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912章南京突围①

第912章南京突围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南京保卫战以悲剧收场。

    真正的悲剧是从南京突围时开始。

    或者准确些说,是从唐生智下达从南京城突围的命令时开始。

    12月12日下午5时,唐生智在匆忙中,召集南京守军各军长、师长,开了个仅仅20分钟的短会,在会上宣读了蒋介石关于“可相机撤退”的来电,并下达全军撤退的书面命令——“卫戍作命特字第一号”,指令各部队进行突围。

    按照这个指令,撤退可按照“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的方案;但是,唐生智在宣读完撤退命令后,又加了一个口头命令:若中央军能渡江,都可以渡江。

    这便形成了“一部突围,大部渡江”的局面。

    这个局面一旦形成,南京保卫战的悲剧就开始了。

    粤军叶肇、邓龙光和各师师长参加了这个撤退会。知道了这个撤退会的基本内容。

    但是仅仅隔了一天,不,仅仅隔了几个小时,叶肇和邓龙光接到的命令就不一样了。

    唐生智命令叶肇的六十六军和邓龙光的八十三军渡江突围。

    1937年12月13日,第83军军长邓龙光接到了南京会战总指挥唐生智的命令,让他即刻率部突围。

    此时的邓龙光正在光华门、麒麟门和日军最为凶悍的甲种师团第6师团残酷血战,始终未能让日军前进半步。

    这时却接到突围的命令,这让邓龙光感到南京城已经岌岌可危,更知道日军已经从四面八方把南京城包围起来。

    怎样才能突围出去呢?在如此艰难时刻,他想起了临出征前,总司令余汉谋的话,立即派人联系叶肇。

    他迅速向同是粤军序列的第66军军长叶肇进行问询,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必须全力突围。

    而突围方向,唐生智给的也是位于长江边挹江门外的渡口,等待从江北过来的渡船接应后,到江北安徽的滁州方向集结。

    接到命令后,叶肇即派封天宇前去挹江门外的渡口联系船只。

    两个小时后,封天宇从江边回来了。

    封天宇向他报告了联系情况:江边并没有人指挥渡江撤退,大量部队麇集在江边,秩序相当混乱。更为主要的是,江边根本没有船!

    封天宇还向他报告:通往江边的路很不好走。三十六师的部队把守住通往江边的唯一通道一一挹江门,三十六师甚至与撤退部队发生了火并。

    邓龙光也接到部下报告,说现在的挹江门外渡口聚集了十几万溃退的守城大军;面对数不清的要过江的部队,又因为没有人组织,混乱不堪,都想乘船过江,为此还发生了不少流血事件。

    怎么办?如果硬要从挹江门外渡口渡过长江,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俩人一合计,决定采取向日军正面发起冲锋的办法,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杀开一条血路,从正面突围。

    于是,俩人当机立断,由第66军开路,第83军殿后,向安徽当涂一线突围。

    叶肇决定由上官若云的九五八团做先锋,在前开路。

    决心已定,马上付诸行动。第66军的战士们端起枪,以迅猛的姿势冲出战壕向日军扑去。

    中国军队的这一举动,完全出乎了日军的意料。因为日军一直处于进攻状态,根本没有想过要构筑工事这一招。

    结果,正面的日军被中国军队一冲,就乱了阵脚。中国军队趁隙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敌我双方都完全以暴露的方式进行战斗,第66军和第83军越打越猛,使得突破口越来越大,这两个军的残部竟然成功的从重兵围堵的光华门突围出来了。

    当然,两军从南京能够突出重围,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仅仅是将级军官就阵亡了三名。

    他们分别是第159师少将师长罗策群,第160师少将参谋长司徒非、第156师少将参谋长姚中英。

    其中,最为壮烈的是第159师师长罗策群,在突破日军封锁线时一直带头冲在最前的位置,极大的鼓励了部下们誓死突围的决心。

    不仅如此,他还用家乡话对部下高呼:“弟兄们,跟我来,勿要做衰仔1呀!”那意思决不能做胆小鬼。

    他说出这句话没多久,就被日军的子弹击中,壮烈殉国。

    突出南京城之后,叶肇和邓龙光坚持了己经制定的撤退计划,向安徽的皖南山区撤退。

    因为,他们知道,日军的目的主要是占领重要的城市和交通线。而对于山区,日军暂时还没有能力控制。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路之上溃散下来的士兵,纷纷加入到粤军的行列。

    虽然,当时的粤军面临着缺医少药,更无法保证能够吃得饱,但是,在国难之际,又是友军,怎么可能见死不救。更何况他们都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与日军血拼,部队打散后才沦落至此。

    为此,粤军一路行军一路收容,不断壮大了他们的队伍。从邓龙光、叶肇率部撤出南京城时,仅第83军不足3000人,到了芜湖外围已经超过5000人的部队。

    一天,邓龙光正在休息时,派出去侦察的一名参谋向他报告,说驻防在芜湖的大批日军正沿宁芜铁路线北上。

    这让邓龙光心头一震,日军部队北上,那防守芜湖城的日军肯定不多,要不要把部队拉出去把芜湖城拿下来?

    如果没有参加南京保卫战,如果还能保持完整的建制,如果武器装备还是像刚出广东奔赴淞沪会战时,那还用说,马上就可以投入战斗。

    可是,现在情况完全变了,第83军虽然还保持了军级番号,但是全部的兵力也只有5000人。

    而且这5000人很多还不是第83军的,武器装备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沿途收拢的士兵,很多都没有武器,怎么打。

    但是不打,那还叫抗日吗。不过邓龙光没有仓促上阵,他要打听到虚实方可制定作战计划。

    他想到作为广东人为主的部队是不能深入芜湖城区进行侦察的,因为他们口音不同。如果进芜湖,马上就会被日军抓起来杀掉。

    他让参谋人员请来当地的老百姓,请他们帮忙去芜湖城去打探情况。

    当地老百姓非常高兴,说愿意为第83军去一趟芜湖城。

    当老乡回来告诉邓龙光,眼下芜湖城的日军不多的消息时,邓龙光决定,别看我们是残兵,但是士气还是非常高昂的,只要一息尚存,也要和日军战斗到底。

    于是邓龙光把部下召集到一起,说出自己要打芜湖城的想法后,几乎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他们都惊愕的看着自已的军长,那意思: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

    邓龙光开始向部下们说道,你们的怀疑是有道理的,现在我们只有这点人马,根本不具备和日军战斗的资本。

    但是这次去打芜湖城,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目前芜湖城只有少量的日军部队驻防,只要我们运用得法,指挥有力,将士用命,光复芜湖应该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现在部队早己没了后勤保障。只有打下芜湖城,部队才能得到充足的补充。

    部下见邓军长抱定了要打芜湖城的决心,自然没有话说,因为作为军人为国效命,死在战场上无疑是最大的光荣。

    邓龙光随即下达作战命令,各部按照计划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利用夜色掩护悄悄逼向芜湖城。

    当接近日军阵地前,第83军立即向日军发起进攻,驻守在芜湖城的日军,根本没有想到此时会有中国军队敢来和他们打仗,毫无防备,仓促的进行还击。

    邓龙光知道此时激励部队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亲临一线,让战士们看到他邓龙光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第83军官兵,包括那些临时编入第83军的散兵们,把在南京城失守后的悲痛,当做向日军报仇的动力,越打越猛,逐渐让日军招架不住,狼狈撤出了芜湖城。

    当第83军在中国军队自南京保卫战之后,特别是一路由上海败退下来,士气处于萎靡不振,到处充满着悲观氛围的状态下,竟然能够收复江南重镇芜湖。

    当这个捷报传至陪都武汉,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得知后,极为振奋,不仅勉励第83军全体官兵打出了中国军人不屈的意志,更让始终坚守在全国正面战场抗战的中国军队看到,只要有信心,有信念,积极寻找机会,就一定能出其不意的消灭骄狂的日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1衰仔:广东话,胆小鬼的意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