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后,中国东北的全部、华北的大部分地区、西北、华东、华南的一部地区被日军占领。
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国民政府丢失东部沿海地区几乎全部国土、中部地区大部分重要城市,被迫迁都重庆。
但仍拥有西北、西南两大后方;同时,中国军队主力未被日军消灭。中日双方长期对峙,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那么,怎样来界定中国抗战阶段的属性呢?
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及时调整针对国民政府,日本改变全面抗战爆发后,完全依靠武力迫使其投降的策略,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一方面,日本政府大肆宣扬“中日亲善,共建大东亚共荣圈”,加紧与国民政府内部亲日派的勾结,积极诱惑其投降,使其成为日本“以华制华”的政策工具,进一步削弱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
另一方面,对于国民政府内部的抵抗派,则辅之以军事打击手段。
武汉会战后,日军继续沿南浔线、粤汉线南下,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相继爆发。南昌、岳阳等城市相继沦陷。
同时,日军积极沿长江西进,企图突破中国军队巫山防线,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对于发展迅速的中共敌后抗日武装,日军将主要兵力从正面战场抽调进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已占领地区的控制。
日军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扫荡、大清乡”运动,打击敌后抗日力量。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和“三光政策”,给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这一大环境中,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人员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二)、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国共合作面临破裂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进展迅速,华北、华东、华南沿海相继沦陷。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内部一部分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前景悲观失望,妄想“曲线救国”。
在日本政府大肆诱降下,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等人公开叛国投敌,随后建立汪伪政府,最终沦为日本“以华制华”的政策工具。
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同时也给抗战局势造成恶劣影响!
国民党的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由抗日战争初期的国共合作抗日变为“溶共、限共”。
国民党内部顽固势力抬头,在全国各地大肆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中尤以“皖南事变”为代表。
此后,国民政府开始放弃对中共武装的支持,并取缔部分八路军驻后方办事处,国共关系空前紧张,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面临破裂。
(三)、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提出了抗日战争“持久战”的概念为消除汪精卫等人公开叛国投敌造成的恶劣影响,打破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力量在华北地区发起“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提振国人坚持抗战的信心。
同时,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各地大肆制造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与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及时披露事件真相,积极争取国内民众、国民党左派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
在军事上,则坚持抗战,从而避免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破裂,有利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毛主席针对日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灭亡中国,而中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日本赶出中国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拥有广阔的战略空间,还能得到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能够维持长期抗战。而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缺乏,难以维持长期战争消耗的国情,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就提出了抗日战争“持久战”的概念,并指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中国!
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具有以上三个主要特征是由中日两国的国情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尤其是远东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所决定。
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同时它也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前的准备阶段。
下面再仔细剖析一下: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日军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发动了扫荡重庆外围的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希望国民政府能尽速投降。
在这场危及战时陪都重庆的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
1940年夏,蒙古族也展开了自发的抗日斗争。
在欧洲,1939年9月,纳粹德国军队向波兰不宣而战,引发法国、英国向纳粹德国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正式爆发。
欧美列强放弃了将欧亚两洲的法西斯国家力量引向苏联的企图,一反早先要求中日和谈的态度,支持中国国民政府进行抗战。
1940年7月,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已发展至近40万余。光新四军就发展至上十万人,并拥有约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近200万的民兵组织。
百团大战后,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华北日军兵力达到47万,并集中了傀儡政权中能投入战场的全部军队。
为应对八路军方面的游击战术,日本采用了“保甲制”来断绝共产党军队与当地民兵的接触,设立无人区,进行极为野蛮残暴的“三光政策”,甚至使用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来作战。
八路军、新四军面对日军扫荡的压力,全军实行战略转移,化整为零保留实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扫荡”斗争,如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珍珠港事件日本的战略重心从中国转变为美国。
翌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并呼吁世界各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制裁。
12月9日,中国国民党政府正式向德、意、日法西斯宣战。不久之后,除了与日本保持中立的苏联以外,英国等同盟国也对日本宣战。
从此中国不再独立对日作战,中国抗日战争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美国加入二战后,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从缅甸、印度向中国运送了大批作战物资,支持中国继续抗战。
世界各大国的介入对中国抗战而言带来了巨大利益,这也是因为英美出于本身利益考虑而希望中国拖住日本陆军主力。
因此,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并与英、美等国签订协定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令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正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2月7日致电蒋介石的时候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获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中国人民,武装起来和没有武装的都一样,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差不多五年的坚决抗击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乃是对其它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
香港时间1941年12月8日8时,即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由酒井隆指挥的日本军队从深圳向香港发起进攻,香港保卫战于此开始。
1941年12月25日,港督杨慕琦率驻港英军投降,香港沦陷。
同时,日本在国内进一步征兵动员,将战场扩大至荷属婆罗门(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英、荷、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夺取当地产量丰富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
并派兵向英国远东军进攻,接连攻克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并在暹罗湾发动主力决战,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击沉,标志着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已无人能敌。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三巨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成为影响抗战的理论航标灯。
1938年5月,武汉战役还在进行中,毛主席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自此,这篇抗日战争时期的雄文,犹如它的名字一样,发挥着持久而坚定的作用。
早在1936年7月,坚持持久抗战的初步方针就已被毛主席提出。他同美国驻华记者斯诺说道:“中日这一战,是持久的,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朱德在《实行对日抗战》中指出,抗日将是一个持久而艰苦的抗战。
同年10月,刘少奇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这篇文章中提出我国对日作战要坚持长期的游击战。
周恩来在1938年1月发表的《怎样进行持久抗战》中也就如何进行持久抗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答。
在汲取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和总结抗战经验的基础上,毛主席从1938年5月上旬开始,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呕心沥血,终于用不到10天的时间完成了5万字的伟大理论着作---《论持久战》。
首先,《论持久战》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
毛主席指出:“抗日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日本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场决战。“同时,他客观分析了当时中日战争的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道路曲折,即中日战争将是持久的,但是前途光明,因为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其次,《论持久战》论述了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毛主席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量。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一定要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再次,《论持久战》指出了运动战和游击战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主要的战略战术。
毛主席根据中日双方的基本情况、力量对比及战争发展变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相持和反攻阶段。
同时他提出,在这三个战略阶段过程中,战争最主要的形式是运动战和游击战。
《论持久战》制定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和战略战术,从全局上驾驭了抗日战争发展趋势,同时也提出在战争进行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战争形式。
可以说,《论持久战》不仅仅是一部宏伟的军事着作,更是一部带有政治、哲学基因,能够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重要战略著作。
《论持久战》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抗战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处在水深火热、迷雾中的人们不再彷徨,有了前进的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人民群众振奋精神,万众一心,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可抗拒的凝聚力。
《论持久战》科学地分析了中日双方各自存在的利弊条件,得出结论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亡国论“和“速胜论“都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国情。
同时,毛主席还指出,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前提之一就是国内必须完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要弄清楚当前状况下什么才是主要矛盾。
事实证明,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实行全面抗战,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论持久战》系统客观地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和特点,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决战,中国得道多助,日本失道寡助,胜利一定属于正义的一方,这是马克思主义国情观中国化。
《论持久战》根据中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同时制定出不同的战略战术,这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中国化。
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化。
不仅是《论持久战》,毛主席的很多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有创造性、完美卓绝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以及阶级分析方法,深刻系统全面地分析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1如军队作风,是军队在作战、训练、工作和生活上一贯表现的态度和行为,它关系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抗战时期,我军在内外环境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注重从思想、工作、战斗、纪律、管理、生活等方面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