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987章矢志不渝

第987章矢志不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丈夫高敬亭死后,史玉清的身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虽然,此时的史玉清已经获得了释放,可是莫名其妙地指责和骂声,犹如给她戴上了精神的镣铐,让她历尽了辛酸,吃尽了苦难。

    不过,史玉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她将对丈夫高敬亭的思念深深埋在了心里,她下定决心继续跟着党和革命队伍走。

    不久之后,史玉清又生下了一个女儿,按照丈夫高敬亭生前的愿望,史玉清为小女儿起名叫高凤英。

    然而,就在史玉清生下孩子不久,第四支队所有后方机关人员全部都要向皖东地区转移。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史玉清只好忍痛将大女儿高凤兰送给当地一个老乡抚养,自己则带着小女儿高凤英随军行动。

    当时由于身体虚弱,走起路来十分艰难,史玉清经常掉队。不过,史玉清每一次都咬紧牙关,怀着对革命矢志不渝的信念,又重新赶上了队伍。

    有一次,史玉清又一次掉队了,她抱着襁褓里的孩子走到了一条三岔路口。

    此时的史玉清根本不知道走那一条路,她又着急又委屈,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突然,史玉清听到背后有人在喊:“史玉清同志,你要往哪里走?”

    史玉清回头一看,原来是以前认识的一个排长。

    这位排长大步向前,来到史玉清的面前,着急地说道:“我找不到你和孩子,估计你是掉队了。快,跟着我走,队伍就在前面!”

    有了这位排长的指引,史玉清又一次回到了队伍之中。

    到达皖东地区之后,史玉清一直没有被分配工作,平时也不能参加任何活动。

    有一次,史玉清看到同志们都去开会,可是自己并没有得到通知。于是,史玉清委屈地找到负责人,询问为什么不让她参加会议。

    然而,史玉清得到的回答是——你已经被开除了!

    满腹的委屈涌上心头,史玉清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

    后来,史玉清从熟人那里打听到了丈夫高敬亭的埋葬之处,她想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冒着危险到丈夫的坟前哭诉一番,从而缓解心中的酸楚。

    也许,当时史玉清的委屈,也只能说给死去的丈夫高敬亭听了。

    一个漆黑的夜晚,史玉清将小女儿哄睡着以后,一个人来到了丈夫高敬亭的坟前。

    站在丈夫高敬亭的坟前,史玉清开始偷偷哭诉自己心中的委屈和酸楚。史玉清在内心中对着丈夫高敬亭说道:

    “高敬亭同志,你安息吧!你的事,相信党组织一定会弄清的。你放心吧,我会把孩子拉扯大的。请你一定相信,我会振作起来,努力工作,创造条件,重新加入党组织。现在的困难,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如果连这点困难和委屈都受不了,那我就不配当你的妻子……”

    回到驻地之后,为了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之中,史玉清无奈决定将小女儿高凤英也寄养在当地老乡家里。

    史玉清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抱着幼小的小女儿高凤英来到了当地一个姓贺的人家。这户人家的家境并不好,不过由于夫妻俩一直没有孩子,所以他们对于高凤英的到来表示非常欢迎。

    在短暂相处几天之后,贺家夫妇更是将高凤英看作自己孩子爱不释手,甚至到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地步。

    史玉清眼见于此,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分离的日子还是到了,这一天史玉清要离开贺家回去工作了。

    贺家夫妻对史玉清说道:“史同志,你放心,孩子放在这里就和放在你自己身边一样,我们一定会精心养育孩子的,而且你也可以随时来看孩子。”

    史玉清流着泪,亲了亲小女儿高凤英圆圆的脸蛋,不停地对贺家夫妇说谢谢。

    就这样,史玉清狠了狠心,忍着悲痛离开了女儿。后来,在繁忙的革命工作中,史玉清慢慢走出了丧夫的悲痛,她始终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理想信念,踏踏实实做好组织交办的每一件事。

    不久之后,史玉清重新赢得了同志们的认可和组织的信任。

    1942年,史玉清重新加入了党组织,并成为了新四军一名民运工作干部。

    在此期间,史玉清一有空就去看望两个寄养的女儿,并为孩子们带去一些衣物和营养品。

    后来,史玉清要跟随部队一起转战外地,临行之前她又去看望了一下两个女儿,心中不停地说道:“女儿啊,妈妈对不住你们!妈妈要出发去外地工作,只能把你们丢在这里,你们千万不要记恨妈妈啊!等到胜利了,妈妈一定会来接你们的!”

    此后,史玉清跟随部队转战苏北、山东等地。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史玉清又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并成为了一名团级干部。

    紧接着,史玉清跟着部队从东北一路南下,来到了安徽合肥。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史玉清被派到皖北行署工作。

    回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史玉清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犹如放映电影一样浮现在她的脑海。

    此时,距离丈夫高敬亭死亡已经十年了,寄养在老乡家里的两个女儿也都长大了不少。

    怀着对丈夫高敬亭的思念,以及对两个女儿的思念,史玉清决定要找回两个女儿,她要亲自将两个女儿抚养长大。

    然而,令人悲痛的是,当史玉清来到寄养大女儿高凤兰的小村庄时,这里早已物是人非、破败不堪。

    当地的干部告诉史玉清:“前些年,这里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收养高凤兰的这户人家,包括幼小的高凤兰在内,全都不幸遇难了!”

    听到这个消息,史玉清的泪水夺眶而出,她放声大哭并深深自责对不起大女儿高凤兰。

    后来,史玉清又来到帮忙抚养小女儿高凤英的贺家,万幸的是小女儿高凤英还活着。

    当史玉清走到贺家门口,很快就看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正在喂鸡。史玉清的心中,顿时升起了莫名的痛楚。

    此时,小姑娘也看见了史玉清,她急忙冲着屋子里面喊道:“爹爹、妈妈,有人来咱家啦!”

    听到外面有动静,贺家夫妇急忙走出来。

    虽然七八年过去了,但是他们还能认出史玉清。贺家夫妇快步走到史玉清的面前,高兴地说道:“史干部,你终于回来了。这段时间,我们老两口还在琢磨,现在胜利了、解放了,你也应该来接孩子了!”

    说完之后,贺家夫妇又将小姑娘拉过来,指着史玉清对她说道:“丫头,这是你的亲妈妈,快叫妈妈!”

    小姑娘有点不知所措,她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史玉清,无论如何也叫不出那一声——妈妈!

    史玉清看着小姑娘,温柔地说道:“(高)凤英,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妈妈啊!”

    说着,史玉清就蹲下来,一把将小女儿高凤英搂进了怀里,哭泣了起来。

    不久之后,史玉清和小女儿高凤英慢慢熟悉了,她将小女儿高凤英带到了合肥读书。

    在母亲史玉清的关怀照顾下,高凤英慢慢长大了,她在合肥完成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业,后来又考上了安徽中医学院。

    大学毕业之后,高凤英先后在成都、西昌等地的部队医院工作。1971年,高凤英考虑到母亲史玉清年纪大了,一个人孤苦伶仃在安徽生活不易。

    于是,孝顺的高凤英就申请调回安徽,进入位于合肥的南京军区第一〇五医院工作。

    回到安徽之后,高凤英还主动承担起了赡养养父母——贺家夫妇的责任,她为贺家夫妇养老送终。

    高凤英经常说:“如果没有养父母将自己拉扯大,自己就不会活着见到亲生母亲史玉清,自己必须报答养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合肥第一〇五医院工作期间,高凤英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成为了知名的眼科专家,很不简单。

    后来,高凤英还在第一〇五医院当上了科室主任,退休之后享受正师级待遇。

    话说回来,随着新中国成立,史玉清一直没有忘记丈夫高敬亭当年的事情,她要为丈夫高敬亭讨回一个公正的说法。

    对于高敬亭被错杀一事,徐海东大将总是很激动地说:“判处高敬亭死刑,是极其错误的。高敬亭同志在大别山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把鄂豫皖苏区的红旗扛下来,是有功的。高敬亭同志的问题,是执行错误路线的问题,本质上是思想和认识问题!”

    早在1945年七大召开之时,毛主席就提起高敬亭一事,他曾问参加会议的新四军代表:“那个高敬亭,可不可以不杀?”

    新四军代表回答说:“应该可以。”

    毛主席听到这句话之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1952年,毛主席到安徽视察工作,当地的同志在汇报工作时说道:“高敬亭同志在这里影响很大,至今上年纪的人还常提到他。”

    当时,毛主席说道:“高敬亭不该杀。中央发电不叫杀,他们不听,还是杀了。”

    经过各方面不懈地努力,1977年4月27日,也就在高敬亭被错杀的38年之后,总政治部下发了高敬亭同志平反通知书。

    这一天,史玉清拿着丈夫高敬亭平反的通知书,激动得热泪盈眶。整整38年了,史玉清终于等到了一个公正的结果,这个公正结果让她等了太久太久、等得太苦太苦了!

    1980年4月19日,高敬亭将军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

    不久之后,胡耀邦同志在合肥接见了史玉清和高凤英,他对着高凤英说道:“你有一位好爸爸,要向他学习。”

    1989年6月,在高敬亭被错杀50周年之际,他生前的老战友方毅、万海峰、林维先等人,主持召开了纪念大会,以怀念这位卓越的将领和革命的先驱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