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固守待援与弃守后撤
华卓然对外国女记者说:“好戏马上就要开始了,唐女士,我们换个地方看热闹去。”
唐霞不知其故,她茫然地看着华卓然转身朝来路上走,被葛敏英和杜文兰簇拥着跟在华卓然身后面。警卫班也紧紧跟上。
他们来到五百米外的一处高岗上,就见“曰曰”的炮弹带着耀眼的曳光落在火把通明的地方。
一开始还只是在西边飞过来,紧接着从东边也飞过来了。两方面的炮弹落在同一处地方,霎时就将该地变成了一片火海。
唐霞看去,刚才他们站立的那个高地也被大火呑没了。火把灭了,茂密的植被都被烧着了,“哔哩剥落”的声音不断传来。
唐霞看此时的华卓然,他正举着望远镜在向东、向西观望着,火光映照着他的脸庞,他的身躯,如同一座凝然的雕像。
“咔嚓!”她又一次按动了快门,把这一珍贵的瞬间拍摄了下来。
唐霞这次的收获可大啦!接下来,她又拍下了更多精彩的瞬间。
黎明时分,韩山带着一连撤了出来。华卓然责问他:“韩山,怎么才回来?”
韩山懊恼地说:“大哥,这日本鬼子属蚂蟥,被它粘住甩都甩不脱!”
“我要你天亮前一定要撤出战斗,可你……”华卓然本来要严肃地批评他几句,想了想,缓和了口气说,“伤亡大不大?”
韩山说:“伤亡了二三十个。”
“带上伤员,往濮城撤吧!”华卓然吩咐道。
“是,大哥!”韩山带着队伍走了。
华卓然和唐霞她们站在山头上,黎明的曙光升起来了。这时,东西两股日军才汇合起来。他们互相炮击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现在一定在互相埋怨着呐!
此次战斗,田义的第二十三军成功地将日军佐佐木联队逐出中条山地区,斩断了日军伸向中条山地区的魔爪,粉碎了日军企图占领晋南,进而窥伺西安,威胁重庆的企图。
此次战斗,由于华卓然采用虚虚实实的战法,迫使佐佐木联队放弃既定阵地向东突围,结果,在田义23军的强力攻击下,佐佐木联队损失了近一半的人马。23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
23军不仅成功收复了濮城以北的三角地带,同时还重创了佐佐木联队,日军伤亡近千人。
此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异常兴奋。因为这是自武汉会战之后,所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
田义受到重庆的嘉奖。
田义不想将功窃为已有,很想将实情报告给蒋介石,让蒋介石也嘉奖华卓然。因为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完全应归功于华卓然的虚张声势。
但参谋长何国华却劝阻了他。
何国华说:“军座,此事不妥!为什么呢?因为华卓然是八路军,是共产党。不要看现在国共合作还较愉快,骨子里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历史教训不可忘记啊!”
田义说,我不管,谁立了功谁就应该得到嘉奖。
结果,他还是将实情报告了蒋介石。
蒋介石一听,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叫华卓然的八路指挥员,是他使用虚张声势的办法,扰乱了敌之部署,迫使日军将“固守待援”改为“弃守后撤”。
蒋介石很是失望,取得胜利的最终还是由于有共产党的参予。他本想不予理睬,但后来却听说那个叫华卓然的是黄埔弟子,且和陈赓同为黄埔一期,心情才好过了些。
为此蒋介石专门为华卓然补发了一次嘉奖。
对于这样的嘉奖,华卓然自然没有把它当回事。他觉得只要能打小日本,只要能取得胜利就足够了。
不过还真被参谋长何国华不幸言中。这个八路华卓然是怎么到的濮城?又是怎样参予战斗的?蒋介石在颁发嘉奖令的同时,指示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调查清楚。
蒋介石何以如此敏感呐?这与田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特殊经历有关。
这段经历便是十一年前的南昌暴动。尽管那时田义只是一个旅长,他的部队由于是在南昌外围,没有直接参予暴动,但暴动过后,这个旅曾经阻击过国民革命军的讨伐军。
虽说这个旅(缺一个团)最后随十一军回到国军序列,以后也没有参予任何不轨行动,即使在福建事变1时。但历史上有污点,总是要防的。
戴笠经过一番调查,结果发现,这个华卓然曾经为田义的老部下,南昌暴动后这个团没有随大部队撤往广东,而是撤往湘赣边界,并先后参加了秋收暴动和平江暴动。
而这个华卓然与田义在十几年后的相遇却是偶然。华卓然曾经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的副司令,这次是奉命赴八路军总部工作。与他同行的还有一外国女记者。
华卓然与田义不期而遇,自然激动万分。恰逢田义正在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华卓然请求参加。
由于敌人采用“固守待援”之策,战斗计划要落空。华卓然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决定采取虚张声势,逼敌逃遁之战法,带领一支部队佯装切断敌人后路,以期达到打乱敌之部署之目的。
田义认为这个战法妙,同意了。又因为当时无将可派,华卓然主动请缨,田义应允。结果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外国女记者一直跟随在华卓然身边,亲身经历了整个战斗过程。
而这个外国女记者在国外许多报纸上,详细报道了此次战斗经过,并刋登了不少战场照片,影响很大。
戴笠将了解到的情况,亲自向蒋介石一一作了汇报。
蒋听后,问戴笠:“那位外国女记者专门宣传了共产党了吗?”
戴笠回答:“没有。不知是田义特此关照,还是外国女记者不了解中国实情,她的报道均是宣传我军的抗战。”
蒋听后才露出笑容:“外国女记者不可能不谙中国国情,只能是田义用心良苦。”
戴笠补充说:“另据小道消息,有知情者透露,那个华卓然向外国女记者坚决要求不要宣传他。而他当时确实是身着便装。”
“好!想不到一场不大的战斗,却收到如此大的奇效!好、好……”蒋介石连声叫好。
“不过,当时那个华卓然要身穿国军军装就更好了!”蒋介石不无遗憾地说。
这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了。一段时间里,中条山局势平稳,日军竟对此显出束手无策之状。
再说华卓然战斗结束后因田义再三挽留,在濮城逗留三天。两个老朋友尽叙别后情。
华卓然这才了解了田义这十余年来的经历。
原来,十几年前的那场暴动,也改变了田义的命运。
暴动后,田义率独立旅奉命阻击国民党讨伐军,接到撤退命令后,片刻也没停留,立即追赶大部队。
但当时他只收拢了两个团,华卓然这个团却被讨伐军切断,失去联系,无法接应出去。他只得带领两个团归队。
独立旅隶属于起义后组编的十一军序列,而这个十一军便是后来的十九路军。
当时部队走到抚州时,陈铭枢就在福建重组十一军。老主公一声召唤,全军上下齐声拥戴。田义在部下的胁从下,不得不跟着去了福建,从此脱离了起义队伍。
后来十一军被蒋介石改编成十九路军,蒋光鼐和蔡铤楷为正副总指挥。而田义的独立旅被分离了出去,先是到安徽驻防,隶属张发奎的第四军。
张发奎也是粤军出身,田义的部队为第四军独立旅。十九路军被迫调到江西剿共时,田义的独立旅也被派往鄂豫皖剿共。
“田大哥,我托了好多人打听您的消息,就是打听不到。却原来您去了安徽了。”华卓然感慨地说。
“是呀,在鄂豫皖,我们和红军打,互有胜负。”田义也感慨地说,“和红军打,一点意思也没有。因为红军中有许多我们北伐时的战友。你说战友与战友打,那滋味好受么!”
田义是保定军校毕业,比叶挺还高一届。华卓然是黄埔军校毕业,田义曾是华卓然的教官。但俩人没有师生之间的鸿沟,更多是兄弟情谊。
北伐开始时,师生二人就在一支部队里。田义任独立旅长,华卓然任连长。因为作战有功,华卓然升任营长。后来又升任团长,一直到南昌暴动止。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蒋开始围剿红军,但在日军发动“918”事件后,部分国民党军队主张抗日,内部发出一致对外的声音。
1932年十九路军还驻上海时,中共中央号召各界组织义勇军支援十九路军抗日作战。
1933年五月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在其中工作的人员约有300人,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因加入共产党被国民党迫害。
在抗日过程中蒋仍想消灭共产党,同年十一月蔡延锴、蒋光鼐、李济深、陈铭枢发动抗日反蒋事变,并在此前和红军代表签署了《抗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事变失败后李济深、蔡延锴仍继续保持联系。共产党对于这些人仍然看作是爱国人士。
吉鸿昌的死让人们对蒋介石的嘴脸有新的认识。但却并不是屈从,该反还是反了。比如福建事变、两广事变,还有西安事变等。
福建事变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在国家危亡之际,蒋介石却以五十万兵力进攻共产党的根据地。这种不御外虏,专圧同胞的做法为全国人民所不齿。
而当时共产党临时负责人博古并没有采用先前几次反围剿作战中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他先是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但进攻受挫后又采取了消极防御方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毛主席总结失败经验中有一句:又丧失了同在福建省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军第十九路军配合作战的良机。
第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起义,喊出了抗日反蒋的口号。十九路军于淞沪会战之中一战成名,却在国军内部受到蒋的打压和口头训斥,陈与蒋关系如同水火。
同时十九军内部声音也不能统一,周围粤、桂派系各怀鬼胎。
共产党内部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统治,又比较混乱,十九路军在起义等不到援军的情况下被蒋分而击之,而后在平息了福建事变后蒋完成了对根据地的四面包围,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6年东北军头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强迫蒋介石一致对外,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基本和平,开始一致对外共同抗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1福建事变: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发动了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简称闽变)。1933年6月1日《塘沽协定》签字后第二天,蒋光鼐、蔡廷锴在福州发表通电,反对蒋介石对日妥协,出卖华北,并于10月26日派代表与中国工农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1月20日,李济深等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发表《人民权利宣言》。福建事变爆发。21日,李济深等通电脱离国民党,随后联合第三党和神州国光社成员发起成立生产人民党,以陈铭枢为总书记。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告成立,李济深任主席,改民国二十二年为中华共和国元年,并宣布革命政府的中心任务。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受到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的拥护,同时也遭到蒋介石政府的舆论攻击和军事镇压。12月下旬,蒋介石抽调嫡系部队10余万人,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分路进攻延平、古田等地。1934年1月上、中旬,延平、古田、福州先后被蒋军占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军总部分别迁往漳州和泉州。1月21日,泉州、漳州相继失守,福建事变终告失败。李济深等人逃往香港,第十九路军的番号被取消,军队被蒋介石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