓碑上镌刻烈士的籍贯,可以很清晰看到许多宛平人士。
如赤城县一条街以门头沟人安宏达烈士命名,称之为宏达街;第一任宛平抗日政府县长的魏国元一家四兄弟,其中两个兄弟在战火中壮烈牺牲,一个牺牲在冀东,一个牺牲在平北。
冀热察区党委领导下的平西、平北和冀东三个地区级党委(冀东还有地委分委),县级党组织达到17个。其中,平西地委6个,平北地委4个,冀东达到7个。
1939年4月,平西地区成立晋察冀边区第六行政专员公署,下辖宛平县、涞(水)涿(县)县、房(山)良(乡)县、宣(化)涿(鹿)怀(来)县和涞(水)涿(县)办事处。
随后,又在永定河北岸建立了昌(平)延(庆)县。县、区、村各级普遍建立了工、农、青、妇等抗日团体。
党的力量有了发展,大的村庄建立了党支部,以昌宛联合县委为例,1940年6月,昌宛县建有支部91个,中共党员1624名,成为平西地区党员最多的县。
1940年4月上旬,平西根据地拥有1100多个大小村庄,20余万人口。
涞水野三坡在抗战时期是平西根据地腹地。1939年2月7日,萧克在野三坡山南村成立了冀热察挺进军,在当地发展抗日武装。
从此,涞水野三坡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萧克将军战斗的足迹。
1938年11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挺进军。1939年1月初,萧克、程世才率领近百人,从晋西北随120师师部东越同蒲路,前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受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热烈欢迎。
随后聂荣臻主持召开会议,彭真、贺龙、关向应、马辉之和萧克等同志参加。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党中央成立冀热察挺进军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会后,萧克和程世才便出发去平西。
将至百花山,萧克想到将在冀热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前景,心情无比激动,赋诗一首,诗曰:
北渡拒马河,百花山在望。
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
放眼冀热察,前途不可量。
军民同协力,胜过诸葛亮。
抗战虽持久,笑我力正壮。
冀热察挺进军成立后,编制序列直属八路军总部,由晋察冀军区代管,由萧任司令兼军政委员会书记,程世才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挺进军的成立,如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
为壮大声势,发展群众革命斗争,萧克一到平西,就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写了一首共有150句的六字韵文布告,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朱彭总副司令,下了一个命令。
成立一路精兵,军名叫做挺进。
旗号青天白日,宗旨救国救民。
可恨日本鬼子,对我久有野心。
逞强打我中华,烧杀掠抢奸淫。
还有汉奸卖国,枉为黄帝子孙。
穿戴中国衣服,屈膝侍奉日本。
忘了中国龙脉,卖国卖祖卖宗。
满腹狗肺狼心,不义不孝不忠。
本军出师华北,转战冀热察晋。
忠惯耿耿在心,杀敌决不后人。
这首韵文布告用挺进军司令员和政治部主任名义发表,张贴在野三坡的村镇、街头。
之后,平西党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掀起了参加子弟兵的热潮,进一步充实了部队。
这时期,平西全部兵力已达到12万多人。正规部队和游击队,普遍建立了党的组织。有些以老部队作基础的单位,党员比例在30以上。
1941年夏,萧克与冀热察区党委领导和挺进军100多名同志经野三坡登上百花山顶,夜宿古庙。放眼祖国大好河山,心中更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于是,提笔写下了《登百花山》:
百花山上百花开,六合英雄冒雨来。
夜看故都云烟暗,“反攻”一会到“燕台”。
挺进军在野三坡的成立引起了日军的仇恨。敌人疯狂地喊出了消灭平西、消灭萧克的口号。
1942年,日军集中大量兵力“扫荡”平西根据地。把重点放在了平西心腹地带野三坡。
为了保卫野三坡人民的生命安全,萧克在野三坡盘坡村山上的一个防空洞里日夜守候在电话总机旁,指挥平西反“扫荡”。
防空洞中又潮又湿,敌军的炮弹不时落在洞旁,但萧克毫不在意,他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在防空洞中废寝忘食,坚持指挥战斗。经过萧克和我平西军民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这次平西反“扫荡”的胜利。
1941年8月,挺进军安营于沙岭西康家庄,被已叛变投敌的电台台长吴其增发现,他在一片空地上点起烟火给日军传递了情报。
日寇看到烟火,立刻于第二天清晨出动四架飞机在沙岭西村上空狂轰滥炸。
肖克听到敌机轰炸声,急忙出门观察敌情,他刚好走到距门口不远的一棵大树后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在距萧克三米远的地方开了花。
霎时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土石弹片横飞,大树树干被炸开了一个大窟隆。而萧克司令却奇迹般地冲出了硝烟。
日军飞机投下炸弹五十多枚,直到发现小小沙岭西都成了一片废墟才飞离。
轰炸后的第五天,日军播出了“萧克”毙命的新闻。所以当日军再次在战场上发现萧克的时候简直目瞪口呆。他们搞不明为什么在搞清确切地点后,几十枚炸弹竟然对萧克毫发无伤。
1939年2月,大名鼎鼎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成立于北平西部山区。这支部队由萧克任司令员,陈漫远任政委(未到职),程世才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负责统一指挥平西、平北、冀东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据统计,全军约有9000人和7000支长短枪。共有三个支队,三个支队的负责人则是:邓华、宋时轮、高志远。
邓华支队大约有3000人,其前身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第三团。宋时轮支队有3000多人,其前身是八路军第716团的一个营,不久扩编为八路军雁北支队。
这两支部队曾经被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一度杀入了冀东地区,后来在日伪军的重兵围剿下,被迫撤回平西山区。
至于高志远支队,其前身则是著名的冀东抗日联军。
高志远,河北滦县人,他出生于1907年。他家境富裕,是当地比较有名的大户人家。
1933年,著名的长城抗战打响了。高志远顿时热血沸腾,他很快在当地招募了200多人,准备去参加抗日义勇军,并和日伪军血战到底。
不幸的是,他的队伍在途中被一股土匪包围,并且被缴了械。他孤身逃走,回到老家,并未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久,他听说冯玉祥正在招兵买马,准备随时和察哈尔境内的日军开战。他再次热血沸腾,准备去张家口投奔冯玉祥。
不巧的是,他再次受阻,无奈来到了北平。在这座城市,他认识了地下党员王仲华。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随后,他回到了老家,不断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很快在当地拉起了一支民团。
在老家,他先是除掉了曾经阻碍他抗日的土匪头子刘兰亭。接着,他带人刺杀了当地的伪军头目刘佐周。
从此,他名声大振,成为了冀东地区大名鼎鼎的英雄好汉。
在这个时候,我党也先后派出李运昌、陈飞、刘润苍等人来和高志远洽谈。
尤其是陈飞,他对高志远的影响很大。在这些人的努力下,高志远很快成为了我党的朋友。
值得称赞的是,高志远为了抗日,不断变卖家产。而且,他因为始终坚持抗日,他仅剩的一些家产也被亲日势力抄没。
在敌人的追捕下,他无奈举家来到了天津隐居。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在王仲华的劝说下,他毅然决定接受我党的团结抗日主张。
随后,他和王仲华一起参加了“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并被众人选举为委员。
1938年5月,高志远在天津被众人选为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我党的李运昌和旧军官洪麟阁则被选为副总司令。
7月,他们在冀东各地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大暴动。短短两个月,东起山海关,西到潮白河,北从雾灵山,南至渤海滨,这次暴动遍及冀东20余县。史称“冀东暴动”。
冀东抗日联军很快发展到5万人以上,加上其他武装共超过了8万人的規模。
此时,八路军第四纵队也来到了冀东地区。两军密切合作,先后收复了迁安等9座县城。
不过,日伪军很快集结重兵来围剿冀东地区的抗日队伍。八路军第四纵队的负责人宋时轮和邓华等人,他们过于严重估计了形势,决定率部撤回平西休整。
在西撤路上,我军遭到日伪军的疯狂进攻。最后,冀东抗联只有不到2000人撤到平西。
与此同时,冀东抗联主力西撤以后,李运昌等人率领不到2000人留在了冀东,继续坚持抗日斗争。一直到解放战争,从这里走出了著名的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和第9纵队,还有第11纵队。
至于高志远,他率领着不到2000人的队伍来到了北平西部山区。不久,他的部队和八路军第四纵队余部被合编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
但是,高志远一直惦记着重返冀东区。
1939年初,萧克来到了平西,改任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在来到平西以前,曾经是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1,他来到了平西。
当时,挺进军约有9000人,己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了,对于他来说算是一个新的机遇。如果团结好三个支队的负责人,未必没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挺进军分为三个支队,实际是两支队伍。前者,即八路军第四纵队余部,以宋时轮和邓华为代表,他们麾下有不少老红军。
后者,即冀东抗日联军余部,多为抗战时期入伍的指战员。
这两支队伍,都和萧克没有什么渊源。不过,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隔阂。萧克则一直忙着整编这支部队,花了近一年时间,期间没有大的战事。
高志远是一个坚定的抗日军人,但是他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他桀骜不驯,一直不习惯平西山区的生活,经常嚷着打回冀东老家去。
他和萧克等人没有大的隔阂,但是也没有什么渊源。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好。
另外,他和住在斋堂某道观附近的一些北洋旧军官来往密切,一度引起萧克等人的强烈反感……
挺进军成立了军政委员会,共有5名委员,分别是:司令员萧克、冀热察区党委书记马辉之、政治部主任伍晋南、支队司令员邓华、支队司令员宋时轮。
而最擅长打仗的参谋长程世才,还有冀东抗联的司令员高志远,他们并未进入这个军政委员会。
也可以视为,他们并未进入这支部队的核心领导圈子。对此,他们难免会有一些想法。
根据萧克的回忆:高志远是靠办民团起家的有武装的地主分子,冀东暴动失败后,高部与宋、邓部队撤到平西整训,高志远对平西八路军的领导人心怀不满,想脱离挺进军,撤出平西。
为达目的,他甚至和日本人谈判,还和北洋旧军阀吴佩孚联络,随时准备投敌。
所幸的是,他的秘书陈飞举报了他。随后,他供认不讳,最经被我军处决。
这样,高志远就走到了反面,从抗日英雄变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但是,高志远为了抗日,几乎是倾家荡产,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这个回忆并不怎么客观。
其次,高志远和邓华、宋时轮等人并无过节。再则,吴佩孚曾经和日本人谈判过,但是从未投敌卖国。
高志远和一些北洋旧军官来往密切,但是从未和吴佩孚有过什么联系。
最后,他确实一心准备回冀东,但是从未有过投敌行为,陈飞的举报缺乏证据。
陈飞是高志远参加我军的引路人之一,也是他的秘书。在伍晋南的主持下,他揭发高志远准备投敌。但是,这种说法一直缺乏有力的证据。
不过,由于当时斗争环境的残酷,萧克还是选择处决了高志远。随后,陈飞被众人孤立,来到了挺进报行政科工作。
挺进军被撤以后,他从此失踪。建国后,曾经有人在东北见过他。但是,他很快再次消失,最后不知所踪。
王仲华一直坚决反对处决高志远,所以很快遭到处分。高志远被处决以后,他接管了这支部队。
但是不久,他突然死于一场医疗事故。据说是,他对打针比较过敏。
宋时轮也坚决反对处决高志远,一度和萧克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宋时轮被开除了党籍和军籍,黯然回到延安接受审查。
邓华则凉了心,主动申请回到延安去学习。
高志远被杀,王仲华死于医疗事故,宋时轮被赶出挺进军,邓华主动申请离开,程世才一直不为萧克所重视……就这样,萧克勉强整合完了这支部队。
但是此时的挺进军,已是元气大伤。加上平西山区地广人稀,土壤贫瘠,靠近日伪军的腹地。所以,挺进军始终生存艰难。
由于急缺干部,而且扩军困难,所以萧克在1939年12月无奈取消了支队一级建制。全军被缩编为四个主力团。
其中,高志远的老部队被改编为第10团。但是,由于高志远的被杀,王仲华又死于事故。所以,他们的老部下纷纷逃走,相继回到了冀东老家继续抗日。
另外一个团则是邓华的老部队,后来被要回了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1942年2月,八路军总部下令,正式撤销冀热察挺进军。此时的挺进军还有三个主力团,加上地方部队也只有不到6000人。
不久,萧克改任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挺进军的全体指战员,则被编入晋察冀军区的两个军分区。
当然,李运昌的冀东分区,一直战斗在冀东,只是名义上隶属于挺进军。
1939年,高志远在平西被我军处决。这一年,他年仅32岁。那些和他来往密切的北洋旧军官,其中有许多人也被我军处决,其罪名都是阴谋投敌当汉奸。
后来,冀东抗联的一些老人,包括邓华、宋时轮等人,都曾经要求重新审查高志远一案,并为他平反。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高直到80年代也未获得平反。
一直到2014年7月,在冀东抗日大暴动76周年之际,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纪念碑揭碑仪式在他的家乡附近——河北省滦南县多余屯村隆重举行!
高志远的后人高小平、宋时轮的女儿宋崇实、邓华的女儿邓欣等人,都参加了这次大会,并且发表了关于纪念高志远的讲话。
此时,抗日英雄高志远如果地下有知,应该多少感到欣慰吧。
建国后,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出了不少开国将校。例如萧克上将、邓华上将、宋时轮上将、程世才中将、赵镕中将、王紫峰中将、段苏权少将、徐德操少将、丁盛少将、詹大南少将、萧思明少将、陈坊仁少将……但是,高志远永远倒在了1939年!
所以,他和后来的授衔仪式根本无缘。不过,我们却应勿忘历史,勿忘高志远,更勿忘冀东英烈们!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1毛泽东、王稼祥关于帮助肖克挺进军巩固平西根据地致贺龙、关向应电(根据中央档案原件刊印)贺、关并告朱、彭:
肖克挺进军方面,盼望你们经常加以注意,给以子弹与干部(学生)的帮助。该部任务是巩固平西根据地,发展冀东游击战争,这在战略上是有颇大意义的。如果该部能完成此种任务,不但对晋冀察边区是直接的配合,即对雁北与晋西北根据地的创造也是有很大配合作用的。那里的困难条件更多,故须酌量给以帮助。
泽东、稼蔷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