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947章连环伏击战之长生口伏击

第947章连环伏击战之长生口伏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行山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北起北京,南到河南的王屋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近400余公里。

    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就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太行山绵延千里,百岭千峰,万壑沟深。来自山西的许多河流穿过太行山,奔腾向东,自然形成了几条穿越太行山的峡谷。

    这些东西向的峡谷,就被称为“陉”。其中最著名的八个峡谷,古称太行八陉,成为古代穿越太行山、沟通晋冀豫三省往来交通的咽喉通道,也很自然成为三省交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

    井陉是八陉中的第五陉。井陉最早是古关名,又称土门关,故址就在今天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

    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冀晋两省交界处,太行山东麓,北邻平山县,东部和东南部与鹿泉、元氏、赞皇三县毗连,西部和西南部同山西省盂县、平定、昔阳三县接壤。

    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的井陉,历来是河北与山西的通衢要冲。作为古代燕赵与秦晋之间的交通要隘,堪称是控制冀晋两省的锁钥之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的驿道,其中从山西到河北的驿道就是从井陉通过。

    井陉还是冀晋陕三省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所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时韩信在此率3万汉军大胜20万赵军,留下了“背水之战”这个以少胜多名垂千古的经典战例。

    除了地理位置重要,井陉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井陉煤田已探明储量25亿吨,可开采总量165亿吨,盛产的主焦煤更是以品质优良享誉中外。

    远在宋元时期,民间就开始小规模开采,明清以后逐渐开始专业的常年生产。

    1908年清政府和德国合作,创办井陉矿务局,开始现代化的工业开采。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井陉煤矿的年开采量已经达到70万吨,仅次于抚顺和开滦,是中国第三大煤矿。

    抗战爆发后,井陉自然就成了日军在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八年抗战中日军从井陉煤矿掠夺走的煤炭就超过800万吨。

    因此,八路军挺近华北敌后之后,也将井陉作为打击和削弱日军的重要作战目标。

    1937年11月,国军抗击日军太原失守后,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山西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创建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布置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任务。

    会议之后,一二九师很快就在晋东南和冀西地区建立了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1月,张浩1因病不能在前线工作,遂回延安,由邓小平接任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

    2月初,第一二九师在辽县召开会议,就进一步实行战略展开、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等工作进行部署。

    随后,晋冀豫边区的抗日游击战全面展开。

    1938年2月18日,为钳制和打击向晋南、晋西进攻之敌,配合友军作战,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二九师和第三四四旅,向正太铁路阳泉至井陉段出击。

    接到命令后,第一二九师首长决定以第七六九团袭击井陉至阳泉间的敌军重要据点旧关,诱井陉之敌出援。

    以第三八六旅主力于井陉、旧关间的长生口设伏歼灭该敌。

    以第三四四旅主力袭击正太铁路上娘子关至井陉间之敌军据点。

    2月21日夜,第三八六旅以主力在长生口附近占领伏击阵地。

    在长征中一直担任军委总部警卫任务的华卓然警备师,改编时有了很大的变动。

    甘灿和周勇、邝秋根都被分到一二九师。甘灿和周勇成了一对搭档,邝秋根是副营长。

    甘灿是三八六旅七六九团独立营的营长,周勇是营教导员。而邝秋根是副营长。

    本来他们要跟随老师长华卓然东进抗日,但华卓然被毛主席留在了陕北,仍然负责党中央的警备。他们只好服从组织安排,加入一二九师的战斗行列。

    长征时,很多的战友都牺牲了。尤其是郝勇,竟然在过了雪山,莫名其妙地死去,想起来都会唏嘘不己。

    当时他们都不晓得,还以为己经去了红一军团的郝勇正带着部队做全军的开路先锋呐!

    后来到了瓦窑铺,还是老首长华卓然告诉的他们。华卓然告诉他们,他亲自到现场去看过,见三百多人黯然死去,心中很是骇然。

    死因是什么?华卓然说,根据坊间的说法,疑是中毒而亡。

    22日拂晓,第三八六旅七六九团一部袭击旧关并将敌军包围。

    而负责袭击与包围的就是甘灿的独立营。

    二月的北方,天气很冷。他们冒着严寒到达指定位置。

    邝秋根是老侦察员出身,此时,他带了一个班,很顺利地摸掉了敌人的岗哨。

    旧关有日军的一个中队200多人,武器配置也好。他们遭到袭击后,就负隅顽抗起来。

    甘灿在接受任务时,首长就交待,袭击不成,就把敌人包围起来,千万不要和敌人硬拼。

    甘灿明白上级的意图是围点打援。所以就指挥部队将旧关包围起来。

    果然,井陉的敌人闻讯后,立即以200余人乘汽车8辆出援。

    当前来救援的敌人通过长生口附近时,我伏击部队突然发起攻击,经激战,毙敌130余人,击毁汽车5辆,缴获迫击炮3门。

    伏击战是由七七二团执行的伏击任务。当甘灿的独立营袭击旧关的时候,七七二团就埋伏在长生口两边的高山上。

    原来,陈赓命令772团团长叶成焕率领号称“夜老虎”的二营,于22日凌晨1时出发,拂晓前赶到长生口南山布设伏击圈。

    22日凌晨4时许,战斗打响,从旧关方向传来独立营佯攻敌驻军的密集枪声。

    6时左右,从井陉城方向的公路上传来了敌救援部队的汽车马达声。8辆汽车载着200多名日军全部进入叶成焕布设的伏击圈。

    二营战士居高临下,迅速发起猛烈进攻,日军措手不及,乱成一团,仅半个小时,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伏击战共毙俘日军驻井陉南关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少佐以下130余人,炸毁汽车5辆,缴获迫击炮2门、九二式重机枪2挺、步枪50余支以及大批武器弹药。

    伏击战取得胜利,甘灿奉命脱离战斗。

    其实,一二九师这是第二次在长生口设伏。

    第一次是1937年10月14日。

    八路军129师386旅在旅长陈赓的率领下正开赴娘子关前线。

    在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更加确定了采取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作战原则,所以自然不会参加在娘子关正面的阵地战。

    和平型关的115师一样,386旅前往娘子关侧后,袭击牵制进犯日军。

    10月20日,陈赓率386旅772团到达旧关以东10多公里的井陉县境内的支沙口。

    经过侦察,发现有一路日军正在板桥地区活动,陈赓立即判断日军有迂回娘子关的企图,因此于10月21日晚,命令772团副团长王近山带领772团3营的2个连,连夜袭击在板桥村西北后山宿营的日军,以挫败日军的迂回企图。

    386旅是由红军四方面军的红31军改编,772团是由红31军93师改编,而红31军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力红军,也是红四方面军的一支劲旅。

    王近山、秦基伟、李成芳等一批著名的战将都出自这个部队。此时刚刚改编为八路军,还没有扩编,指战员基本都是经过长征锻炼的百战老兵,战斗力相当强。

    在整个抗战期间,772团也都是386旅的头号主力。

    王近山率部赶到长生口河沟,正要登上西北山坡时,突然发现从板桥村方向开来约一个中队的日军。

    王近山立即命令战士们迅速隐蔽,就地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埋伏。

    当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王近山一声令下,一起开火。

    日军由于开战以来,一路都是非常顺利,如入无人之境,所以这时已经相当骄横,居然在行军时连搜索探路的尖兵都不派,就大摇大摆地行进。

    现在突然遭到袭击,又是在夜间,也搞不清楚状况,顿时被打得晕头转向,慌乱中连对手具体位置都不明确,只好盲目还击。

    但是八路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部队全部展开,轻重火力一起开火,手榴弹也如雨点般落下,日军完全暴露在山坡下的谷地中,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

    日军根本立脚不住,只好且战且退,逐渐退到长生口村边的一个打谷场。

    八路军乘势追杀,等追到打谷场时,残余的日军剩没几个了。加上打谷场是个开阔地,毫无掩护,所以八路军赶到后,素以猛打猛冲著称的王近山立即下令强攻,丝毫不给日军以喘息之机。

    这也是王近山的一贯作风。八路军战士向着打谷场猛投手榴弹,然后乘着爆炸的硝烟端着刺刀发起冲锋。

    此时日军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顿时被八路军的冲锋冲散。不到半小时,打谷场上的日军就基本被肃清了。

    此战,日军的一个中队,除少数乘乱逃脱,从河沟到打谷场,一路上就有50多人被击毙,缴获了4匹骡马以及一批武器弹药。

    这一战不仅是386旅的抗战第一战,也是129师的第一战,虽然战果不是很大,但却打得干净利落,畅快淋漓,使刚刚踏上抗战战场的129师士气大振。

    这一战,和一个月前的平型关大捷不同,首先是规模要小得多,也就是连级分队之间的战斗。最大的不同是在突然遭遇中,临时就地利用地形进行伏击,而不是预先选好的伏击圈。

    772团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的战术素养相当高:第一是行军中警戒侦察得力,所以才抢得先机;第二是就地抢占有利地形,从行军状态立即转换为伏击,更是果断而迅速;第三,伏击紧接着追击,然后又是突击强攻,一气呵成,环环相扣。

    整个战斗过程,就是迅速而猛烈,典型的迅雷不及掩耳,根本让对手来不及招架,可见772团头号主力绝不是浪得虚名。

    经过这次战斗,原先准备迂回娘子关侧后的日军只好放弃,使娘子关正面的国民党军第3军曾万钟部免遭前后夹击的厄运。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1张浩(1897~1942),男,字祚培,原名林育英、曾用名林仲丹,化名张浩、林春山、李生等。湖北黄冈人,是林彪的堂兄。

    1937年8月,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训处主任,不久改称政委,是第一任政治委员。后因病不能坚持前线工作,回延安主持创办《中国工人》月刊。由于长期忘我工作,终于积劳成疾。1942年3月6日病逝于延安。9日公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徐特立等亲自执拂、扶棺。毛泽东的挽词为:“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